一种流道启闭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4651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燃气表用流道启闭控制装置,包括阀体和阀杆;所述阀杆沿其轴向滑动安装在阀体内,且该阀杆的一端穿过阀体上的圆孔并延伸至阀体的外部;所述阀体上在阀杆穿过的位置设置有密封装置;所述阀体内还设置有驱动阀杆进行开启动作的拨杆机构,以及驱动阀杆进行关闭动作的弹性复位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流道启闭控制装置,通过设置拨杆机构和弹性复位件来控制阀杆的启闭动作,不仅结构简单,运动规律准确可靠,而且装置关闭迅速,耗电量小。不仅解决了螺纹传动结构存在堵转、卡别导致的运行不可靠的问题,而且解决了棘轮齿条传动机构复杂、传动脱扣而导致的运行不可靠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流道启闭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流道启闭控制装置
,尤其是一种燃气表用流道启闭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在燃气表领域对配套的管道启闭装置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在降低故障率,提高环境适应性和节约制造成本方面。早期的燃气表管道启闭装置主要由电机驱动螺母与螺杆传动实现直线往复移动,来实现对燃气阀门的启闭。虽然这种装置的结构简单、成本低,但是存在诸多缺陷:1、为保证该装置关闭后管道严密不漏气,需要电机机构堵转运行,电机堵转运行存在功耗消耗大,堵转的方式易造成螺旋传动结构卡死,也就是说,容易造成开、关阀到位后阀门无法再次进行关、开阀动作。2、由于螺纹传动的螺母和螺杆的加工精度要求较高,而在制造过程中常因达不到设定的加工精度要求,而使工作中驱动的螺母带动螺杆进行往复启闭时,容易产生螺母与螺杆传动的卡别现象,不能及时准确、可靠稳定地完成装置的开启和关闭。3、为了保证螺母与螺杆传动能稳定地实现阀门的开启和关闭,因此,螺母与螺杆传动对环境的要求较高,当螺母或螺杆上的螺纹粘结杂质时,螺母螺杆传动就无法稳定可靠地实现装置的开启和关闭;并且当螺母、螺杆因受力磨损时,也将导致螺母螺杆传动不良,进而影响装置的开启和关闭。为了解决早期的燃气管道启闭装置的缺陷,目前主要采用棘轮齿条结构的方式来实现装置的开启和关闭。申请公布号为CN103398209A,名称为一种燃气表电机开关阀的专利,这种结构的燃气表管道启闭装置虽然具有弹簧快速辅助关闭的功能,关闭耗电量小,但是还存在以下缺陷:1、棘轮机构复杂,由于空间的限制导致其传动齿尺寸都较小,因此,制造误差、微小的杂质或装配缺陷均容易导致棘轮机构失效。2、最后一级传动采用齿轮和齿条配合,且为了达到不堵转的目的,齿条和齿轮会采用脱扣的结构,在弹簧力的辅助下,齿轮和齿条在装置关闭或打开的极限时会不断的撞击,不仅会产生较大的噪音,而且会导致齿轮或齿条的齿损伤严重,进而影响装置的开启和关闭,严重者会造成装置失效。3、对各种压力环境的适应性较差,装置在检验和实际使用过程中,密封套会经历正压或负压环境,容易出现密封套鼓胀或收缩的情况而影响装置的开启、关闭性能的问题。而且现有的燃气表管道启闭装置均不具备开关到位信号输出,如果要增加开关到位信号输出,则在原有的两根电源线的基础上,还需要再增加至少两根信号线,存在引线数量多,结构复杂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靠性高的流道启闭控制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流道启闭控制装置,包括阀体和阀杆;所述阀杆沿其轴向滑动安装在阀体内,且该阀杆的一端穿过阀体上的圆孔并延伸至阀体的外部;所述阀体上在阀杆穿过的位置设置有密封装置;所述阀体内还设置有驱动阀杆进行开启动作的拨杆机构,以及驱动阀杆进行关闭动作的弹性复位件;所述拨杆机构包括电机、齿轮减速机构、第一转轴、拨杆和驱动面;所述第一转轴转动安装在阀体内,所述拨杆设置在第一转轴的一侧、且与第一转轴连接;所述驱动面设置在阀杆上、且与阀杆的轴线垂直;在阀杆进行开启动作的过程中,所述拨杆与该驱动面抵接;所述电机通过齿轮减速机构与第一转轴传动连接,以驱动第一转轴绕自身轴线转动。