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滤清器和发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4557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气滤清器和发动机,该空气滤清器包括具有进气口与出气口且内部构造有若干腔体的壳体,腔体具有与进气口连通的进气腔,与进气腔连通的消声腔,以及与进气腔和消声腔均连通的过滤腔,且出气口与过滤腔间直接或间接相连,过滤腔内设有过滤滤芯,进气腔与过滤腔之间、以及消声腔与过滤腔之间均由构造于壳体内的管路结构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空气滤清器,通过在其壳体内构造进气腔、消声腔和过滤腔,并使得进气腔与过滤腔之间、以及消声腔与过滤腔之间均由管路结构相连通,可使得各腔室之间形成串联式扩张消声器结构,而具有较好的消声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气滤清器和发动机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进气系统
,特别涉及一种空气滤清器,同时,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具有该空气滤清器的发动机。
技术介绍
混合动力车型既可以提高车辆燃油经济性,又可降低尾气排放,使其相比于其它车型具有一定优势。混合动力车型的发动机舱既要布置内燃机动力系统和电动系统,同时还要为空气滤清器总成预留布置空间。为使空气滤清器总成适应该布置,通常将空气滤清器简单分隔为两、三个腔室,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通常导致现有的空气滤清器的消声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空气滤清器,其具有较好的消声效果。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空气滤清器,包括具有进气口与出气口且内部构造有若干腔体的壳体,所述腔体具有与所述进气口连通的进气腔,与所述进气腔连通的消声腔,以及与所述进气腔和所述消声腔均连通的过滤腔,且所述出气口与所述过滤腔间直接或间接相连,所述过滤腔内设有过滤滤芯,所述进气腔与所述过滤腔之间、以及所述消声腔与所述过滤腔之间均由构造于所述壳体内的管路结构相连通。进一步的,于所述壳体上设有曲轴箱通风管接口,所述曲轴箱通风管接口至少经由所述过滤腔而与所述出气口连通。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构造有与所述过滤腔经由管路结构连通的出气腔,所述出气口经所述出气腔和所述过滤腔间接相连。进一步的,所述进气腔和所述消声腔组成单个腔体结构,或所述进气腔和所述消声腔由构造于所述壳体内的管路结构相连通。进一步的,于所述进气腔内设有可进行碳氢吸附的附加滤芯,且所述曲轴箱通风管接口与所述附加滤芯一侧的所述进气腔内连通,所述消声腔及所述过滤腔连通于所述附加滤芯另一侧的所述进气腔内。进一步的,所述附加滤芯为由空气过滤芯和碳氢吸附芯组成的复合滤芯。进一步的,于所述进气口上连接有空滤进气管,且所述空滤进气管的长度大于500mm。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由上壳体与下壳体扣合而成,且所述进气腔与所述消声腔之间、所述进气腔与所述过滤腔之间以及所述消声腔与所述过滤腔之间均于所述下壳体上进行连通,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下壳体上,所述曲轴箱通风管接口位于所述上壳体上。进一步的,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间对应设有居于相邻腔体之间的密封面,且于相邻腔体间设有以紧固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的连接结构,并至少于所述下壳体的外壁上设有对应相邻腔体间区域布置的加强筋。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本技术所述的空气滤清器,通过在其壳体内构造进气腔、消声腔和过滤腔,并使得进气腔与过滤腔之间、以及消声腔与过滤腔之间均由管路结构相连通,可使得各腔室之间形成串联式扩张消声器结构,从而可使得本空气滤清器具有较好的消声效果。(2)通过在壳体内构造与过滤腔经由管路结构连通的出气腔,可进一步提高本空气滤清器的消声效果。(3)进气腔和消声腔由构造于壳体内的管路结构相连通,可在两者间形成扩张式消声结构,能够提高本空气滤清器的消声效果。(4)通过在过滤腔和进气腔内分别设置过滤滤芯和以吸附碳氢的附加滤芯,既提高了本空气滤清器的碳氢吸附效率,同时也未增加进气阻力。(5)附加滤芯为由空气过滤芯和碳氢吸附芯组成的复合滤芯,既可提高空气滤清器的碳氢吸附功能,又可进一步提高对空气的过滤效果。(6)通过将进气口设于下壳体上,以及将进气腔与消声腔之间、进气腔与所过滤器之间于下壳体上进行连通,而将曲轴箱通风管接口位于壳体上,可有效防止曲轴箱通风管气体直接与外界空气交汇,从而可有效曲轴箱通风管结冰。(7)通过在下壳体的外壁上设有对应相邻腔体间区域布置的加强筋,可提高本空气滤清器的结构强度,从而可提高其模态,并降低辐射噪声。