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泵腔残留介质自动排出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4574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泵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泵腔残留介质自动排出机构,泵腔连通设有供残留介质流出的第一流道,排出机构包括用于控制第一流道连通状态的阀芯和使阀芯抵在第一流道端部上的弹性件,阀芯滑动设于第一流道内,弹性件的一端和阀芯接触,弹性件的另一端和泵盖接触。采用本方案能解决现有泵不能自动对残余介质进行排放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泵腔残留介质自动排出机构
本技术涉及泵的
,具体涉及一种泵腔残留介质自动排出机构。
技术介绍
泵在使用一定时间后,内部的零部件会产生磨损,导致对流体介质的流量控制精准度下降,所以泵每使用一定时间后,就需要进行维护和更换。传统的泵一般包括泵头组件和泵盖,泵盖与地面固定,使泵盖上的吸液口伸入地底的泵送介质内;泵头组件和泵盖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泵头组件内设有泵腔等结构,使泵能实现常规的泵送功能。一般情况下,泵腔被泵内的球阀隔断形成密封空腔,因此在进行维护和检修时,需要将泵拆解成泵头组件和泵盖,才能将泵腔中的残留介质排放出来,给泵的检修和维护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容易影响工作现场的清洁卫生,而且当泵输送的介质具有放射性时,比如为核电站输送放射性介质时,在现场排放会给工作人员的健康造成威胁,同时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目前市场上亟需一款能自动对泵内残余介质进行排放的残留介质排出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意在提供一种泵腔残留介质自动排出机构,以解决现有泵不能自动对残余介质进行排放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泵腔残留介质自动排出机构,泵腔连通设有供残留介质流出的第一流道,排出机构包括用于控制第一流道连通状态的阀芯和使阀芯抵在第一流道端部上的弹性件,阀芯滑动设于第一流道内,弹性件的一端和阀芯接触,弹性件的另一端和泵盖接触。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泵在运输流体介质时,弹性件使阀芯和第一流道抵紧密封,使泵腔能保持密封状态,所以不会对泵的正常输送工作造成影响;对泵进行维修或更换时,将泵头组件向上提起即可,提起的过程中,弹性件逐渐远离泵盖直到泵盖不对其提供支撑作用;期间,阀芯沿着第一流道向下滑落松脱,使第一流道处于连通状态,使泵腔内的残留介质能沿着第一流道流出,从而实现了残留介质的自动排出。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第一流道包括与泵腔连通的第一流道I段和与第一流道I段连通的第一流道II段,第一流道I段的直径小于第一流道II段;阀芯滑动设于第一流道II段内,且阀芯上设有使第一流道II段的上部和下部连通的第一沟槽。本方案的第一流道设置成直径不同的两段,使阀芯只需要对直径较小的第一流道I段进行封堵即可断开第一流道的连通状态,所以便于阀芯对第一流道的连通状态进行控制;在阀芯上设置第一沟槽为介质提供流动通道,相比于直接将阀芯的直径减小,使阀芯的周壁与第一流道II段的周壁之间形成间隙的设计而言,本方案的阀芯不会发生径向摆动,上下滑动的运动状态更平稳,从而使排出机构的运行更平稳。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阀芯靠近第一流道I段的一端固定设有锥形段。本方案使阀芯的上端能插入第一流道I段内,从而使阀芯与第一流道I段抵紧时密封状态更好,保证了泵腔的密封性,使泵在使用过程中的运行状态更稳定。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锥形段的侧面上固定设有密封件。本方案的密封件能随第一流道I段发生部分变形,进一步保证了阀芯与第一流道I段相抵的部位的密封性。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弹性件与泵盖之间设有与第一流道II段滑动连接的弹性件底座,弹性件通过弹性件底座与泵盖抵紧。本方案的弹性件底座能为弹性件提供支撑作用,使弹性件的受力更平稳,避免了弹性件直接与泵盖相抵时,弹性件发生歪斜而导致阀芯受力不均衡的情况,从而保证了排出机构的运行平稳性。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弹性件底座的周壁上设有使第一流道II段的上部和下部连通的第二沟槽。本方案的第二沟槽能为残留介质提供流动通道,使残留介质能更快地流走。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第一沟槽和第二沟槽均设有多个。本方案能增大残留介质的流通通道,从而使残留介质能更快速地流走。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泵盖上靠近泵头组件的端面上设有环形腔,环形腔与第一流道相连通,环形腔连通有排液口,排液口的水平高度低于第一流道。