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月森林专利>正文

分餐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435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既能够适宜在中国传统式用餐席中供专人专用的分餐使用和为他人下次的反复作一次性分餐使用,又能够分显食物中较重危害物的分餐盘。它是在圆形盘面中,“*”字形格栅、菜凹格、饭凹格、折沿相贯连接,并增设锥形(或球形)底面、窄向托台、宽向托台、立面围缘、凹格分布圆面和一次性使用的可拆换附形膜,使格栅内通过菜格和饭格与锥形底面相贯,格栅外通过窄向托台和宽向托台与立面围缘及折沿相贯,凹格分布圆面与圆形盘面偏心设置,一次性使用的附形膜贴、附在分餐盘和与之配合用餐餐具的表面上。餐席中仅选择合适的分餐盘分餐即可改变同席混餐习俗,从而预防传染病和危害物。(*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所属
本技术涉及一种预防传染病和危害物的分餐餐具,尤其是适宜在东方人的用餐席上既能为专人专用的分餐防病使用和为他人的下次反复分餐防病使用时利用附形膜作一次性的使用以及又能利用它力分显危害物的分餐盘。
技术介绍
公知的西餐盘构造形状是在长方形不锈钢盘面中由“田”字形格栅、平面底面、菜凹格、饭凹格、汤凹格、托台和折沿等相贯而成。在方便使用西餐盘同席分餐习惯的西方人餐桌上,将菜、饭、汤分别按量盛在西餐盘中相对应的菜凹格、饭凹格和汤凹格等的格位后并就此能供个人分餐使用,以作预防传染病。但是,在东方中国传统式同席混餐习惯的人多、桌面小而人员拥挤和无视食物卫生状况地快节奏进食以及不同次的不同人共用一个餐具等情形的餐桌上,也需要采用一种能分餐的餐具来实施分餐制,用以预防传染病和危害物等的侵袭。一般的西餐盘由于存在占地(桌)面积大、平面形底面和未能设置能作一次性使用的可拆换附形膜等问题,则既不能直接适宜在东方中国传统式餐席中分餐防病使用,又不能分显食物中的危害物,更没能在维持其餐具成为经久耐用财产不变的情况下使其可反复方便地起到一次性使用防病特性的作用,使传染性病毒和危害物仍然在威胁着东方中国人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改造而克服现有的西餐盘既不能直接适宜中国传统式用餐席中方便地分餐防病使用、又不能分显危害物、更不能作一次性使用的预防传染病等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分餐盘,该分餐盘不仅能适宜中国传统式用餐席中方便地分餐防病使用和能在维持餐具成为家用的经久耐用财产不变的情况下可反复用作一次性使用预防传染病的特性,而且能分显食物中的危害物。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圆形不锈钢盘面中,字形格栅、菜凹格、饭凹格和折沿相贯连接,设置锥形(或球形)底面、窄向托台、宽向托台、立面围缘、凹格分布圆面、可拆换的附形膜和/或设有盘足圈,使字形格栅内向通过菜凹格和饭凹格分别与锥形底面相贯,-->字形格栅外向通过窄向托台和宽向托台分别与立面围缘及折沿相贯,凹格分布圆面与圆形盘面偏心设置,附形膜通过专用的模套工具贴、附于盘体表面(专人专用的餐具无需贴附附形膜)。当同席用餐者各自采用了一种也贴有附形膜的干净筷子,从餐桌中的公碗里将菜、饭分别足量地一次性转盛到由用餐者依据自己的饭菜量而选取其中为成年人和非成年人使用而设计的两种规格中大小合适的并贴有附形膜的分餐盘中相对应的菜凹格、饭凹格上后并能独自享用时,从而达到使餐具的使用者得到实质性意义上的预防传染病目的;当饭的需要量大于饭凹格容积时,可由窄向托台和立面围缘来助盛;当菜的需要总量或个体大于菜凹格容积或面积时,可由宽向托台与立面围缘来助托;当使用者需要采用口接分餐盘缘法用餐而够饭菜嫌距离远时,就使凹格分布圆面与圆形盘面偏心设置;当食物中含有较重的自脱性危害物时,由于锥形底面的设置、用餐者的拨食力、危害物的自重力与地心引力等作用而把危害物集中于锥形底面的中心位置上,从而达到分显危害物的目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西方人餐席中用于分餐预防传染病使用的同时,也可以直接适宜于东方中国传统式用餐席中分餐预防传染病使用和方便地作一次性分餐预防传染病使用,还可以分显食物中自脱性较重的危害物,圆形盘面中仅增设锥形底面、立面围缘、窄向托台、宽向托台和凹格分布圆面等体形构造和附形材料,结构简单。