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热法制备电石联产一氧化碳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41729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50
本申请提供一种氧热法制备电石联产一氧化碳的装置。装置包括反应炉本体、电石原料输送模块、燃料输送模块、供气模块、混合模块、一氧化碳收集模块及电石收集模块;反应炉本体自上而下包括相互连通的预热区、反应区及补热保温区;电石原料输送模块与预热区相连接;混合模块与燃料输送模块、供气模块及反应区相连接;一氧化碳收集模块与预热区相连接;电石收集模块与补热保温区相连接。本申请将电石原料自反应炉上部而燃料及氧气由反应炉中部输送至反应炉内,在炉内形成高温,下行物料经过高温区迅速被加热以熔融状态沉降至熔池,形成电石,而通过下部的补热保温区可保证电石的生成温度,确保电石的品质,且在制备电石的同时联产一氧化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氧热法制备电石联产一氧化碳的装置
本技术属于化工生产
,涉及一种生产电石的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氧热法制备电石联产一氧化碳的装置
技术介绍
碳化钙俗称电石(CaC2),被誉为有机合成之母,目前主要用于生产氯乙烯基、醋酸乙烯基和丙烯酸基等系列产品,例如我国70%左右的聚氯乙稀(PVC)生产源于电石乙炔。近年来,石油价格的高涨刺激了电石工业的发展,我国电石产量由2002年的425万吨增加到2016年的2588万吨。传统的电石生产采用固定床.电弧法,利用电弧产生的高温将固定床(也称移动床或电炉)中的块状氧化钙和块状焦炭加热至2000℃以上,停留一定时间而生成熔融态电石。生产过程中氧化钙和焦炭的混合物由电炉上端加入,二者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CO)通过块状物料缝隙从炉体上部排出,熔融的产物由炉底排出,经冷却、破碎后得到成品电石。电弧法采用高品位的电能加热,能耗很高。据报道我国生产1吨电石的平均电耗高达3250kW.h。这其中,60%左右用于原料加热和反应,40%左右被高温电石炉气(包括CO)放空带走。除此以外,电炉结构复杂、难以放大、电极消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氧热法制备电石联产一氧化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反应炉本体、电石原料输送模块、燃料输送模块、供气模块、混合模块、一氧化碳收集模块及电石收集模块;所述反应炉本体自上而下包括相互连通的预热区、反应区及补热保温区;所述电石原料输送模块与所述预热区相连接;所述混合模块与所述燃料输送模块、供气模块及反应区相连接,用于将所述燃料输送模块输送的燃料和所述供气模块供应的气体混合后输送至所述反应区;所述一氧化碳收集模块与所述预热区相连接;所述电石收集模块与所述补热保温区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氧热法制备电石联产一氧化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反应炉本体、电石原料输送模块、燃料输送模块、供气模块、混合模块、一氧化碳收集模块及电石收集模块;所述反应炉本体自上而下包括相互连通的预热区、反应区及补热保温区;所述电石原料输送模块与所述预热区相连接;所述混合模块与所述燃料输送模块、供气模块及反应区相连接,用于将所述燃料输送模块输送的燃料和所述供气模块供应的气体混合后输送至所述反应区;所述一氧化碳收集模块与所述预热区相连接;所述电石收集模块与所述补热保温区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石原料输送模块包括第一制粉单元、第一造粒单元及第一输送单元,所述第一造粒单元与所述第一制粉单元及第一输送单元相连接,所述第一输送单元与所述预热区相连接,电石原料依次经所述第一制粉单元、第一造粒单元及第一输送单元输送至所述预热区,所述电石原料包括含碳颗粒、含钙化合物、助熔剂和催化剂。


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胜美王韦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