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道启闭控制装置的出线密封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79860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流道启闭控制装置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流道启闭控制装置的出线密封结构,包括壳体和密封安装在壳体开口处的端盖;所述壳体内固定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与端盖之间设置有橡胶塞;所述橡胶塞的一端与安装座连接,另一端与端盖密封配合;所述端盖上且与橡胶塞的端部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出线孔;所述橡胶塞上设置有连通壳体内腔与出线孔的引线通道。通过在壳体内设置安装座,并在安装座与端盖之间设置橡胶塞,这样只需将端盖密封安装在壳体上,就可完成该出线密封结构的安装,与现有技术相比,无需在端盖安装后再进行出线密封结构的安装,精简了流道启闭控制装置的组装工序,进而提高了流道启闭控制装置的组装效率。进而提高了流道启闭控制装置的组装效率。进而提高了流道启闭控制装置的组装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流道启闭控制装置的出线密封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流道启闭控制装置
,尤其是一种流道启闭控制装置的出线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申请号为202010259386.3,申请日为2020.04.03,名称为一种流道启闭控制装置的专利申请中,公开了电机引出线的密封结构,具体为,在阀体上设置有供电机引出线穿过的穿线孔,电机引出线从该穿线孔中穿过,在电机引出线与穿线孔之间还设置有锥形的密封胶塞,过线盖通过螺钉连接于阀体上,并将密封胶塞压紧,进而实现电机引出线与穿线孔之间的密封,防止阀体内的气体从电机引出线与穿线孔之间的缝隙泄露至大气中。
[0003]但是这种电机引出线的密封结构还存在如下缺陷:1、由于该电机引出线的密封结构设置在阀体的外部,因此,在组装该流道启闭控制装置时,只有当阀体及其内部的结构组装完成后,才能对该电机引出线的密封结构进行组装,这就造成该流道启闭控制装置的组装工序多,组装效率低。2、由于该电机引出线的密封结构设置在阀体的外部,这样就增大了该流道启闭控制装置的体积,进而使该流道启闭控制装置占用更大的安装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流道启闭控制装置的出线密封结构,提高流道启闭控制装置的组装效率。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流道启闭控制装置的出线密封结构,包括壳体和密封安装在壳体开口处的端盖;
[0006]所述壳体内固定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与端盖之间设置有橡胶塞;所述橡胶塞的一端与安装座连接,另一端与端盖密封配合;
[0007]所述端盖上且与橡胶塞的端部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出线孔;所述橡胶塞上设置有连通壳体内腔与出线孔的引线通道。
[0008]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定位槽,所述橡胶塞朝向安装座的端部设置在该定位槽中。
[0009]进一步的,所述出线孔为内端大、外端小的圆锥形孔;所述橡胶塞朝向端盖的那一端为与出线孔相配合的圆锥形结构;所述橡胶塞朝向端盖的那一端伸至出线孔中、且与出线孔密封配合。
[0010]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与端盖之间通过卡接结构相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卡接结构包括设置在端盖上的至少两个卡孔,以及设置在壳体上、且与每个卡孔相配合的卡钩;
[0012]所述卡钩包括连接部和卡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固定在壳体上,连接部的另一端与卡接部固定连接;所述卡接部穿过所述卡孔后、且与端盖相卡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和卡接部为一体成型结构。
[0014]进一步的,所述卡钩为弹性塑料卡钩。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通过在壳体内设置安装座,并在安装座与端盖之间设置橡胶塞,这样只需将端盖密封安装在壳体上,就可完成该出线密封结构的安装,与现有技术相比,无需在端盖安装后再进行出线密封结构的安装,精简了流道启闭控制装置的组装工序,进而提高了流道启闭控制装置的组装效率。
[0017]2、通过将橡胶塞设置在壳体内部,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仅无需设置过线盖,而且可减小流道启闭控制装置的体积,进而减小了流道启闭控制装置所需要的安装空间。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流道启闭控制装置的出线密封结构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流道启闭控制装置的出线密封结构的分解图。
[0021]图中附图标记为:1

