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板连接的预制柱,采用在待连接构件与所述预制柱的连接部的垂直边缘位置设置有两两相对应的凹槽,凹槽的深度与连接件的厚度相等,凹槽用于嵌入预制柱与待连接构件的同一连接件;可以使安装连接件后的预制柱外表面平整,从而避免突出的连接件对预制柱周围的人员产生安全威胁;同时也避免了在恶劣天气下,由于下雨或刮风对外露连接件产生自然腐蚀,从而提高连接件的连接稳定性,提高预制柱的安全性能,增加建筑的整体性能;还在凹槽内壁上设置有螺栓孔,螺栓孔连通相对应的凹槽,螺栓孔用于螺栓构件穿过螺栓孔固定嵌入预制柱与待连接构件的同一连接件,从而保证螺栓构件通过螺栓孔对嵌入预制柱凹槽内的连接件连接,保证了连接件的连接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板连接的预制柱
本技术属于装配式工业建设
,具体涉及一种钢板连接的预制柱。
技术介绍
国家推进建筑工业化发展和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措施之一是推动建筑结构体系、建筑设计、部品构配件等方面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装配式建筑是指用预制的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这种建筑的优点是建造速度快,受气候条件制约小,节约劳动力并可提高建筑质量。目前,装配式的预制柱与待连接构件的连接方式一般采用在预制柱的外表面上设置钢板;这样的设置方式会存在由于钢板的四周比较锋利且坚固,会对预制柱周围的人员产生安全威胁;且由于天气与气候的不断变化,下雨或刮风会对外露钢板产生自然腐蚀,从而对钢板造成影响,影响预制柱的稳定性,影响预制柱的受力性能,降低了预制柱的安全性能,从而降低了建筑的整体性能。而且在现有的预制柱的制作中,采用的是制作外表面光滑且平整的预制柱,没有预留连接件的安装空间,这样长期使用后,由于连接件与预制柱的接触面直接暴露在空气中,会造成连接件松动,从而影响建筑的使用寿命;且采用预制柱的外表面光滑且平整,会增加混凝土的材料消耗,增加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板连接的预制柱,采用在待连接构件与所述预制柱的连接部的垂直边缘位置设置有两两相对应的凹槽,凹槽的深度与连接件的厚度相等,凹槽用于嵌入预制柱与待连接构件的同一连接件;可以使安装连接件后的预制柱外表面平整,从而避免突出的连接件对预制柱周围的人员产生安全威胁;同时也避免了在恶劣天气下,由于下雨或刮风对外露连接件产生自然腐蚀,从而提高连接件的连接稳定性,提高预制柱的安全性能,增加建筑的整体性能;还在凹槽内壁上设置有螺栓孔,螺栓孔连通相对应的凹槽,螺栓孔用于螺栓构件穿过螺栓孔固定嵌入预制柱与待连接构件的同一连接件,从而保证螺栓构件通过螺栓孔对嵌入预制柱凹槽内的连接件连接,保证了连接件的连接稳定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包括:一种钢板连接的预制柱,包括预制柱;所述预制柱的一端上设置有吊件,所述吊件用于预制柱的吊装及移动;另一端上设置有灌浆套筒,所述灌浆套筒用于预制柱与待连接构件之间的竖向连接;所述临时支撑预埋螺母设置在预制柱上,所述临时支撑预埋螺母用于预制柱的竖直支撑;在待连接构件与所述预制柱的连接部的垂直边缘位置处设置有两两相对应的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嵌入预制柱与待连接构件的同一连接件,所述凹槽的深度与连接件的厚度相等;在凹槽内壁上设置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孔连通相对应的凹槽,所述螺栓孔用于螺栓构件穿过螺栓孔固定嵌入预制柱与待连接构件的同一连接件。现有技术中装配式的预制柱与待连接构件的连接方式一般采用在预制柱的外表面上设置钢板;这样的设置方式会存在由于钢板的四周比较锋利且坚固,会对预制柱周围的人员产生安全威胁;且由于天气与气候的不断变化,下雨或刮风会对外露钢板产生自然腐蚀,从而对钢板造成影响,影响预制柱的稳定性,影响预制柱的受力性能,降低了预制柱的安全性能,从而降低了建筑的整体性能。而且在现有的预制柱的制作中,采用的是制作外表面光滑且平整的预制柱,没有预留连接件的安装空间,这样长期使用后,由于连接件与预制柱的接触面直接暴露在空气中,会造成连接件松动,从而影响建筑的使用寿命;且采用预制柱的外表面光滑且平整,会增加混凝土的材料消耗,增加施工成本。本方案采用在待连接构件与所述预制柱的连接部的垂直边缘位置设置有两两相对应的凹槽,凹槽的深度与连接件的厚度相等,凹槽用于嵌入预制柱与待连接构件的同一连接件;可以使安装连接件后的预制柱外表面平整,从而避免突出的连接件对预制柱周围的人员产生安全威胁;同时也避免了在恶劣天气下,由于下雨或刮风对外露连接件产生自然腐蚀,从而提高连接件的连接稳定性,提高预制柱的安全性能,增加建筑的整体性能。本方案还在凹槽内壁上设置有螺栓孔,螺栓孔连通相对应的凹槽,螺栓孔用于螺栓构件穿过螺栓孔固定嵌入预制柱与待连接构件的同一连接件,从而保证螺栓构件通过螺栓孔对嵌入预制柱凹槽内的连接件连接,保证了连接件的连接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灌浆套筒上包括出浆孔和进浆孔;所述进浆孔与注浆机连接,所述进浆孔用于注入浆液;出浆孔用于检验浆液是否注满。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为钢板。