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外包柱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43636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结构外包柱脚结构,包括基础垫层、基础承台、底部箍筋、主纵筋、箱型柱、副纵筋、中层箍筋、底部注浆孔,所述基础垫层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基础承台浇筑在基础垫层顶部中心处,所述底部箍筋扎在基础垫层内部,四根所述主纵筋穿过基础承台捆扎在底部箍筋上,所述箱型柱固定在四根主纵筋内部,多根所述副纵筋环绕在箱型柱四个侧面,底部捆扎在底部箍筋上,所述中层箍筋捆扎在箱型柱及副纵筋中心处两个所述底部注浆孔开设在箱型柱下方两侧,本施工工艺操作简单,易于推广、适用范围广泛。在巩固期内未发现相关质量问题,工艺的实用效果良好,达到了推广应用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结构外包柱脚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钢结构外包柱脚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建筑业的发展,高大、超长跨度的生产车间厂房越来越多,在钢结构建筑中,构建的承载力虽然重要,但是节点部位对结构的安全性尤为重要。对钢结构的柱脚而言,不是指柱构件下端,而是指最下层柱构件的下端和基础混凝土的连接部分。柱脚是将最下层柱下端所受的轴力、弯矩、剪力有效地传递给基础。其中刚性节点可以采用嵌入式,外包,暴露,埋葬了整个组件的类型被称之为插入式。现有的主流注脚施工方式为埋入式,埋入式柱脚,和其它两种柱脚形式相比固定度较高,承载力的确保比较容易。如果将钢柱设计成先行屈服,其恢复力特征呈现稳定的完全弹塑性。其缺点,埋入式柱脚埋入基础中的钢柱长度要增加,并且基础梁的宽度内的主筋不能与插入式的钢柱相交而扩展或弯曲成斜筋等,另外,必须在基础梁配筋之前先行设置钢柱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结构外包柱脚结构,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结构外包柱脚结构,包括基础垫层、基础承台、底部箍筋、主纵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结构外包柱脚结构,包括基础垫层(1)、基础承台(2)、底部箍筋(3)、主纵筋(4)、箱型柱(5)、副纵筋(6)、中层箍筋(7)、底部注浆孔(8),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垫层(1)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基础承台(2)浇筑在基础垫层(1)顶部中心处,所述底部箍筋(3)扎在基础垫层(1)内部,四根所述主纵筋(4)穿过基础承台(2)捆扎在底部箍筋(3)上,所述箱型柱(5)固定在四根主纵筋(4)内部,多根所述副纵筋(6)环绕在箱型柱(5)四个侧面,底部捆扎在底部箍筋(3)上,所述中层箍筋(7)捆扎在箱型柱(5)及副纵筋(6)中心处两个所述底部注浆孔(8)开设在箱型柱(5)下方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结构外包柱脚结构,包括基础垫层(1)、基础承台(2)、底部箍筋(3)、主纵筋(4)、箱型柱(5)、副纵筋(6)、中层箍筋(7)、底部注浆孔(8),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垫层(1)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基础承台(2)浇筑在基础垫层(1)顶部中心处,所述底部箍筋(3)扎在基础垫层(1)内部,四根所述主纵筋(4)穿过基础承台(2)捆扎在底部箍筋(3)上,所述箱型柱(5)固定在四根主纵筋(4)内部,多根所述副纵筋(6)环绕在箱型柱(5)四个侧面,底部捆扎在底部箍筋(3)上,所述中层箍筋(7)捆扎在箱型柱(5)及副纵筋(6)中心处两个所述底部注浆孔(8)开设在箱型柱(5)下方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外包柱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作鹏张伟孙涛李炳良夏添王丹丹
申请(专利权)人:滕州建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