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镀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94265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镀银系统,包括镀银箱,所述镀银箱的内腔设有第一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的上侧中部设有第一滚轴,所述第一滚轴的表面等间距设有环形凸块,所述第一安装架的上方设有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二安装架的下侧中部设有第二滚轴,所述第二滚轴的表面等间距开设有第一环形定位槽,所述镀银箱的顶端前后两侧内壁均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固定有气动推杆,所述气动推杆的伸缩端与所述第二安装架的上侧壁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环形凸块嵌套在第一环形定位槽内与无氧铜线接触对无氧铜线进行挤压,使银溶液紧密的附着在无氧铜线的表面,提高了无氧铜线的镀银质量,使得镀层厚薄均匀,提高了镀银铜线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镀银系统
本技术涉及镀银铜线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镀银系统。
技术介绍
镀银铜线在某些场合称之为镀银铜丝或镀银丝,是在无氧铜线或低氧铜线上镀银后,经过拉丝机拉细而成的细线。镀银铜线分为镀银软圆铜线和镀银硬圆铜线。镀银软圆铜线是经过退火,改变其物理特性,以达到变软的目的。好的镀银铜线镀层连续牢固地附在导体表面,经试样后样品表面不变黑。镀银的镀层表面应该光滑连续、没有银粒、毛刺、机械损伤等有害缺陷。目前,现有的无氧铜线镀银装置在对无氧铜线进行镀银时,不能够对无氧铜线的表面进行挤压,使得银溶液不能够有效的附着在无氧铜线的表面,造成无氧铜线表面镀银不均匀,降低了成品质量。因此,提供一种镀银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镀银系统,在对无氧铜线进行镀银时,能够对无氧铜线的表面进行挤压,使得银溶液能够有效的附着在无氧铜线的表面,使得无氧铜线表面镀银均匀,提高成品质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镀银系统,包括镀银箱,所述镀银箱的内腔设有第一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的上侧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镀银系统,包括镀银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镀银箱(1)的内腔设有第一安装架(2),所述第一安装架(2)的上侧中部设有第一滚轴(3),所述第一滚轴(3)的左右两端通过转轴与所述第一安装架(2)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滚轴(3)的表面等间距设有环形凸块(4),所述第一安装架(2)的底部与所述镀银箱(1)的底部内壁之间设有缓冲弹簧(5),所述第一安装架(2)的上方设有第二安装架(6),所述第二安装架(6)的下侧中部设有第二滚轴(7),所述第二滚轴(7)的两端通过转轴与所述第二安装架(6)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滚轴(7)的表面等间距开设有第一环形定位槽(8),所述镀银箱(1)的顶端前后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镀银系统,包括镀银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镀银箱(1)的内腔设有第一安装架(2),所述第一安装架(2)的上侧中部设有第一滚轴(3),所述第一滚轴(3)的左右两端通过转轴与所述第一安装架(2)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滚轴(3)的表面等间距设有环形凸块(4),所述第一安装架(2)的底部与所述镀银箱(1)的底部内壁之间设有缓冲弹簧(5),所述第一安装架(2)的上方设有第二安装架(6),所述第二安装架(6)的下侧中部设有第二滚轴(7),所述第二滚轴(7)的两端通过转轴与所述第二安装架(6)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滚轴(7)的表面等间距开设有第一环形定位槽(8),所述镀银箱(1)的顶端前后两侧内壁均固定有安装板(9),所述安装板(9)的底部固定有气动推杆(10),所述气动推杆(10)的伸缩端与所述第二安装架(6)的上侧壁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镀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镀银箱(1)上安装有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定位板(11)、支撑板(12)和定位滚轴(13),所述定位板(11)与所述镀银箱(1)的顶端左侧边缘固定,所述定位板(11)的表面等间距开设有定位孔(14),所述定位孔(14)的数量与所述第一环形定位槽(8)的数量相同,所述支撑板(12)的数量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板(12)分别固定在所述镀银箱(1)的顶端右侧边缘,所述定位滚轴(13)处于两个所述支撑板(12)之间,所述定位滚轴(13)的两端分别通过转轴与两个所述支撑板(12)活动连接,所述定位滚轴(13)的表面等间距开设有第二环形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崇辉表面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