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弹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42820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弹机,包括安装于加弹机三罗拉和油轮之间的探丝器、安装在加弹机原丝架上的切丝器以及与探丝器和切丝器相连的切丝器驱动单元,在加弹机每个绽位和熔断器FU之间有一个二极管D7,二极管D7的正极与熔断器FU相连,二极管D7的负极连接整机切丝信号进入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改变切丝线路原有布局,改进后杜绝了某锭位切丝器故障引起的整机切丝问题,又确保了切丝电路的可靠,大大改善了加弹机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弹机
本技术属于纺织制造
,涉及一种加弹机。
技术介绍
加弹机是一种可将涤纶(POY)、丙纶等无捻丝通过假捻变形工艺加工成具有中弹、低弹性能的弹力丝的一种纺织机械。在利用加弹机对产品进行加工的过程中,由于产品长丝质量问题等原因,总是不可避免的出现断丝,此时为了防止断丝位置的丝条被卷绕到罗拉上,市场上出现了探丝器和配合其使用的切丝器,在正常生产中当检测到断丝后,通过切丝器驱动单元驱动切丝器切断进丝。图1为现有的一种切丝器切丝电路的示意图,现场发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如果D5元件和D6元件损坏,则切丝器不能正常工作,经常因切丝器不动作发生缠丝,不能被及时发现而引起机台停车,严重影响生产稳定;另一种是生产过程中某绽位切丝器工作,D5元件损坏,电源反向传入其它切丝器触发其它切丝器误动作,给车间的人力和物力造成很大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新型电路结构的加弹机,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加弹机,包括通过螺栓安装于加弹机三罗拉和油轮之间的探丝器、安装在加弹机原丝架上的切丝器以及与探丝器和切丝器相连的切丝器驱动单元,在加弹机每个绽位和熔断器FU之间有一个二极管D7,二极管D7的正极与熔断器FU相连,二极管D7的负极连接整机切丝信号进入端;加弹机每个绽位的切丝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容C、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6、三极管Q1和电磁阀Y;<br>整机切丝信号进入端还与二极管D5的正极相连,二极管D5的负极同时连接电阻R4的一端和二极管D6的负极,二极管D6的正极连接单个切丝信号端,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3的一端、二极管D3的正极、二极管D4的负极以及三极管Q1的基极相连;电源正极、电阻R1、电阻R2和二极管D1的正极依次进行串联,二极管D1的负极分别与电磁阀Y的一端、二极管D2的负极、电容器C的一端以及二极管D3的负极相连;二极管D2的正极分别与电磁阀Y的另一端和三极管Q1的集电极相连,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电源负极还分别与电容器C的另一端、二极管D4的正极以及电阻R3的另一端相连;PU保护供电端为整个切丝电路供电,PU保护供电端与熔断器FU之间有继电器K。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如上所述的加弹机,每台加弹机包含有20个区,每个区有12个锭位。如上所述的加弹机,所述切丝驱动单元为定长控制线路板EL305,探丝器和切丝器的接线连接到EL305板。本技术增加一个二极管接入到各切丝器绽位与熔断器FU之间,切丝信号从单个切丝信号端经过D6给Q1基极供电,Q1达到饱和状态,起开关作用,集电极与发射极导通(三极管中,从三个区引出相应的电极,分别为基极b,发射极e和集电极c),电磁阀Y得电而使切丝器动作。因D5是快速开关二极管,使用频繁及元件的老化,增加一个二极管D7接入到各切丝器绽位与熔断器FU之间,D7在D5损坏后而阻止整机切丝信号进入端电源反向传入其它切丝器触发其它切丝器误动作,从而保护确保了切丝电路的可靠,大大改善了加弹机的稳定性。本技术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特性,将二极管的正极接到熔断器FU,负极接到整机切丝信号进入端,电流从PU保护供电端过来二极管就会导通,这种连接方式称为正向偏置。反之,电流从整机切丝信号进入端过来,此时二极管中几乎没有电流流过,此时二极管处于截止状态,称为反向偏置。本技术中的二极管D7可选用IN4001~IN4007。