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提高晶体利用率的保温结构
本技术涉及提拉式晶体生长设备
,具体为一种用于提高晶体利用率的保温结构。
技术介绍
晶体是由大量微观物质单位(原子、离子、分子等)按一定规则有序排列的结构,因此可以从结构单位的大小来研究判断排列规则和晶体形态。提拉炉所用的保温材料为高纯氧化铝制备,在保温材料高温制作及后期高温处理中,保温材料中的微量杂质还是没办法完全处理干净,在晶体的高温提拉过程中,有害杂质在后热室挥发后,后热室内杂质浓度逐渐加大,如果杂质分凝系数极小,杂质将富集在晶体的生长界面附近,浓度达到过饱和状态,杂质将在界面成核,并成长,将以包裹物的形式进入晶体,这些包裹物都是光散射或光吸收的中心;严重影响晶体的可利用率。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提高晶体利用率的保温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提高晶体利用率的保温结构,具备减少保温组件自身所有的杂质在后热室中的浓度,提高晶体的可利用率,保温效果好的优点,从而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提高晶体利用率的保温结构,包括外壳(1)和保温组件(2),保温组件(2)设置在外壳(1)的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包括支撑座(11)、后热室(12)、出气口(13)、晶体本体(14)和上保温盖(15),支撑座(11)固定安装在外壳(1)的下端,后热室(12)设置在外壳(1)的内部,出气口(13)设置在外壳(1)的下端,晶体本体(14)设置在后热室(12)的内部,上保温盖(15)设置在外壳(1)的上端;/n所述保温组件(2)包括外保温罩(21)、内保温罩(22)和钻孔(23),外保温罩(21)设置在外壳(1)的内部,内保温罩(22)设置在外保温罩(21)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提高晶体利用率的保温结构,包括外壳(1)和保温组件(2),保温组件(2)设置在外壳(1)的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包括支撑座(11)、后热室(12)、出气口(13)、晶体本体(14)和上保温盖(15),支撑座(11)固定安装在外壳(1)的下端,后热室(12)设置在外壳(1)的内部,出气口(13)设置在外壳(1)的下端,晶体本体(14)设置在后热室(12)的内部,上保温盖(15)设置在外壳(1)的上端;
所述保温组件(2)包括外保温罩(21)、内保温罩(22)和钻孔(23),外保温罩(21)设置在外壳(1)的内部,内保温罩(22)设置在外保温罩(21)的内侧,钻孔(23)设置在内保温罩(22)的外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提高晶体利用率的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热室(12)的内部设置有底板(121),晶体本体(14)设置在底板(121)的上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提高晶体利用率的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保温盖(15)包括连接杆(151)、密封圈(15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基平,王魁光,陈志辉,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科彤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