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螺旋输料装置及应用此装置的隔离带摊铺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4371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双螺旋输料装置及应用此装置的隔离带摊铺机,包括输料槽、布置在输料槽一端的驱动马达、布置在输料槽内的螺旋轴及安装在螺旋轴上的螺旋叶片;所述螺旋轴包括主动轴和从动轴,驱动马达与主动轴连接并驱动主动轴转动,所述主动轴与从动轴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所述主动轴上安装有主动螺旋叶片,从动轴上安装有从动螺旋叶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双螺旋输料装置,解决了隔离带填土摊铺机一级输料系统的作业效率和洒料污染路面问题,能够有效满足整机作业能力需求,应用此装置的隔离带填土摊铺机可有效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升作业质量和效率,减少作业过程路面污染,可实现隔离带填土施工的机械化、自动化连续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螺旋输料装置及应用此装置的隔离带摊铺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螺旋输料装置及应用此装置的隔离带摊铺机,属于道路施工机械

技术介绍
根据高速公路设计规范,高速公路中间设计有隔离带,里面种上低矮的植物,以防止对向行车灯光炫目,保证行车安全。在一些山区道路,由于原有的中间隔离带的结构设计存在一些弊端,无法起到阻挡作用。当发生交通事故时,事故车辆可能越过中间隔离带冲向对向车道,造成更大的二次人员及物品损失。所以,部分省份根据当地道路交通实践的特点,将中间隔离带设计成两侧预置水泥混凝土结构墙,中间填土,然后在里面栽种花草树木防炫。通过对隔离带进行加强,可以有效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目前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由于没有专用的施工设备,在进行中间隔离带填土作业时,主要采用装载机或挖掘机配合运料车,进行隔离带土方的填充,之后进行人工整平,上述方式存在作业过程中洒料严重、作业效率低、人工成本高等缺点。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隔离带填土的施工技术已不能满足越来越高的施工机械化、自动化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双螺旋输料装置,有效减少漏料对路面的污染,提高施工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应用所述双螺旋输料装置的隔离带摊铺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一种双螺旋输料装置,包括输料槽、布置在输料槽一端的驱动马达、布置在输料槽内的螺旋轴及安装在螺旋轴上的螺旋叶片;所述螺旋轴包括主动轴和从动轴,驱动马达与主动轴连接并驱动主动轴转动,所述主动轴与从动轴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所述主动轴上安装有主动螺旋叶片,从动轴上安装有从动螺旋叶片。作为优选,所述驱动马达安装在驱动支座上,驱动支座通过链条与从动支座传动连接;所述驱动支座通过支承与主动轴连接,从动支座通过支承与从动轴连接,所述驱动支座、从动支座均安装在输料槽的端板上。作为优选,所述输料槽的另一端设有倾斜式布置的输出支座,所述输出支座分别通过支承与主、从动轴连接。作为优选,所述输出支座设有两个,各输出支座的斜面与垂直面的夹角≥60°,两输出支座间的夹角≥120°。作为优选,所述主动螺旋叶片、从动螺旋叶片的顶端与输料槽槽板间的距离分别为15-20mm。作为优选,所述主动轴上的主动螺旋叶片与从动轴上的从动螺旋叶片错位180°安装。作为优选,所述主动螺旋叶片在主动轴上、从动螺旋叶片在从动轴上的安装螺距均采用200mm和240mm。作为优选,所述主动轴和从动轴分别平行于输料槽的底面。另外,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隔离带摊铺机,所述隔离带摊铺机应用所述的双螺旋输料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双螺旋输料装置,包括输料槽、驱动马达、平行布置的双螺旋轴等,该装置解决了隔离带填土摊铺机一级输料系统的作业效率和洒料污染路面问题,能够有效满足整机作业能力需求,应用此装置的隔离带填土摊铺机可有效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升作业质量和效率,减少作业过程路面污染,可实现隔离带填土施工的机械化、自动化连续作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1、驱动马达,2、驱动支座,3、从动支座,4、链条,5、输料槽,6、主动轴,6-1、主动螺旋叶片,7、从动轴,7-1、从动螺旋叶片,8、螺栓,9、输出支座。