进一步的,所述拨杆平行设置于第一转轴的一侧;所述阀杆上设置有与拨杆相配合的驱动槽;该驱动槽的其中一个侧面构成驱动面;在阀杆进行开启动作的过程中,所述拨杆运动至该驱动槽内并与驱动面抵接、且拨杆可在该驱动槽内滑动。进一步的,当阀杆处于开启到位状态时,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拨杆的轴线和阀杆的轴线共面。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复位件驱动阀杆进行关闭动作的过程中,所述拨杆与驱动面处于分离状态。进一步的,所述阀体内还设置有信号开关装置;所述信号开关装置包括设置在阀体内、且相互分离的开启簧片、关闭簧片和公共簧片,以及与第一转轴连接的顶靠件;所述公共簧片通过导线与电机的正极连接;当信号开关装置处于关闭到位状态时,所述公共簧片与关闭簧片分离,所述顶靠件顶靠于公共簧片或开启簧片,使公共簧片与开启簧片接触;当信号开关装置处于从关闭到位至开启到位的过程中时,所述顶靠件顶靠于公共簧片或开启簧片,使公共簧片与开启簧片接触;当信号开关装置处于开启到位状态时,所述公共簧片与开启簧片分离,所述顶靠件顶靠于公共簧片或关闭簧片,使公共簧片与关闭簧片接触;当信号开关装置处于从开启到位至关闭到位的过程中时,所述顶靠件顶靠于公共簧片或关闭簧片,使公共簧片与关闭簧片接触。进一步的,所述公共簧片包括安装在阀体内的固定部,以及与固定部连接的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所述第一抵接部设置在顶靠件与开启簧片之间;所述第二抵接部设置在顶靠件与关闭簧片之间。进一步的,所述顶靠件包括固定在第一转轴上的第一盘形凸轮和第二盘形凸轮;所述第一盘形凸轮的外缘由以第一转轴的轴线为中心、半径为定值R1的第一顶靠段以及半径小于R1的第一分离段组成;所述第一顶靠段用于顶靠公共簧片或开启簧片,使公共簧片与开启簧片接触;所述第二盘形凸轮的外缘为由以第一转轴的轴线为中心、半径为定值R2的第二顶靠段以及半径小于R2的第二分离段组成;所述第二顶靠段用于顶靠公共簧片或关闭簧片,使公共簧片与关闭簧片接触。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盘形凸轮与第一转轴的端部固定连接,第一盘形凸轮通过拨杆与第二盘形凸轮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密封装置包括一端密封固定在阀体外壁上的轴套,所述阀杆从该轴套内穿过,安装于轴套的内表面与阀杆之间的密封圈,套在阀杆上、且与轴套固定连接的压盖。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圈的内密封面与外密封面均为圆锥形面,且内密封面的大端与外密封面的大端位于该密封圈的同侧;密封圈的内密封面的小端与阀杆密封配合;密封圈的外密封面的大端与轴套的内表面密封配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拨杆机构和弹性复位件来控制阀杆的启闭动作,结构简单,运动规律准确可靠,不仅解决了螺纹传动结构存在堵转、卡别导致的运行不可靠的问题,而且解决了棘轮齿条传动机构复杂、传动脱扣而导致的运行不可靠的问题。2、在弹性复位件驱动阀杆进行关闭动作的过程中,通过设置拨杆与驱动面处于分离状态,可使阀杆关闭迅速,电机的耗电量小。3、通过设置信号开关装置,仅需要通过三根引线就可对电机的启停进行控制,进而完成该流道启闭控制装置的开启和关闭动作;还可以准确实现开关到位信号的输出,相对于实现开关到位信号输出的现有技术,不仅引线数量少,而且控制精准。