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可恢复功能的装配式圆锥异型钢管柱脚及组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88652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5: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可恢复功能的装配式圆锥异型钢管柱脚及组装方法,包括箱型地基、圆锥异型钢管短柱、工字钢柱、半圆弧角钢、预应力索、异型软钢环簧;箱型地基与半圆弧角钢通过高强螺栓连接,圆锥异型钢管设置竖向长圆形螺栓孔,通过配置异型软钢环簧的高强螺栓与半圆弧角钢连接,外侧圆锥形曲面管壁与半圆弧角钢的内侧圆锥形曲面紧密结合形成楔形摩擦副,异型软钢环簧与各接触面紧密结合,圆锥异型钢管短柱和工字钢柱通过高强螺栓连接,箱型地基与工字钢柱通过预应力索连接实现自复位功能。本发明专利技术装配化程度高,震后可通过更换少量损坏元件快速恢复柱脚的使用功能,同时具备自复位功能,是可更换结构体系和自复位体系的结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可恢复功能的装配式圆锥异型钢管柱脚及组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可恢复功能的装配式圆锥异型钢管柱脚及组装方法。
技术介绍
钢框架结构是一种有效的抗震体系,为了能以相对较低的经济代价实现较优的抗震性能,传统设计的建筑钢结构在强震下经历非弹性变形,并以防止结构体系在地震作用下发生倒塌为根本出发点。然而,近年来国内外几次大地震灾害及研究表明,传统钢框架结构在经历强震后,结构中将留存显著的残余变形,随之而来的“修复”或“拆除—重建”工作将成为一项极为严峻的挑战。随着我国城镇建设的持续发展,建筑钢结构的分布广度和建设密度都在迅猛增大,地震作用下一旦发生大批量建筑钢结构的破坏,后果将不堪设想。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强震后建筑物的可修复性、快速恢复性和功能连续性的需求不断增加,促使人们研究开发抗震性能高、维修占用时间少、修复成本低的现代建筑。为了实现强震后快速恢复结构的使用功能,有学者提出了“可恢复功能抗震结构”,即在遭受地震作用时保持可接受的功能、地震后不需修复或在部分使用状态下稍加修复即可恢复其使用功能的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可恢复功能的装配式圆锥异型钢管柱脚,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箱型地基(1)、圆锥异型钢管短柱(2)、工字钢柱(3)、半圆弧角钢(4)、预应力索(5)和异型软钢环簧;/n所述圆锥异型钢管短柱(2)包括圆锥异型钢管(21)和上端板(22),圆锥异型钢管(21)竖直设置,水平的上端板(22)焊接在圆锥异型钢管(21)的上端;/n所述圆锥异型钢管(21)为圆台状管件,圆锥异型钢管(21)的外壁和内壁分别记为圆锥形管壁(211)和圆柱形曲面管壁(212);所述圆锥异型钢管(21)靠近其下端的管段上设置有若干长圆形螺栓孔(213),长圆形螺栓孔(213)的长轴方向为竖向;/n所述半圆弧角钢(4)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可恢复功能的装配式圆锥异型钢管柱脚,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箱型地基(1)、圆锥异型钢管短柱(2)、工字钢柱(3)、半圆弧角钢(4)、预应力索(5)和异型软钢环簧;
所述圆锥异型钢管短柱(2)包括圆锥异型钢管(21)和上端板(22),圆锥异型钢管(21)竖直设置,水平的上端板(22)焊接在圆锥异型钢管(21)的上端;
所述圆锥异型钢管(21)为圆台状管件,圆锥异型钢管(21)的外壁和内壁分别记为圆锥形管壁(211)和圆柱形曲面管壁(212);所述圆锥异型钢管(21)靠近其下端的管段上设置有若干长圆形螺栓孔(213),长圆形螺栓孔(213)的长轴方向为竖向;
所述半圆弧角钢(4)包括平面板(41)和圆锥形异型板面(42),平面板(41)呈扇环形,平面板(41)的圆心角为180°;所述圆锥形异型板面(42)为轴线竖直的半圆筒结构,圆锥形异型板面(42)的内壁记为圆锥形异型曲面(421),圆锥形异型曲面(421)与圆锥形管壁(211)相匹配;
所述平面板(41)的内圆弧侧壁连接到圆锥形异型板面(42)的外侧壁上,平面板(41)的下表面与圆锥形异型板面(42)的下端面齐平;所述圆锥形异型板面(42)上设置有若干圆形螺栓孔(422);
所述异型软钢环簧包括内异型软钢环簧(61)和外异型软钢环簧(62);
所述圆锥异型钢管短柱(2)的下端放置在箱型地基(1)的上表面,两个半圆弧角钢(4)的圆锥形异型板面(42)扣合在圆锥异型钢管短柱(2)上,圆锥形异型曲面(421)与圆锥形管壁(211)紧密结合形成楔形摩擦副;每个所述半圆弧角钢(4)的平面板(41)通过若干高强螺栓固定在箱型地基(1)的上表面;
每个所述圆形螺栓孔(422)均对应着一个长圆形螺栓孔(213),每个圆形螺栓孔(422)的外侧均设置有外异型软钢环簧(62),每个长圆形螺栓孔(213)的内侧均设置有内异型软钢环簧(61),高强螺栓从圆锥异型钢管(21)的内部依次穿过内异型软钢环簧(61)、长圆形螺栓孔(213)、圆形螺栓孔(422)和外异型软钢环簧(62),每个高强螺栓旋入螺母;
所述工字钢柱(3)竖直设置在上端板(22)的上方,工字钢柱(3)下端焊接有水平的下端板(31),下端板(31)与上端板(22)通过若干高强螺栓连接;
若干所述预应力索(5)的上端固定在下端板(31)上,下端穿过上端板(22)和圆锥异型钢管(21)内部空腔并固定在箱型地基(1)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珂张还阳陈凌阳周绪红陈永辉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