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体积高填方快速施工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8655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5: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高填方快速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体积高填方快速施工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它包括刮板机构、壳体、传输机构、螺旋片、安装转轴,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螺旋片将土输送到坑内,相比于传统的通过推土机往复来回推动的情况,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螺旋片的设计减小了输送过程中往返的次数,提高了施工效率。在工作过程中,如果遇到土比较湿润的时候,因湿土易结块,在下侧土被螺旋片输送到坑内后,螺旋片上侧结块的土不易掉下,造成输送困难,影响工程进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在螺旋片的上侧设计了三个刮板机构,在螺旋片向坑内输送下侧土的时候,刮板机构会同时对螺旋片上侧的土进行刮除松动,提高其疏松度,保证螺旋片上侧结块的土能够轻松掉落,提高了输送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体积高填方快速施工装置及其工作方法所属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填方快速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大体积高填方快速施工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会针对大体积高填方大坑进行回填作业,如在埋管时,需要事先打出深沟,对于这种深沟大坑回填目前一般采用推土机回填,在回填过程中,一次回填需要推土机往返一次,在返回的过程中并未对土进行作业,效率较低,影响了工程进度。本专利技术设计一种大体积高填方快速施工装置及其工作方法解决如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大体积高填方快速施工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大体积高填方快速施工装置,它包括刮板机构、壳体、安装壳、传输机构、螺旋片、安装转轴,其中壳体成铲斗状,壳体的一端为开口端,壳体的下端具有缺口;传输机构安装在壳体下端的缺口内;安装转轴旋转安装在壳体上,且安装转轴的一端伸出壳体外侧;螺旋片固定安装在安装转轴上;三个刮板机构均匀的安装在壳体上,且位于螺旋片的上侧;安装壳固定安装在壳体的后侧,第一转轴旋转安装在安装壳上,且第一转轴的一端位于安装壳内;第一转轴与安装转轴之间通过齿轮传动连接。上述刮板机构包括刮板、限位块、第二十齿轮、弹簧、固定支撑、第二十一齿轮、第八转轴、连接板,其中固定支撑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壳体的内弧面上,第四转轴旋转安装在固定支撑上,且第四转轴的一端穿过壳体位于安装壳内;第二十齿轮固定安装在第四转轴上;连接板的一端旋转安装在第四转轴上,且连接板与固定支撑之间安装有弹簧;第八转轴竖直旋转安装在连接板的另一端,第二十一齿轮固定安装在第八转轴的下端,且第二十一齿轮与第二十齿轮啮合;刮板固定安装在第八转轴的上侧,两个限位块对称的安装在连接板的上侧,且分别与刮板下端的两侧配合。曲柄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一转轴上,且位于安装壳内,摆杆的一端与曲柄的另一端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摇杆的一端与摆杆的另一端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第六转轴通过第三支撑旋转安装在安装壳内,摇杆的另一端与第六转轴固定连接,上述伸入安装壳内的三个第八转轴通过齿轮与第六转轴传动连接。上述传输机构包括传输带、支撑辊、滚轮、支撑转轴、第二齿轮,其中多个支撑辊均匀的安装在壳体下端所开的缺口内,支撑转轴的两端分别旋转安装在壳体下端所开缺口的两端,且位于所开缺口的最内侧;支撑转轴的一端伸出壳体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滚轮固定安装在支撑转轴上,传输带缠绕安装在支撑辊和滚轮上;第二齿轮通过齿轮与安装转轴传动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第一转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三齿轮,第二转轴旋转安装在安装壳上,第四齿轮固定安装在第二转轴的一端,且第四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第五齿轮固定安装在第二转轴的另一端,且位于安装壳外;第一支撑固定安装在壳体的后侧面上,第六齿轮旋转安装在第一支撑上,且第六齿轮与第五齿轮啮合;第七齿轮和第八齿轮共轴旋转安装在第一支撑上,第七齿轮与第六齿轮啮合;第三转轴通过第二支撑旋转安装在壳体外侧的端面上,第九齿轮固定安装在第三转轴的一端,且第九齿轮与第八齿轮啮合;第十齿轮固定安装在第三转轴的另一端;第一齿轮固定安装在安装转轴上,且第一齿轮与第十齿轮啮合。