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心板梁桥梁板的横向加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4324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心板梁桥梁板的横向加固结构,其安装于相邻的空心板梁上;相邻的空心板梁之间具有铰缝;包括梁间钢板、上承压钢结构、下承压钢结构和胶结材料;上承压钢结构焊接于梁间钢板的顶端,其设置在铰缝的上缘;梁间钢板插入铰缝中;所述下承压钢结构采用螺栓连接在梁间钢板的下端,其抵接于空心板梁的底部;下承压钢结构具体为梯形型钢,其两侧开设有若干通孔,螺栓穿过通孔,并收容于梯形型钢内;胶结材料填充于铰缝内,其粘接空心板梁和梁间钢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提高原有空心板梁的抗剪能力;有效降低空心板梁的横向分布系数;胶结材料能有效封闭原空心板梁的侧面裂缝;提高了桥梁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延长桥梁结构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心板梁桥梁板的横向加固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空心板梁的连接结构,具体涉及一种空心板梁桥梁板的横向加固结构,属于桥梁工程

技术介绍
我国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使用空心板梁,初期以原苏联的图纸作参考。随后,交通部陆续在1973、1980、1993、2004和2014出版过5个版本的空心板标准图。早期的空心板截面有三大特点:低梁高、小铰缝、薄壁;1993年后的空心板截面开始采用深铰缝,且在铰缝内布置钢筋,不再使用素混凝土。空心板截面形式的设计一方面与当时的设计标准有关,另一方面也与设计理念有关。各设计院空心板桥横向分布系数计算均采用上世纪60年代原苏联乌里茨基提出的“铰接板法”。该方法假定铰缝只传递剪力,而忽略了实际上铰缝处于受弯、拉,剪的复杂受力状态。后期当铰缝病害成为空心板梁主要病害形式后,引发了一系列对于铰缝内力的关注。不少研究者进行了物理及数值试验。物理试验有得出一些比较一致的定性结论:深铰缝的协同工作性能优于浅铰缝;疲劳荷载对浅铰缝有较大影响,而对深铰缝影响不明显;由于中心加载的原因,裂缝总是出现在跨中到1/4位置;铰缝内增加各种类型钢筋对受力有利等。数值试验因有几个关键问题的处理方式不同,比如铰缝结合面处理,粘结力取值等,其结论有时出现新的情况。比如物理试验时交界面总是最薄弱环节,但数值试验时试件既有可能受剪破坏,也可能受拉破坏。铰缝内混凝土的振捣密实问题一直是施工难点,施工质量难以保证。随着经济的发展,桥梁超载现象越来越严重。超载一方面加速板梁损伤、加大铰缝内力,同时板梁损伤时又进一步降低板梁刚度,反过来影响荷载的横向分布,增大铰缝的内力,加速铰缝破坏。目前常见的铰缝加固方案有四种:一是底部注胶封闭;二是重新浇筑铰缝混凝土;三是梁底贴钢板或预应力加固;四是更换梁板。但以上这四种加固方法中都存在不少的缺点:底部注胶封闭、重新浇筑铰缝混凝土、梁底贴钢板或预应力三种加固方法均存在无法提高空心板抗剪能力和维修不彻底的弊端;更换梁板的加固方法虽能够做到维修彻底,但存在维修范围扩大化,维修费用大、施工周期长、对交通影响大的缺点。因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创新的空心板梁桥梁板的横向加固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心板梁桥梁板的横向加固结构,其能实现哪块梁板损坏修复哪块梁板,哪个铰缝损坏修复哪个铰缝,具有病害针对性,经济实用、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和经久耐用等诸多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空心板梁桥梁板的横向加固结构,其安装于相邻的空心板梁上;相邻的空心板梁之间具有铰缝;包括梁间钢板、上承压钢结构、下承压钢结构以及胶结材料;所述上承压钢结构焊接于梁间钢板的顶端,其设置在铰缝的上缘;所述梁间钢板插入铰缝中;所述下承压钢结构采用螺栓连接在梁间钢板的下端,其抵接于空心板梁的底部;所述下承压钢结构具体为梯形型钢,其两侧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螺栓穿过通孔,并收容于梯形型钢内;所述胶结材料填充于铰缝内,其粘接空心板梁和梁间钢板。本技术的空心板梁桥梁板的横向加固结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梁间钢板上设置有过浆圆孔,过浆圆孔直径不小于10mm,间距不大于50cm,使梁间钢板两侧的胶结材料连通。本技术的空心板梁桥梁板的横向加固结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梁间钢板上设置有过浆孔,该过浆孔呈长椭圆孔,宽度不小于10mm,长度不小于1/2粱间钢板高度,间距不大于50cm,使梁间钢板两侧的胶结材料连通。本技术的空心板梁桥梁板的横向加固结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梁间钢板包括标准梁间段和梁端变化段两种形式;梁间钢板最小厚度应不小于8mm。本技术的空心板梁桥梁板的横向加固结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承压钢结构长度与梁间钢板上缘长度一致;所述上承压钢结构的厚度不小于6mm;所述上承压钢结构的下坡面角度与空心板梁间的铰缝坡度一致,使上承压钢结构的侧面、以及下坡面均和空心板梁相接触。