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平面构造图。图2是图1的I-I剖视构造图,亦为分餐盘实施例的侧剖面简易构造图。图中1、圆形盘面,2、3、菜凹格,4、饭凹格(或汤凹格),5、字形格栅,6、7、锥形(或球形)底面,8、窄向托台,9、宽向托台,10、立面围缘,11、凹格分布圆面,12、折沿,13、附形膜。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的圆形盘面(1)中,字形格栅(5)、菜凹格(2)(3)、饭凹格(4)、折沿(12)相贯,字形格栅(5)内通过菜凹格(2)(3)和饭凹格(4)分别与锥形底面(6)(7)相贯,字形格栅(5)外通过窄向托台-->(8)和宽向托台(9)与立面围缘(10)及折沿(12)相贯,凹格分布圆面(11)与圆形盘面(1)偏心设置,附形膜(13)通过专用的模套工具临时贴、附在盘体表面上。附形膜为一种耐高温耐磨损的非金属材料薄膜。附形膜对筷子等也适用。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菜凹格(2)(3)和饭凹格(4)的上端分别与字形格栅(5)组成凹格分布圆面(11),菜凹格(2)(3)和饭凹格(4)的下端分别与锥形底面(6)(7)相贯,窄向托台(8)和宽向托台(9)分别与凹格分布圆面(11)处于同一平面重合为圆形盘面(1),立面围缘(10)、菜凹格(2)(3)和饭凹格(4)分别为相形相通的上下层容积整形体,附形膜(13)通过专用模套工具贴、附在盘体表面上,同时也须贴附在与分餐盘配套使用的其它餐具表面上并同时作一次性使用。为使分餐盘在餐桌上放置的稳定性增大,可设有盘足圈。使盘足圈的上端与菜凹格(2)(3)和饭凹格(4)的外下端面作悬浮式连接固定。圆形盘面(1)直径、立面围缘(10)高度、菜凹格(2)(3)、饭凹格(4)高度、锥形底面(6)(7)高度、字形格栅(5)宽度和盘足圈高度等分别约为:23厘米,1.5厘米,2厘米,1.5厘米、1厘米和2厘米。分餐盘设两种使用规格,分别是:成人使用规格和非成人使用规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餐盘,在圆形盘面中,“*”字形格栅、菜凹格、饭凹格和折沿相贯连接,其特征是:“*”字形格栅内通过菜凹格和饭凹格分别与锥形底面相贯连接,“*”字形格栅外通过窄向托台和宽向托台与立面围缘及折沿相贯连接,凹格分布圆面与圆形盘面偏心设置,附形膜贴、附在盘体表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餐盘,在圆形盘面中,字形格栅、菜凹格、饭凹格和折沿相贯连接,其特征是:字形格栅内通过菜凹格和饭凹格分别与锥形底面相贯连接,字形格栅外通过窄向托台和宽向托台与立面围缘及折沿相贯连接,凹格分布圆面与圆形盘面偏心设置,附形膜贴、附在盘体表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餐盘,其特征是:菜凹格和饭凹格的上端分别与字形格栅组成凹格分布圆面,菜凹格和饭凹格的下端分别与锥形底面相贯,窄向托台和宽向托台分别与凹格分布圆面处于同一平面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月森林
申请(专利权)人:月森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6[中国|江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