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安装转轴伸出壳体外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十二齿轮,第十三齿轮旋转安装在壳体外侧的端面上,且第十三齿轮与第十二齿轮啮合;第十四齿轮旋转安装在壳体外侧的端面上,且第十四齿轮与第十三齿轮啮合;第十一齿轮旋转安装在壳体外侧的端面上,且第十一齿轮与第十四齿轮啮合;第十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三个伸入安装壳内的第四转轴上分别固定安装有一个第十五齿轮,第五转轴通过两个对车分布的第四支撑旋转安装在壳体的后侧面上;三个第十七齿轮均匀的固定安装在第五转轴上,且三个第十七齿轮与三个第十五齿轮一一对应分别啮合;第十八齿轮固定安装在第五转轴上,第十九齿轮固定安装在第六转轴上,且第十九齿轮与第十八齿轮啮合。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弹簧为拉伸弹簧,且具有预拉力。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传输机构中位于壳体前端处,在支撑辊的作用下成斜向下形状。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安装转轴位于壳体开口端的一端通过支架安装在壳体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安装壳上开有供第一转轴安装的第一轴孔和供第五转轴安装的第二轴孔。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安装壳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安装在壳体上。工作方法:第一,将装置放于坑与土连线的垂直方向上。第二,通过推土机驱动该装置沿着坑与土连线的垂直方向正向作业;先从靠近土坑方向传输作业,将坑附近的土传输到坑内。第三,在反向作业时,将较远的土传送到离坑较近区域。第四,在正向作业的时候,将刚刚传输很近的土传输到坑内。第五,在反向作业时,将更远的土传输靠近坑,正向作业时,将远的土传输到更靠近坑的区域。第六,在反向作业时,将传输到坑附近的土传输到坑内。第七,之后,依次传输将土传输到坑内。相对于传统的高填方快速施工技术,本专利技术设计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螺旋片将土输送到坑内,相比于传统的通过推土机往复来回推动的情况,本专利技术通过螺旋片的设计减小了输送过程中往返的次数,提高了施工效率。2、在工作过程中,如果遇到土比较湿润的时候,因湿土易结块,在下侧土被螺旋片输送到坑内后,螺旋片上侧结块的土不易掉下,造成输送困难,影响工程进度;本专利技术在螺旋片的上侧设计了三个刮板机构,在螺旋片向坑内输送下侧土的时候,刮板机构会同时对螺旋片上侧的土进行刮除松动,提高其疏松度,保证螺旋片上侧结块的土能够轻松掉落,提高了输送效率。3、本专利技术中刮板的前端位于螺旋片最前侧的后侧,在工作过程中,保证螺旋片优先接触土,如果螺旋片上侧的土在螺旋片的作用下就可以掉落,那么此时就不需要刮板对土的刮动,降低刮板与土接触工作的时间,提高刮板的使用寿命。4、本专利技术在工作过程中,通过旋转移动中的传输带与地面接触部分向后的力,使得地面对传输带一个向前的作用为,通过该作用力为该装置的前进提供一个动力;本专利技术中传输带在移动旋转的时候会对传输到上侧位于螺旋片内的土提供一个阻力,降低螺旋片内土随着螺旋片旋转的能力,防止土随着螺旋片一起旋转将螺旋片堵死,同时提高了土和螺旋片的相对运动,进而提高了输送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整体部件外观示意图。图2是安装壳内部结构安装示意图。图3是安装转轴安装示意图。图4是安装壳结构示意图。图5是传输机构结构示意图。图6是刮板机构安装示意图。图7是第一齿轮和第三齿轮传动示意图。图8是刮板机构传动示意图。图9是刮板机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施工装置安装示意图。图11是设备工作原理示意图。图中标号名称:1、刮板机构;2、壳体;3、安装壳;4、传输机构;5、螺旋片;6、第一齿轮;7、第二齿轮;8、支架;9、安装转轴;10、第一轴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体积高填方快速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刮板机构、壳体、安装壳、传输机构、螺旋片、安装转轴,其中壳体成铲斗状,壳体的一端为开口端,壳体的下端具有缺口;传输机构安装在壳体下端的缺口内;安装转轴旋转安装在壳体上,且安装转轴的一端伸出壳体外侧;螺旋片固定安装在安装转轴上;三个刮板机构均匀的安装在壳体上,且位于螺旋片的上侧;安装壳固定安装在壳体的后侧,第一转轴旋转安装在安装壳上,且第一转轴的一端位于安装壳内;第一转轴与安装转轴之间通过齿轮