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岔融雪防冰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94341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防冰系统领域,公开了一种道岔融雪防冰系统,包括储液模块、加压模块、稳压模块、喷洒模块和回流模块,储液模块设有吸液口和回流口;储液模块的吸液口通过下管路依次与加压模块、稳压模块和喷洒模块连接;储液模块的回流口通过上管路与回流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自动控制向道岔喷洒防冰液,特别针对现有加热系统无法覆盖的滑床板、尖轨和基本轨末端、连接杆等部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道岔起到了很好融雪防冰效果。对于道岔一些因霜冻易冻结的部位,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起到了阻止道岔易冻结部位结冰冻结的效果,且相对于现有电加热融雪为主、人工除雪除冰为辅的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融雪防冰效率更高,防冰持续时间更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道岔融雪防冰系统
本技术涉及轨道交通防冰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道岔融雪防冰系统。
技术介绍
道岔是铁路运输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列车车辆从一股道转入或跨越另一股道的控制设备,直接涉及行车安全,所以对道岔的技术状态要求非常严格。冬季雪情严重时,常因道岔积雪结冰,造成道岔转换不灵活,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不能锁闭或开放信号机,直接影响接发列车作业或调车作业。每到冬季降雪结冰时,铁路部门不得不组织大量人员为道岔除雪除冰,但仍存在行车安全隐患。道岔除雪方法主要以电加热融雪为主,人工除雪除冰为辅。但电加热条无法完全覆盖道岔,因此冬季下雪天气,道岔仍会因为雪和冰而发生故障,尤其是电加热条无法覆盖的位置,容易发生积雪和结冰:滑床板、尖轨与基本轨底部、基本轨与尖轨头部、转撤机、连接杆的部位等部位积雪结冰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道岔融雪防冰系统,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道岔融雪防冰系统,包括储液模块(1)、加压模块(2)、稳压模块(3)、喷洒模块(4)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道岔融雪防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模块(1)、加压模块(2)、稳压模块(3)、喷洒模块(4)和回流模块(5),所述储液模块(1)设有吸液口(103)和回流口(104);所述储液模块(1)的吸液口(103)通过下管路依次与所述加压模块(2)、所述稳压模块(3)和所述喷洒模块(4)连接;所述储液模块(1)的回流口(104)通过上管路与所述回流模块(5)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岔融雪防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模块(1)、加压模块(2)、稳压模块(3)、喷洒模块(4)和回流模块(5),所述储液模块(1)设有吸液口(103)和回流口(104);所述储液模块(1)的吸液口(103)通过下管路依次与所述加压模块(2)、所述稳压模块(3)和所述喷洒模块(4)连接;所述储液模块(1)的回流口(104)通过上管路与所述回流模块(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岔融雪防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模块(1)包括用于储存防冰液(100)的储液罐(101),所述储液罐(101)的外部设有保温层(102),所述储液罐(101)的内部设有用于加热防冰液(100)的加热器(105),所述储液罐(101)设有用于测量防冰液(100)温度的温度传感器(108)、以及用于测量防冰液(100)液位的高液位传感器(107)和低液位传感器(109)。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道岔融雪防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模块(2)包括第一三通管路(202)和加压泵(200);所述第一三通管路(202)包括第一管口、第二管口和第三管口;所述第一三通管路(202)的第一管口通过第一阀门(201)与所述吸液口(103)相连,所述第一三通管路(202)的第二管口与所述加压泵(200)的进液口的相连,所述第一三通管路(202)的第三管口通过连接管(204)连接有补充罐;所述连接管(204)设有第二阀门(203);所述加压泵(200)的出液口连接有一段软管(205),所述软管(205)的一端与所述加压泵(200)的出液口相连,所述软管(205)的另一端通过单向阀(206)与所述稳压模块(3)相连;所述稳压模块(3)包括第三管路(209)、以及依次设置在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宇鹏
申请(专利权)人:国铁诺迪克南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