壳体,2

端盖,3

安装座,4

橡胶塞,5

出线孔,6

引线通道,7

卡孔,8

卡钩,9

连接部,10

卡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0023]实施例一:
[002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流道启闭控制装置的出线密封结构的示意图。
[0025]参见图1,本技术实施例的流道启闭控制装置的出线密封结构,包括壳体1和密封安装在壳体1开口处的端盖2;
[0026]所述壳体1内固定有安装座3;所述安装座3与端盖2之间设置有橡胶塞4;所述橡胶塞4的一端与安装座3连接,另一端与端盖2密封配合;
[0027]所述端盖2上且与橡胶塞4的端部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出线孔5;所述橡胶塞4上设置有连通壳体1内腔与出线孔5的引线通道6。
[0028]所述端盖2上设置有供电机引出线穿过的出线孔5,所述出线孔5的尺寸应大于电机引出线的尺寸,以使电机引出线能轻松地从出线孔5中穿过。所述橡胶塞4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供电机引出线穿过引线通道6,所述引线通道6的尺寸和形状应根据从该引线通道6中穿过的电机引出线的尺寸和形状而设置,以保证电机引出线与该引线通道6密封配合,避免气体从电机引出线与引线通道6之间泄露。每个引线通道6可以与一根电机引出线相配合,也可以与两根或两根以上电机引出线相配合。
[0029]例如,所述壳体1内具有三根电机引出线,所述橡胶塞4上设置有三个引线通道6,每根电机引出线从相对应的一个引线通道6中穿过。所述引线通道6的尺寸略小于相对应的
电机引出线的尺寸,这样当电机引出线从相对应的引线通道6中穿过时,橡胶塞4发生弹性变形,并使引线通道6的内表面与电机引出线的外表面紧密接触且密封配合。
[0030]组装时,先将壳体1内的部件组装好,然后将电机引出线穿过橡胶塞4上相应的引线通道6,再将橡胶塞4安装在安装座3上;然后将电机引出线从端盖2上的出线孔5穿过,并将端盖2密封安装在壳体1的开口处,进而通过端盖2将橡胶塞4压紧,并使橡胶塞4与端盖2之间密封配合,以实现电机引出线与出线孔5之间的密封,防止壳体1内的气体从电机引出线与出线孔5之间的缝隙泄露至壳体1外部。
[0031]本技术实施例的流道启闭控制装置的出线密封结构,通过在壳体1内设置安装座3,并在安装座3与端盖2之间设置橡胶塞4,这样只需将端盖2密封安装在壳体1上,就可完成该出线密封结构的安装,与现有技术相比,无需在端盖2安装后再进行出线密封结构的安装,精简了流道启闭控制装置的组装工序,进而提高了流道启闭控制装置的组装效率。
[0032]本技术实施例的流道启闭控制装置的出线密封结构,通过将橡胶塞4设置在壳体1内部,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仅无需设置过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流道启闭控制装置的出线密封结构,包括壳体(1)和密封安装在壳体(1)开口处的端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固定有安装座(3);所述安装座(3)与端盖(2)之间设置有橡胶塞(4);所述橡胶塞(4)的一端与安装座(3)连接,另一端与端盖(2)密封配合;所述端盖(2)上且与橡胶塞(4)的端部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出线孔(5);所述橡胶塞(4)上设置有连通壳体(1)内腔与出线孔(5)的引线通道(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道启闭控制装置的出线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3)上设置有定位槽,所述橡胶塞(4)朝向安装座(3)的端部设置在该定位槽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道启闭控制装置的出线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线孔(5)为内端大、外端小的圆锥形孔;所述橡胶塞(4)朝向端盖(2)的那一端为与出线孔(5)相配合的圆锥形结构;所述橡胶塞(4)朝向端盖(2)的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馨月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通冠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