进一步地,所述预制柱有T型、L型以及十字形三种截面形式。进一步地,所述灌浆套筒的间距为90mm。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长度为230mm,宽度为250mm。进一步地,所述螺栓孔采用均匀布设,所述螺栓孔设置为2排,每排设置2个,所述螺栓孔与螺栓孔之间的间距为90mm,直径为20mm。进一步地,所述预制柱的长度为2780mm,宽度为450mm。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方案采用在待连接构件与所述预制柱的连接部的垂直边缘位置设置有两两相对应的凹槽,凹槽的深度与连接件的厚度相等,凹槽用于嵌入预制柱与待连接构件的同一连接件;可以使安装连接件后的预制柱外表面平整,从而避免突出的连接件对预制柱周围的人员产生安全威胁;同时也避免了在恶劣天气下,由于下雨或刮风对外露连接件产生自然腐蚀,从而提高连接件的连接稳定性,提高预制柱的安全性能,增加建筑的整体性能。2、本方案还在凹槽内壁上设置有螺栓孔,螺栓孔连通相对应的凹槽,螺栓孔用于螺栓构件穿过螺栓孔固定嵌入预制柱与待连接构件的同一连接件,从而保证螺栓构件通过螺栓孔对嵌入预制柱凹槽内的连接件连接,保证了连接件的连接稳定性。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使用图。附图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吊件;2-临时支撑预埋螺母;3-螺栓孔;4-凹槽;5-灌浆套筒;6-钢板;7-螺栓构件;8-预制柱。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提供对本技术的透彻理解阐述了大量特定细节。然而,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不必采用这些特定细节来实行本专利技术。在其他实例中,为了避免混淆本技术,未具体描述公知的结构、材料或方法。在整个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或“示例”的提及意味着: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被包含在本专利技术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的各个地方出现的短语“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或“示例”不一定都指同一实施例或示例。此外,可以以任何适当的组合和、或子组合将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组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示图都是为了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板连接的预制柱,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柱(8);所述预制柱(8)的一端上设置有吊件(1),所述吊件(1)用于预制柱(8)的吊装及移动;另一端上设置有灌浆套筒(5),所述灌浆套筒(5)用于预制柱(8)与待连接构件之间的竖向连接;临时支撑预埋螺母(2)设置在预制柱(8)上,所述临时支撑预埋螺母(2)用于预制柱(8)的竖直支撑;/n在待连接构件与所述预制柱(8)的连接部的垂直边缘位置处设置有两两相对应的凹槽(4),所述凹槽(4)用于嵌入预制柱与待连接构件的同一连接件,所述凹槽(4)的深度与连接件的厚度相等;/n在凹槽(4)内壁上设置有螺栓孔(3),所述螺栓孔(3)连通相对应的凹槽(4),所述螺栓孔(3)用于螺栓构件(7)穿过螺栓孔(3)固定嵌入预制柱与待连接构件的同一连接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板连接的预制柱,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柱(8);所述预制柱(8)的一端上设置有吊件(1),所述吊件(1)用于预制柱(8)的吊装及移动;另一端上设置有灌浆套筒(5),所述灌浆套筒(5)用于预制柱(8)与待连接构件之间的竖向连接;临时支撑预埋螺母(2)设置在预制柱(8)上,所述临时支撑预埋螺母(2)用于预制柱(8)的竖直支撑;
在待连接构件与所述预制柱(8)的连接部的垂直边缘位置处设置有两两相对应的凹槽(4),所述凹槽(4)用于嵌入预制柱与待连接构件的同一连接件,所述凹槽(4)的深度与连接件的厚度相等;
在凹槽(4)内壁上设置有螺栓孔(3),所述螺栓孔(3)连通相对应的凹槽(4),所述螺栓孔(3)用于螺栓构件(7)穿过螺栓孔(3)固定嵌入预制柱与待连接构件的同一连接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板连接的预制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浆套筒(5)上包括出浆孔和进浆孔;所述进浆孔与注浆机连接,所述进浆孔用于注入浆液;出浆孔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荣,侯键频,王皓光,刘勇刚,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华构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