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28865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0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分离固体物料的分离装置。所述分离装置包括分离管道,向分离管道输送气体的风机;所述分离管道包括至少一第一分离管道、至少一第二分离管道,所述第一分离管道、第二分离管道以115°~125°的夹角交错相接,形成来回弯折且直立的管道。物料在分离通道中与分离通道的管壁发生至少一次碰撞,使附着或缠绕在一起的固体物料打散,从而解决无法有效分离附着或缠绕在一起的固体物料的问题。

A Separation Devic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separating device for separating solid materials. The separating device comprises a separating pipeline and a fan for conveying gas to the separating pipeline. The separating pipeline comprises at least one first separating pipeline and at least one second separating pipeline. The first separating pipeline and the second separating pipeline are interlaced at an angle of 115 ~125 degrees to form a back-and-forth bending and vertical pipeline. Material collides with the wall of the separation channel at least once in the separation channel to disperse the attached or entangled solid materials, thus solving the problem of unable to effectively separate the attached or entangled solid materi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离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物料分离
,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分离固体物料的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风选设备主要是采用涡旋结构,物料在旋转气流的作用下进行离心运动,重的物料从外围掉落并排出,轻的物料沿排气管排出,其适用于分离形状较为统一的物料。但对于附着或缠绕在一起的固体物料,采用涡旋结构的风选设备难以对其进行有效分离。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传统的风选设备无法有效分离附着或缠绕在一起的固体物料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分离装置。采用该分离装置分离物料时,物料在分离通道中与分离通道的管壁发生至少一次碰撞,使附着或缠绕在一起的固体物料打散,从而解决无法有效分离附着或缠绕在一起的固体物料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分离装置,包括分离管道,向分离管道输送气体的风机;所述分离管道包括至少一第一分离管道、至少一第二分离管道,所述第一分离管道、第二分离管道以115°~125°的夹角交错相接,形成来回弯折且直立的管道;所述分离管道的上端开口为第一出料口,下端开口为进气口,风机输送的气体通过进气口进入分离管道;所述分离管道中承载物料的承载管壁,或承载管壁的相对管壁开设有进料口;所述分离管道中承载物料的承载管壁开设有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二出料口位于进料口下方,分离管道中与第二出料口下边缘相接之处设有防止物料下落至进气口的挡隔网板,所述挡隔网板与第二出料口之间的夹角等于或小于90°。本专利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机的排气口与分离管道的进气口通过水平的连接管道相接,所述连接管道设有调节进入分离管道的空气的流量的挡板。优选的,所述连接管道底部设有可以打开及关闭的排尘口。本专利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离装置还包括进料仓,进料仓内的物料通过进料口进入分离管道内;所述进料仓内设有限位开关,当进料仓内物料高度达到设定值后,限位开关反馈物料高度信息。本专利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离管道的第一出料口与收纳袋相接。相对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效效果:1、物料在分离通道中与分离通道的管壁发生至少一次碰撞,使附着或缠绕在一起的固体物料打散,从而有效分离附着或缠绕在一起的固体物料;2、结构简单,物料分离效果好。附图说明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风机;2、第一分离管道;3、第二分离管道;4、第一出料口;5、进气口;6、进料口;7、第二出料口;8、挡隔网板;9、连接管道;10、挡板;11、排尘口;12、进料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描述。