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如图1所示,一种双螺旋输料装置,包括输料槽5、布置在输料槽5一端的驱动马达1、布置在输料槽5内的螺旋轴及安装在螺旋轴上的螺旋叶片;所述螺旋轴包括主动轴6和从动轴7,驱动马达1与主动轴6连接并驱动主动轴6转动,所述主动轴6与从动轴7通过链条4传动连接,所述主动轴6上安装有主动螺旋叶片6-1,从动轴7上安装有从动螺旋叶片7-1。其中,驱动马达1采用大排量径向柱塞马达,可有效节省设计空间。本技术通过在一个槽形空间内,布置两根平行安装的输料螺旋轴,每根螺旋轴上布置不同螺距、不同长度的整体式螺旋叶片。其中第一根螺旋轴采用液压马达驱动,第二根螺旋轴通过链条由第一根螺旋轴驱动,两根螺旋同步运转。本技术在满足整机作业能力的前提下,大幅提升作业效率,由于采用封闭式物料传输方式,可有效减少漏料对路面的污染,提高施工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作为实施例的改进,所述驱动马达1安装在驱动支座2上,驱动支座2通过链条4与从动支座3传动连接;所述驱动支座2通过支承与主动轴6连接,从动支座3通过支承与从动轴7连接,所述驱动支座2、从动支座3均安装在输料槽5的端板上;所述输料槽5的另一端设有倾斜式布置的输出支座9,所述输出支座9分别通过支承与主、从动轴连接。其中,主动轴6和从动轴7分别通过两端的的内孔与两端的支承座轴连接,采用外套内杆的连接形式,然后通过螺栓8固定,方便安装。作为实施例的改进,为减少出料口物料堵塞,出料口处主动轴6和从动轴7的输出支座9设计成倾斜形式,以将对应主、从动轴的两个输出支座9间的空间尽可能的加大,确保物料输送通道畅通,优选的,各输出支座9的斜面与垂直面的夹角≥60°,两输出支座9间的夹角≥120°。作为实施例的改进,所述主动螺旋叶片6-1、从动螺旋叶片7-1的顶端与输料槽槽板间的距离分别为15-20mm,节省设计空间,降低输料负载。作为实施例的改进,所述主动轴6上的主动螺旋叶片6-1与从动轴7上的从动螺旋叶片7-1错位180°,有效减少主动轴6与动轴7之间物料在输送时的干扰。为降低制造难度,在满足使用要求的情况下整个螺旋轴上设计两种螺距,优选的,在主动轴6上靠近马达侧的一半轴长度上按照240mm的螺距布置主动螺旋叶片6-1,在另一半的轴长度上按照200mm的螺距布置主动螺旋叶片6-1;同样的,在从动轴7上靠近马达侧的一半轴长度上按照240mm的螺距布置从动螺旋叶片7-1,另一半的轴长度上按照200mm的螺距布置从动螺旋叶片7-1。作为实施例的改进,所述主动轴6和从动轴7分别平行于输料槽5的底面,提升作业质量和效率。如图2所示,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隔离带摊铺机,所述隔离带摊铺机应用此双螺旋输料装置。本技术的双螺旋输料装置,包括输料槽、驱动马达、平行布置的双螺旋轴等,该装置解决了隔离带填土摊铺机一级输料系统的作业效率和洒料污染路面问题,能够有效满足整机作业能力需求,应用此装置的隔离带填土摊铺机可有效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升作业质量和效率,减少作业过程路面污染,可实现隔离带填土施工的机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螺旋输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料槽(5)、布置在输料槽(5)一端的驱动马达(1)、布置在输料槽(5)内的螺旋轴及安装在螺旋轴上的螺旋叶片;/n所述螺旋轴包括主动轴(6)和从动轴(7),驱动马达(1)与主动轴(6)连接并驱动主动轴(6)转动,所述主动轴(6)与从动轴(7)通过链条(4)传动连接,所述主动轴(6)上安装有主动螺旋叶片(6-1),从动轴(7)上安装有从动螺旋叶片(7-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螺旋输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料槽(5)、布置在输料槽(5)一端的驱动马达(1)、布置在输料槽(5)内的螺旋轴及安装在螺旋轴上的螺旋叶片;
所述螺旋轴包括主动轴(6)和从动轴(7),驱动马达(1)与主动轴(6)连接并驱动主动轴(6)转动,所述主动轴(6)与从动轴(7)通过链条(4)传动连接,所述主动轴(6)上安装有主动螺旋叶片(6-1),从动轴(7)上安装有从动螺旋叶片(7-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螺旋输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马达(1)安装在驱动支座(2)上,驱动支座(2)通过链条(4)与从动支座(3)传动连接;
所述驱动支座(2)通过支承与主动轴(6)连接,从动支座(3)通过支承与从动轴(7)连接,所述驱动支座(2)、从动支座(3)均安装在输料槽(5)的端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双螺旋输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槽(5)的另一端设有倾斜式布置的输出支座(9),所述输出支座(9)分别通过支承与主动轴(6)、从动轴(7)连接。


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卫东王浩孙波唐志军
申请(专利权)人: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道路机械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