本方案利用泵头组件和泵盖连接的位置形成环形腔,为残留介质的排出提供流通通道,一是能利用两者接触面之间的间隙,二是使环形腔直接在泵盖上凹陷形成,所以更便于环形腔的加工成型;同时,本方案在泵盖上设置排液口,能将残留介质引流回到原来的井田中,避免了残留介质流到其他地方造成环境污染的情况。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泵头组件上固定设有用于对弹性件底座进行限位的挡板。本方案的挡板能对弹性件底座进行限位,使弹性件底座能随泵头组件一起运动,从而使排出机构与泵头组件形成整体,便于泵的拆装。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第一流道为L形。本方案能在第一流道的出水端保持向下的前提下,使第一流道的进水端尽量下移到泵腔的底部位置,从而使泵腔内的残留介质能更彻底地从第一流道中排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泵腔残留介质自动排出机构实施例一的主视剖视图,主要示出了排出机构安装到泵上后的位置关系。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主视剖视图,取出泵头组件时,排出机构的位置状态。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主视剖视图,主要示出了排出机构安装到泵上后的位置关系。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泵头组件1、泵盖2、活塞3、泵腔4、出液口5、吸液口6、第一流道I段7、第一流道II段8、阀芯9、弹性件10、弹性件底座11、挡板12、环形腔13、排液口14、阀球15、第一沟槽16、第二沟槽17。实施例一一种泵腔残留介质自动排出机构,此处以应用到立式容积泵作为示例进行说明,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可根据实际需要对应应用到其他泵上。如图1所示,泵包括泵头组件1和泵盖2,泵盖2的顶部设有倒置的锥台形的盖槽,泵头组件1的下端设有与盖槽配合的锥形头,从而使泵头组件1的下端与泵盖2的上端紧密配合,泵头组件1的下端面和盖槽的底部之间留有间隙,使泵头组件1的底部与泵盖2之间形成环形腔13。泵头组件1上设有供残留介质流出的第一流道,第一流道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流道I段7和第一流道II段8,第一流道I段7的直径小于第一流道II段8,第一流道I段7为L形,第一流道I段7水平段的左端与泵腔4的底部相连通,第一流道I段7竖直段的下端与第一流道II段8相连通,第一流道II段8的下端与环形腔13连通。如图1所示,排出机构包括阀芯9和弹性件10,阀芯9与第一流道II段8轴孔配合,使阀芯9竖直滑动设于第一流道II段8内,且阀芯9的周壁上均匀设有多个沿轴向设置的第一沟槽16,使阀芯9和第一流道II段8之间形成供介质流动的通道;弹性件10为压簧,弹性件10位于阀芯9的下侧,且弹性件10的上端与阀芯9的下端面抵紧接触,实际生产过程中,也可以通过焊接或卡接等方式将弹性件10的上端和阀芯9的下端固定在一起,常态下,弹性件10使阀芯9与第一流道I段7的下端抵紧密封。如图2所示,弹性件10的下侧设有弹性件底座11,弹性件底座11的上端与弹性件10的下端抵紧接触,实际生产过程中,也可以通过焊接或卡接等方式将弹性件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泵腔残留介质自动排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泵腔连通设有供残留介质流出的第一流道,排出机构包括用于控制第一流道连通状态的阀芯和使阀芯抵在第一流道端部上的弹性件,阀芯滑动设于第一流道内,弹性件的一端和阀芯接触,弹性件的另一端和泵盖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泵腔残留介质自动排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泵腔连通设有供残留介质流出的第一流道,排出机构包括用于控制第一流道连通状态的阀芯和使阀芯抵在第一流道端部上的弹性件,阀芯滑动设于第一流道内,弹性件的一端和阀芯接触,弹性件的另一端和泵盖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泵腔残留介质自动排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包括与泵腔连通的第一流道I段和与第一流道I段连通的第一流道II段,第一流道I段的直径小于第一流道II段;阀芯滑动设于第一流道II段内,且阀芯上设有使第一流道II段的上部和下部连通的第一沟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泵腔残留介质自动排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靠近第一流道I段的一端固定设有锥形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泵腔残留介质自动排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段的侧面上固定设有密封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汝光霍开子陈礼庞煌炜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水泵厂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