传动连接;/n上述刮板机构包括刮板、限位块、第二十齿轮、弹簧、固定支撑、第二十一齿轮、第八转轴、连接板,其中固定支撑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壳体的内弧面上,第四转轴旋转安装在固定支撑上,且第四转轴的一端穿过壳体位于安装壳内;第二十齿轮固定安装在第四转轴上;连接板的一端旋转安装在第四转轴上,且连接板与固定支撑之间安装有弹簧;第八转轴竖直旋转安装在连接板的另一端,第二十一齿轮固定安装在第八转轴的下端,且第二十一齿轮与第二十齿轮啮合;刮板固定安装在第八转轴的上侧,两个限位块对称的安装在连接板的上侧,且分别与刮板下端的两侧配合;/n曲柄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一转轴上,且位于安装壳内,摆杆的一端与曲柄的另一端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摇杆的一端与摆杆的另一端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第六转轴通过第三支撑旋转安装在安装壳内,摇杆的另一端与第六转轴固定连接,上述伸入安装壳内的三个第八转轴通过齿轮与第六转轴传动连接;/n上述传输机构包括传输带、支撑辊、滚轮、支撑转轴、第二齿轮,其中多个支撑辊均匀的安装在壳体下端所开的缺口内,支撑转轴的两端分别旋转安装在壳体下端所开缺口的两端,且位于所开缺口的最内侧;支撑转轴的一端伸出壳体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滚轮固定安装在支撑转轴上,传输带缠绕安装在支撑辊和滚轮上;第二齿轮通过齿轮与安装转轴传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体积高填方快速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刮板机构、壳体、安装壳、传输机构、螺旋片、安装转轴,其中壳体成铲斗状,壳体的一端为开口端,壳体的下端具有缺口;传输机构安装在壳体下端的缺口内;安装转轴旋转安装在壳体上,且安装转轴的一端伸出壳体外侧;螺旋片固定安装在安装转轴上;三个刮板机构均匀的安装在壳体上,且位于螺旋片的上侧;安装壳固定安装在壳体的后侧,第一转轴旋转安装在安装壳上,且第一转轴的一端位于安装壳内;第一转轴与安装转轴之间通过齿轮传动连接;
上述刮板机构包括刮板、限位块、第二十齿轮、弹簧、固定支撑、第二十一齿轮、第八转轴、连接板,其中固定支撑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壳体的内弧面上,第四转轴旋转安装在固定支撑上,且第四转轴的一端穿过壳体位于安装壳内;第二十齿轮固定安装在第四转轴上;连接板的一端旋转安装在第四转轴上,且连接板与固定支撑之间安装有弹簧;第八转轴竖直旋转安装在连接板的另一端,第二十一齿轮固定安装在第八转轴的下端,且第二十一齿轮与第二十齿轮啮合;刮板固定安装在第八转轴的上侧,两个限位块对称的安装在连接板的上侧,且分别与刮板下端的两侧配合;
曲柄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一转轴上,且位于安装壳内,摆杆的一端与曲柄的另一端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摇杆的一端与摆杆的另一端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第六转轴通过第三支撑旋转安装在安装壳内,摇杆的另一端与第六转轴固定连接,上述伸入安装壳内的三个第八转轴通过齿轮与第六转轴传动连接;
上述传输机构包括传输带、支撑辊、滚轮、支撑转轴、第二齿轮,其中多个支撑辊均匀的安装在壳体下端所开的缺口内,支撑转轴的两端分别旋转安装在壳体下端所开缺口的两端,且位于所开缺口的最内侧;支撑转轴的一端伸出壳体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滚轮固定安装在支撑转轴上,传输带缠绕安装在支撑辊和滚轮上;第二齿轮通过齿轮与安装转轴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体积高填方快速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转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三齿轮,第二转轴旋转安装在安装壳上,第四齿轮固定安装在第二转轴的一端,且第四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第五齿轮固定安装在第二转轴的另一端,且位于安装壳外;第一支撑固定安装在壳体的后侧面上,第六齿轮旋转安装在第一支撑上,且第六齿轮与第五齿轮啮合;第七齿轮和第八齿轮共轴旋转安装在第一支撑上,第七齿轮与第六齿轮啮合;第三转轴通过第二支撑旋转安装在壳体外侧的端面上,第九齿轮固定安装在第三转轴的一端,且第九齿轮与第八齿轮啮合;第十齿轮固定安装在第三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树一朱鹏梅龙喜邬志曾少军王四巍李冬冬黄佳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东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