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发动机,于所述发动机中设有如上所述的空气滤清器,且所述空气滤清器的壳体呈扁平状,而覆盖于所述发动机的顶部之上。本技术所述的发动机,通过将空气滤清器覆盖于发动机的顶部之上,从而可省去原有的发动机装饰罩,进而可增加发动机舱的布置空间。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空气滤清器的各腔体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空气滤清器的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空气滤清器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下壳体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空气滤清器的各腔体间的另一种连接关系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所述的空气滤清器的另一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进气腔,2-过滤腔,3-出气腔,4-消声腔,5-管路结构,6-曲轴箱通风管,7-空滤进气管,8-上壳体,9-下壳体,10-过滤滤芯,11-附加滤芯;901-出气口,902-密封槽,903-嵌装槽,904-安装柱,905-加强筋;1001-安装框,1002-芯体。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空气滤清器,其如图1和图2中所示,包括具有进气口与出气口901且内部构造有若干腔体的壳体,其中,腔体具有与进气口连通的进气腔1,与进气腔1连通的消声腔4,以及与进气腔1和消声腔4均连通的过滤腔2,且于过滤腔2内设有过滤滤芯10。另外,于壳体内还构造有与过滤腔2相连通的出气腔3,出气口901即经由该出气腔3而与过滤腔2间接相连。当然,除了在壳体内设置出气腔3,也可不设置出气腔3,而使出气口901与过滤腔2直接相连亦可。仍由图1中所示,为了提高消声效果,本实施例中,进气腔1与过滤腔2之间、消声腔4与过滤腔2之间以及过滤腔2与出气腔3之间均经由管路结构5相连通,以此可在使得各腔体之间形成扩张式消声结构。此外,为提高本空气滤清器的碳氢吸附效果,于进气腔1内设有可进行碳氢吸附的附加滤芯11,该附加滤芯11具体为由空气过滤芯和碳氢吸附芯组成的复合滤芯。如此设置,不仅可以提高碳氢吸附效果,同时也可提高空气过滤效果。如图2中所示,该过滤滤芯10包括的安装框1001,以及嵌设于该安装框1001内、并与过滤腔2随形设置的芯体1002,该芯体1002的结构与现有技术中用于过滤空气的滤芯结构类似,本文不再赘述。而由图3并结合图2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进气口与出气口(901)且内部构造有若干腔体的壳体,所述腔体具有与所述进气口连通的进气腔(1),与所述进气腔(1)连通的消声腔(4),以及与所述进气腔(1)和所述消声腔(4)均连通的过滤腔(2),且所述出气口(901)与所述过滤腔(2)间直接或间接相连,所述过滤腔(2)内设有过滤滤芯(10),所述进气腔(1)与所述过滤腔(2)之间、以及所述消声腔(4)与所述过滤腔(2)之间均由构造于所述壳体内的管路结构(5)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进气口与出气口(901)且内部构造有若干腔体的壳体,所述腔体具有与所述进气口连通的进气腔(1),与所述进气腔(1)连通的消声腔(4),以及与所述进气腔(1)和所述消声腔(4)均连通的过滤腔(2),且所述出气口(901)与所述过滤腔(2)间直接或间接相连,所述过滤腔(2)内设有过滤滤芯(10),所述进气腔(1)与所述过滤腔(2)之间、以及所述消声腔(4)与所述过滤腔(2)之间均由构造于所述壳体内的管路结构(5)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壳体上设有曲轴箱通风管(6)的接口,所述曲轴箱通风管(6)的接口至少经由所述过滤腔(2)而与所述出气口(901)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构造有与所述过滤腔(2)经由管路结构(5)连通的出气腔(3),所述出气口(901)经所述出气腔(3)和所述过滤腔(2)间接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腔(1)和所述消声腔(4)组成单个腔体结构;或所述进气腔(1)和所述消声腔(4)由构造于所述壳体内的管路结构(5)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于所述进气腔(1)内设有可进行碳氢吸附的附加滤芯(11),且所述曲轴箱通风管(6)的接口与所述附加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宇刘丽娟常瑞征李宗牛荣平管振海李峰王文慧贾艳楠吕宇航唐明杨少勇张玉成王玉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