本技术的空心板梁桥梁板的横向加固结构还设置为:所述梁间钢板上开设长孔;所述下承压钢结构的螺栓穿过长孔,并能沿长孔上下调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恢复和优化空心板梁间铰缝传力性能本技术与传统的混凝土铰缝相比,通过增加板间钢结构,有效的提高了空心板梁间剪力传递性能。2、提高空心板梁的抗剪性能本技术在空心板梁间增加了不小于8mm厚度的钢板,并通过胶结材料的连接,明显的提高了空心板梁的抗剪性能。3、修复了空心板梁的侧面裂缝本技术通过压力注浆,可以使胶结材料进入到传统修复方法中无法修复的空心板梁侧面裂缝,可有效的提高空心板梁的耐久性。4、减少维修范围,施工期间对交通影响小本技术与传统的更换梁板维修方法相比,可以做到只修复破损梁板,哪块梁板损坏修复哪块梁板,哪个铰缝损坏修复哪个铰缝,具有病害针对性;同时,不会造成由于新老梁板的高度差异而引起的整孔、整联、整桥,甚至造成维修范围扩大到下部结构的维修或更换;进而控制施工作业面在最小的范围内,有效的减小了施工期对周边交通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空心板梁桥梁板的横向加固结构安装于空心板梁后的断面图。图2是本技术的空心板梁桥梁板的横向加固结构安装于空心板梁后的立面图。图3是本技术的空心板梁桥梁板的横向加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图4的侧视图。图6是图2中的梁间钢板为标准梁间段时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7是图2中的梁间钢板为梁端变化段时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8是图2中的梁间钢板为标准梁间段时第二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9是图2中的梁间钢板为梁端变化段时第二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10是空心板梁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说明书附图1至附图10所示,其为本技术的一种空心板梁桥梁板的横向加固结构,该连接结构安装于相邻的空心板梁10上;相邻的空心板梁10之间具有铰缝11。该连接结构能用于各种铰接形式的既有空心板梁桥梁的加固,也能用于新建空心板梁桥梁板间铰接结构。本技术的空心板梁桥梁板的横向加固结构由梁间钢板1、上承压钢结构2、下承压钢结构3以及胶结材料4等几部分组成,其中,所述梁间钢板1、上承压钢结构2和下承压钢结构3为主受力结构,胶结材料4为传力结构。所述梁间钢板1由标准梁间段(图5所示)和梁端变化段(图6所示)两种形式。所述梁间钢板1长度应根据施工吊装能力和施工方便确定。梁间钢板1高度根据空心板10的高度确定;梁间钢板1厚度根据既有空心板梁铰缝宽度确定,且梁间钢板1最小厚度应不小于8mm。进一步的,所述梁间钢板1插入铰缝11中,其上设置有过浆圆孔5,如说明书附图6和7所示,其为过浆圆孔5的第一实施方式,该过浆圆孔5直径不小于10mm,间距不大于50cm,使梁间钢板1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心板梁桥梁板的横向加固结构,其安装于相邻的空心板梁上;相邻的空心板梁之间具有铰缝;其特征在于:包括梁间钢板、上承压钢结构、下承压钢结构以及胶结材料;所述上承压钢结构焊接于梁间钢板的顶端,其设置在铰缝的上缘;所述梁间钢板插入铰缝中;所述下承压钢结构采用螺栓连接在梁间钢板的下端,其抵接于空心板梁的底部;所述下承压钢结构具体为梯形型钢,其两侧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螺栓穿过通孔,并收容于梯形型钢内;所述胶结材料填充于铰缝内,其粘接空心板梁和梁间钢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心板梁桥梁板的横向加固结构,其安装于相邻的空心板梁上;相邻的空心板梁之间具有铰缝;其特征在于:包括梁间钢板、上承压钢结构、下承压钢结构以及胶结材料;所述上承压钢结构焊接于梁间钢板的顶端,其设置在铰缝的上缘;所述梁间钢板插入铰缝中;所述下承压钢结构采用螺栓连接在梁间钢板的下端,其抵接于空心板梁的底部;所述下承压钢结构具体为梯形型钢,其两侧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螺栓穿过通孔,并收容于梯形型钢内;所述胶结材料填充于铰缝内,其粘接空心板梁和梁间钢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板梁桥梁板的横向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梁间钢板上设置有过浆圆孔,过浆圆孔直径不小于10mm,间距不大于50cm,使梁间钢板两侧的胶结材料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板梁桥梁板的横向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梁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林海曹宗勇顾洋勇邢渊王立超王斌张康张佳科
申请(专利权)人:华汇工程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