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动压轴承引气回热腔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4615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气动压轴承引气回热腔结构,涉及引气结构,它包括涡轮、风扇、回热腔;回热腔包括回热腔壳体;回热腔壳体通过引气管与涡轮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延长了轴承气的流动路径及滞留时间,使轴承气中的杂质沉降在回热腔底部;轴承气经回热腔加热后可去除气流中的水雾,从而延长空气动压轴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气动压轴承引气回热腔结构
本技术涉及引气结构,更具体地说它是一种空气动压轴承引气回热腔结构。
技术介绍
空气动压轴承在运行时,转轴的转速较高,可达80000RPM,若通入的轴承气中含有杂质,会对箔片及转轴造成严重的磨损;若通入的轴承气中含有水雾,会增大转轴与轴承之间的摩擦系数,加速两者的磨损。这会影响空气动压轴承的工作稳定性,降低动压轴承的使用寿命。因此,研发一种空气动压轴承引气回热腔结构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小体积高频响插装式电磁阀。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空气动压轴承引气回热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涡轮、风扇、位于涡轮与风扇之间的回热腔;所述回热腔包括回热腔壳体;所述回热腔壳体通过引气管与涡轮连通;所述回热腔壳体内安装有轴承。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回热腔还包括位于回热腔壳体内的轴承座;所述轴承安装在轴承座内;所述轴承座上端开有通向轴承的进气孔。本技术延长了轴承气的流动路径及滞留时间,使轴承气中的杂质沉降在回热腔底部;轴承气经回热腔加热后可去除气流中的水雾,从而延长空气动压轴承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回热腔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回热腔的结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情况,但它们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仅作举例而已。同时通过说明使本技术的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参阅附图可知:空气动压轴承引气回热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涡轮1、风扇3、位于涡轮1与风扇3之间的回热腔2;所述回热腔2包括回热腔壳体21;所述回热腔壳体21通过引气管23与涡轮1连通;所述回热腔壳体21内安装有轴承24。所述回热腔2还包括位于回热腔壳体21内的轴承座22;所述轴承24安装在轴承座22内;所述轴承座22上端开有通向轴承24的进气孔25。实际使用中,引气管23安装在涡轮1的进气口处,抽取部分涡轮进气并导入回热腔2;回热腔2安装于涡轮1与风扇3之间,用于轴承气的杂质沉降及加热除湿;轴承进气孔25位于轴承座22上端,使经过杂质沉降及加热除湿后的轴承气通入轴承24内。通入涡轮1的空气温度为18℃,可能会携带部分水雾与杂质,如果将涡轮1进气引入到动压轴承24内,会对动压轴承24造成磨损。本技术可使轴承气在回热腔2内进行杂质沉降;同时,回热腔壳体21在被风扇3的导热后,其温度可达60℃,可对轴承气进行加热除湿;经过杂质沉降与加热除湿后的轴承气通过轴承座22上端的进气孔25流入轴承24内。其它未说明的部分均属于现有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空气动压轴承引气回热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涡轮(1)、风扇(3)、位于涡轮(1)与风扇(3)之间的回热腔(2);所述回热腔(2)包括回热腔壳体(21);所述回热腔壳体(21)通过引气管(23)与涡轮(1)连通;所述回热腔壳体(21)内安装有轴承(24)。/n

【技术特征摘要】
1.空气动压轴承引气回热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涡轮(1)、风扇(3)、位于涡轮(1)与风扇(3)之间的回热腔(2);所述回热腔(2)包括回热腔壳体(21);所述回热腔壳体(21)通过引气管(23)与涡轮(1)连通;所述回热腔壳体(21)内安装有轴承(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谦文刘念革刘发明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航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