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的岩土工程用便于固定的锚钉结构
本技术涉及岩土固定用锚钉
,具体为一种改进的岩土工程用便于固定的锚钉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地下空间开发成为城市发展的趋势,由此带来大量的基坑支护、边坡治理、地下室抗浮等岩土工程问题,这些问题的共同点就是需要提供足够的抗拔力。在现有的基坑支护和边坡治理中,用于提供抗拔力的主要是锚钉。例如专利号为CN201320545934.4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岩土工程的锚钉装置,包括锚头和与锚头相连接的锚杆,所述锚头位于锚钉的端部,包括钢管、绕钢管旋转设置的旋转翼板和设于钢管端部的锚尖,所述锚尖靠近旋转翼板端设有用于钻杆套入的“十”字型凹槽。本技术的旋转翼板绕钢管旋转设置,能快速的将整根锚钉旋转深入土体内,省时省力,并且能提供较大的抗拔力;锚尖靠近旋转翼板端设有“十”字型凹槽,便于钻杆套入凹槽,将钻杆牢固的固定在钢管内,以快速将锚钉旋入土体中。现有锚钉普遍存在锚固的稳定较差,且大都采用灌注混凝土的来固化土壤的方式周围土壤,操作步骤繁琐,使用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的岩土工程用便于固定的锚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锤筒(1)和橡胶套(4),所述锤筒(1)末端段的圆轴外壁上呈环形阵列贯穿开设有一处长条槽,此六处长条槽中均转动安装有一处L状撑挡杆(2);所述橡胶套(4)的塞插于锤筒(1)的顶端开口上,且顶杆(3)的顶端段穿滑通过橡胶套(4);所述锤筒(1)上部四分三长度段的内壁上对称胶黏固定有两处弧形塑料管(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的岩土工程用便于固定的锚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锤筒(1)和橡胶套(4),所述锤筒(1)末端段的圆轴外壁上呈环形阵列贯穿开设有一处长条槽,此六处长条槽中均转动安装有一处L状撑挡杆(2);所述橡胶套(4)的塞插于锤筒(1)的顶端开口上,且顶杆(3)的顶端段穿滑通过橡胶套(4);所述锤筒(1)上部四分三长度段的内壁上对称胶黏固定有两处弧形塑料管(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岩土工程用便于固定的锚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锤筒(1)包括螺纹柱(101),捶打耳板(102)和拉环(103),所述锤筒(1)的顶端加粗段上对称焊接有两处捶打耳板(102),此两处捶打耳板(102)上均转动连接有一处拉环(103),且锤筒(1)内部底板的中心处焊接支撑有一处螺纹柱(101)。
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东新,刘洪涛,陶敏,张海森,
申请(专利权)人:陶东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