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承重墙体及墙体系统
本技术涉及墙体结构,具体是涉及一种装配式承重墙体及其墙体系统。
技术介绍
墙体是建筑的竖向联系组成部分,主要作用是围护分隔和结构承重。按墙体受力情况,分为承重墙及非承重墙,其中,承重墙为承受上部结构(梁、板、屋架等)传来的荷载的墙。非承重墙为不承受上部荷载的墙,包括自承重墙和框架墙。自承重墙是仅承受自身质量的墙,如隔墙、填充墙和幕墙等。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体、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推动下,装配式建筑快速发展,急需寻找一种具有隔音、保温且具备承重能力的墙体。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技术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装配式承重墙体及墙体系统。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装配式承重墙体。所述装配式承重墙体,其包括框架,铺设于所述框架所包围的内侧空间的保温棉,设置于所述框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承重墙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铺设于所述框架所包围的内侧空间的保温棉,设置于所述框架一侧的外墙水泥纤维板,以及设置于所述框架另一相对侧的内墙石膏板;所述框架与所述外墙水泥纤维板、所述内墙石膏板的邻接处形成粘胶槽,通过粘胶槽内粘合剂将所述框架分别与所述外墙水泥纤维板、所述内墙石膏板相固定;所述装配式承重墙体还包括覆盖于所述框架用于使所述框架所包围的内侧空间与所述外墙水泥纤维板相阻隔的防水透气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承重墙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铺设于所述框架所包围的内侧空间的保温棉,设置于所述框架一侧的外墙水泥纤维板,以及设置于所述框架另一相对侧的内墙石膏板;所述框架与所述外墙水泥纤维板、所述内墙石膏板的邻接处形成粘胶槽,通过粘胶槽内粘合剂将所述框架分别与所述外墙水泥纤维板、所述内墙石膏板相固定;所述装配式承重墙体还包括覆盖于所述框架用于使所述框架所包围的内侧空间与所述外墙水泥纤维板相阻隔的防水透气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承重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总体呈矩形,其包括相对的顶横梁部和底横梁部,以及相对的左侧垂直立柱部和右侧垂直立柱部;所述框架内侧设置加强件,所述加强件包括至少一个两端分别与顶横梁部、底横梁部相接的垂直加强部,以及至少一个两端分别与左侧垂直立柱部、右侧垂直立柱部相接的水平加强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承重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水泥纤维板还通过一端贯穿所述外墙水泥纤维板并与所述框架连接的连接件固定于所述框架一侧;所述内墙石膏板还通过一端贯穿所述内墙石膏板并与所述框架连接的连接件固定于所述框架另一相对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承重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水泥纤维板的中部与所述内墙石膏板中部通过依次贯穿两者的连接杆固定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承重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水泥纤维板的其一边缘形成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凸起,相对的另一边缘形成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凹陷;所述内墙石膏板的其一边缘处形成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凸起,相对的另一边缘形成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凹陷;两所述装配式承重墙体相互拼接时,所述外墙水泥纤维板的凸起嵌入另一外墙水泥纤维板的凹陷内,所述内墙石膏板的凸起嵌入另一内墙石膏板的凹陷内。
6.一种墙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装配式承重墙体,以及用于将两所述装配式承重墙体固定连接的连接组件;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主体,所述连接主体包括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以及连接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的连接部;
所述第一固定部横截面总体呈“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礼俊,陈楚芝,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海承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