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改变切丝线路原有布局,改进后杜绝了某锭位切丝器故障引起的整机切丝问题,又确保了切丝电路的可靠,大大改善了加弹机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切丝电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切丝电路结构示意图;其中,1-电源正极(Vcc),2-单个切丝信号端,3-PU保护供电端,4-整机切丝信号进入端,5-电源负极(Pe),Vin表示信号输入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一种加弹机,包括安装于加弹机三罗拉和油轮之间的探丝器、安装在加弹机原丝架上的切丝器以及与探丝器和切丝器相连的切丝器驱动单元,切丝驱动单元为定长控制线路板EL305,探丝器和切丝器的接线连接到EL305板,每台加弹机包含有20个区,每个区有12个锭位,在加弹机每个绽位和熔断器FU之间有一个二极管D7,二极管D7的正极与熔断器FU相连,二极管D7的负极连接整机切丝信号进入端;PU保护供电端为整个切丝电路供电,PU保护供电端与熔断器FU之间有继电器K;如图2所示,加弹机每个绽位的切丝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容C、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6、三极管Q1和电磁阀Y;整机切丝信号进入端4还与二极管D5的正极相连,二极管D5的负极同时连接电阻R4的一端和二极管D6的负极,二极管D6的正极连接单个切丝信号端2,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3的一端、二极管D3的正极、二极管D4的负极以及三极管Q1的基极相连;电源正极、电阻R1、电阻R2和二极管D1的正极依次进行串联,二极管D1的负极分别与电磁阀Y的一端、二极管D2的负极、电容器C的一端以及二极管D3的负极相连;二极管D2的正极分别与电磁阀Y的另一端和三极管Q1的集电极相连,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电源负极5相连,电源负极5还分别与电容器C的另一端、二极管D4的正极以及电阻R3的另一端相连;平时电源正极1与电源负极5供电,电容充电,切丝信号从单个切丝信号端2经过D6能给Q1基极供电,Q1达到饱和状态,起开关作用,集电极与发射极导通,电磁阀Y得电而使切丝器动作。因D5是快速开关二极管,由于使用频繁及元件的老化,增加一个二极管D7接入到各切丝器的整机切丝信号进入端与熔断器FU之间,D7在D5损坏后而阻止整机切丝信号进入端4电源反向传入其它切丝器触发其它切丝器误动作;平时正常生产中继电器K只有在停车时才会吸合,这时PU保护供电端3给整机切丝信号进入端4供电,从而进行整机的切丝器动作。因为二极管D7在不停车时不会有电流经过所以元件绝对耐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弹机,包括安装于加弹机三罗拉和油轮之间的探丝器、安装在加弹机原丝架上的切丝器以及与探丝器和切丝器相连的切丝器驱动单元,其特征是:在加弹机每个绽位和熔断器FU之间有一个二极管D7,二极管D7的正极与熔断器FU相连,二极管D7的负极连接整机切丝信号进入端;/n加弹机每个绽位的切丝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容C、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6、三极管Q1和电磁阀Y;/n整机切丝信号进入端还与二极管D5的正极相连,二极管D5的负极同时连接电阻R4的一端和二极管D6的负极,二极管D6的正极连接单个切丝信号端,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3的一端、二极管D3的正极、二极管D4的负极以及三极管Q1的基极相连;电源正极、电阻R1、电阻R2和二极管D1的正极依次进行串联,二极管D1的负极分别与电磁阀Y的一端、二极管D2的负极、电容器C的一端以及二极管D3的负极相连;二极管D2的正极分别与电磁阀Y的另一端和三极管Q1的集电极相连,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电源负极还分别与电容器C的另一端、二极管D4的正极以及电阻R3的另一端相连;/nPU保护供电端为整个切丝电路供电,PU保护供电端与熔断器FU之间有继电器K。/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弹机,包括安装于加弹机三罗拉和油轮之间的探丝器、安装在加弹机原丝架上的切丝器以及与探丝器和切丝器相连的切丝器驱动单元,其特征是:在加弹机每个绽位和熔断器FU之间有一个二极管D7,二极管D7的正极与熔断器FU相连,二极管D7的负极连接整机切丝信号进入端;
加弹机每个绽位的切丝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容C、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6、三极管Q1和电磁阀Y;
整机切丝信号进入端还与二极管D5的正极相连,二极管D5的负极同时连接电阻R4的一端和二极管D6的负极,二极管D6的正极连接单个切丝信号端,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3的一端、二极管D3的正极、二极管D4的负极以及三极管Q1的基极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冲宇沈国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