4、通过设置外密封面与内密封面均为圆锥形面的密封圈,使得该密封圈两侧的压力差保持在设定的安全范围内,进而使该流道启闭控制装置对各种压力环境具有更好的适应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流道启闭控制装置,包括阀体(1)和阀杆(2);所述阀杆(2)沿其轴向滑动安装在阀体(1)内,且该阀杆(2)的一端穿过阀体(1)上的圆孔并延伸至阀体(1)的外部;所述阀体(1)上在阀杆(2)穿过的位置设置有密封装置(3);/n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内还设置有驱动阀杆(2)进行开启动作的拨杆机构,以及驱动阀杆(2)进行关闭动作的弹性复位件(28);所述拨杆机构包括电机(4)、齿轮减速机构(5)、第一转轴(6)、拨杆(7)和驱动面(8);所述第一转轴(6)转动安装在阀体(1)内,所述拨杆(7)设置在第一转轴(6)的一侧、且与第一转轴(6)连接;所述驱动面(8)设置在阀杆(2)上、且与阀杆(2)的轴线垂直;在阀杆(2)进行开启动作的过程中,所述拨杆(7)与该驱动面(8)抵接;所述电机(4)通过齿轮减速机构(5)与第一转轴(6)传动连接,以驱动第一转轴(6)绕自身轴线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流道启闭控制装置,包括阀体(1)和阀杆(2);所述阀杆(2)沿其轴向滑动安装在阀体(1)内,且该阀杆(2)的一端穿过阀体(1)上的圆孔并延伸至阀体(1)的外部;所述阀体(1)上在阀杆(2)穿过的位置设置有密封装置(3);
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内还设置有驱动阀杆(2)进行开启动作的拨杆机构,以及驱动阀杆(2)进行关闭动作的弹性复位件(28);所述拨杆机构包括电机(4)、齿轮减速机构(5)、第一转轴(6)、拨杆(7)和驱动面(8);所述第一转轴(6)转动安装在阀体(1)内,所述拨杆(7)设置在第一转轴(6)的一侧、且与第一转轴(6)连接;所述驱动面(8)设置在阀杆(2)上、且与阀杆(2)的轴线垂直;在阀杆(2)进行开启动作的过程中,所述拨杆(7)与该驱动面(8)抵接;所述电机(4)通过齿轮减速机构(5)与第一转轴(6)传动连接,以驱动第一转轴(6)绕自身轴线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道启闭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杆(7)平行设置于第一转轴(6)的一侧;所述阀杆(2)上设置有与拨杆(7)相配合的驱动槽(33);该驱动槽(33)的其中一个侧面构成驱动面(8);在阀杆(2)进行开启动作的过程中,所述拨杆(7)运动至该驱动槽(33)内并与驱动面(8)抵接、且拨杆(7)可在该驱动槽(33)内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道启闭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当阀杆(2)处于开启到位状态时,所述第一转轴(6)的轴线、拨杆(7)的轴线和阀杆(2)的轴线共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道启闭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件(28)驱动阀杆(2)进行关闭动作的过程中,所述拨杆(7)与驱动面(8)处于分离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道启闭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内还设置有信号开关装置;所述信号开关装置包括设置在阀体(1)内、且相互分离的开启簧片(9)、关闭簧片(10)和公共簧片(11),以及与第一转轴(6)连接的顶靠件;所述公共簧片(11)通过导线与电机(4)的正极连接;
当信号开关装置处于关闭到位状态时,所述公共簧片(11)与关闭簧片(10)分离,所述顶靠件顶靠于公共簧片(11)或开启簧片(9),使公共簧片(11)与开启簧片(9)接触;
当信号开关装置处于从关闭到位至开启到位的过程中时,所述顶靠件顶靠于公共簧片(11)或开启簧片(9),使公共簧片(11)与开启簧片(9)接触;
当信号开关装置处于开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馨月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通冠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