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另外,术语“包括”及其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分离装置包括分离管道,向分离管道输送气体的风机1。所述分离管道包括至少一第一分离管道2、至少一第二分离管道3,所述第一分离管道2、第二分离管道3以115°~125°的夹角交错相接,形成来回弯折且直立的管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离管道2、第二分离管道3均为矩形管;所述第一分离管道2的数量为4,第二分离管道3的数量为3;当然,所述第一分离管道2的数量还可以为3,第二分离管道3的数量还可以为4,或其它数量,第一分离管道2、第二分离管道3的数量根据物料的实际情况、分离精确度、风机1功率、以及其自身长度而定。所述分离管道的上端开口为第一出料口4,下端开口为进气口5,风机1输送的气体通过进气口5进入分离管道。所述分离管道中承载物料的承载管壁,或承载管壁的相对管壁开设有进料口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料口6开设于第二分离管道3的承载管壁上;当然,所述进料口6也可以开设于第一分离管道2的承载管壁上,或者第二分离管道3的承载管壁的相对管壁上,或者第一分离管道2的承载管壁的相对管壁上。所述分离管道中承载物料的承载管壁开设有第二出料口7,所述第二出料口7位于进料口6下方;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出料口7开设于位于最下方的第一分离管道2的承载管壁上,风机1输送的气体通过位于最下方的第一分离管道2的进气口5进入分离管道;当然,所述第二出料口7也可以开设于第二分离管道3的承载管壁上,或者其它第一分离管道2的承载管壁上。所述分离管道中与第二出料口7下边缘相接之处设有防止物料下落至进气口5的挡隔网板8,所述挡隔网板8与第二出料口7之间的夹角等于或小于90°,使挡隔网板8同时起引导物料从第二出料口7排出的作用。物料由进料口6进入分离管道后,重质物料向下滑落,并且在滑落过程与第一分离管道2、第二分离管道3的承载管壁发生多次碰撞,使附着或缠绕在一起的固体物料打散,最后从第二出料口7排出;而轻质物料(包括原附着或缠绕在重质物料的轻质物料)随分离管道内的上升气流上升,最后从第一出料口4排出。第一分离管道2、第二分离管道3的夹角设定为115°~125°,一方面为了使下落的物料可以与第一分离管道2、第二分离管道3的承载管壁发生碰撞,另一方面是为了避免物料停留在第一分离管道2、第二分离管道3的承载管壁上。本实施例中,所述风机1的排气口与分离管道的进气口5通过水平的连接管道9相接,所述连接管道9设有调节进入分离管道的空气的流量的挡板10。加设挡板10便于根据轻质物料所需上升力的大小来增加或减小进入分离管道的空气的流量。由于分离装置使用后容易在连接管道9上堆积细小颗粒的物料(如粉尘),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管道9底部设有可以打开及关闭的排尘口11。本实施例中,所述分离装置还包括进料仓12,进料仓12内的物料通过进料口6进入分离管道内;所述进料仓12内设有限位开关(图中未画出),当进料仓12内物料高度达到设定值后,限位开关反馈物料高度信息。如当进料仓12内物料高度达到设定值后,限位开关关闭外部上料马达的电源,以停止向进料仓12添加物料。当轻质物料为细小颗粒的物料(如粉尘)时,为避免其在空气中飞扬,所述分离管道的第一出料口4与收纳袋(图中未画出)相接。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专利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离管道,向分离管道输送气体的风机;所述分离管道包括至少一第一分离管道、至少一第二分离管道,所述第一分离管道、第二分离管道以115°~125°的夹角交错相接,形成来回弯折且直立的管道;所述分离管道的上端开口为第一出料口,下端开口为进气口,风机输送的气体通过进气口进入分离管道;所述分离管道中承载物料的承载管壁,或承载管壁的相对管壁开设有进料口;所述分离管道中承载物料的承载管壁开设有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二出料口位于进料口下方,分离管道中与第二出料口下边缘相接之处设有防止物料下落至进气口的挡隔网板,所述挡隔网板与第二出料口之间的夹角等于或小于9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离管道,向分离管道输送气体的风机;所述分离管道包括至少一第一分离管道、至少一第二分离管道,所述第一分离管道、第二分离管道以115°~125°的夹角交错相接,形成来回弯折且直立的管道;所述分离管道的上端开口为第一出料口,下端开口为进气口,风机输送的气体通过进气口进入分离管道;所述分离管道中承载物料的承载管壁,或承载管壁的相对管壁开设有进料口;所述分离管道中承载物料的承载管壁开设有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二出料口位于进料口下方,分离管道中与第二出料口下边缘相接之处设有防止物料下落至进气口的挡隔网板,所述挡隔网板与第二出料口之间的夹角等于或小于90°。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礼俊陈楚芝何宝生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海承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