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石质量控制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52546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3: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石质量控制的方法,首先,计算混合物料中CaO和C的理论含量以及饱和系数:设混合物料中白灰的CaO含量为a,炭材的C含量为b,CaO的理论含量为A,C的理论含量为B,用率值法对物料比进行控制,设K为饱和系数,确定K值;其次,确定实际混合物料中CaO含量检测数值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石质量控制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石质量控制的方法。
技术介绍
电石的主要成分是CaC2,是有机合成工业的重要原料,在化学工业中具有重要作用。电石的熔炼过程是一个高温物理化学变化过程,将炭材(C)和石灰(CaO)按一定比例投入炉内,在高温下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碳化钙。电石冶炼通过三相电极向炉内导入电流,产生电弧电阻热,使原料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化学还原反应生成电石。电石作为的主要化工原料已经成为我国各地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尤其是西北地区电石行业近些年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电石产业也不断壮大。生产电石的方法主要有电热法和氧热法,目前工业上生产电石的方法主要是电热法。电热法生产电石的主要设备是矿热电弧炉,大量消耗电热,被称为“电老虎”,电石行业普遍存在高能耗、低效率、操作水平低的问题,随着国家对电石行业能耗的控制,电石生产的节能改造势在必行。配料是电石生产的重要工序,配料控制的优劣从本质上决定了电石产品的质量,对于冶炼的稳定、冶炼的能耗有着重要的影响。电石是由白灰(CaO)和炭材(C)两种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入炉,经电弧热和电阻热高温熔融反应生成的。目前行业普遍做法,是通过出炉电石发气量大小来调整炉料比例,物料从入炉到出炉约需要4个小时时间,加之原料成分的波动,这时按照电石炉出炉后的电石发气量来调整配比,准确率会很低,甚至会适得其反。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电石质量的控制方法予以改进,以解决目前电石加工过程中炉料配比准确率低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电石加工过程中炉料配比准确率低、电石质量控制滞后、发气量不稳定的问题,提供一种电石质量控制的方法。实现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石质量控制的方法,首先,计算白灰与炭材混合物料中CaO和C的理论含量以及饱和系数:设混合物料中白灰的CaO含量为a,炭材的固定碳C含量为b,混合物料中CaO的理论含量为A,固定碳C的理论含量为B,用率值法对物料比进行控制,设K为饱和系数,根据反应方程式:CaO+3C=CaC2+CO则有K=1.56C含量/CaO含量,即K=1.56B/A;其次,确定实际混合物料中CaO含量检测数值AⅠ和饱和系数KⅠ,其具体取样、分析步骤如下:1)取料,取分别经过计量的白灰和炭材的混合物料;2)将取到的样品进行粉碎制样,并混合均匀待用;3)按照国标关于CaO和C的对应检测方法,按组测定混合料试样中的CaO和C化学成分含量,记CaO检测值为AⅠ,C检测值为BⅠ,并计算KⅠ值,KⅠ=1.56BⅠ/AⅠ,然后统计当日AⅠ或KⅠ合格率;4)设定AⅡ或KⅡ为控制指标值,要求AⅡ=A±1%或KⅡ=K±0.02,当AⅠ在AⅡ范围之内或KⅠ在KⅡ范围之内的则合格。更进一步地,所述白灰为100份,炭材为c份,则所述CaC2的配比为c,则所述白灰和炭材的混合物料中,白灰的占比为100/(100+c),炭材的占比为c/(100+c)。更进一步地,所述混合物料中,白灰的CaO含量a,炭材的固定碳C含量b,则混合物料中CaO的理论含量以及固定碳C的理论含量分别为:A=100a/(100+c),B=b*c/(100+c)。更进一步地,所述饱和系数K表示CaO与C反应生成CaC2的程度,则:K=1.56*[b*c/(100+c)]/[100a/(100+c)]。更进一步地,对所述电石配比的调整,根据检测出AⅠ或KⅠ的合格情况及时调整电石的配比,并根据出电炉的电石发气量,来修正AⅡ或KⅡ控制指标值,最终实现对配比的控制。更进一步地,在混合皮带上取混合样,或在配料站计量称下方的输送皮带下料溜子处开一取样口,取4kg~6kg。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型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石质量控制的方法,通过将电石质量配比在电石入炉前进行调整和计算,并对其质量配比方法进行改进,可以快速判断出进入电石炉混合物料的质量配比,指导电石的生产,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确保电石的质量高,以及稳定性好,保证电石的发气量在295L/kg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各实施方式对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创造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具体含义。一种电石质量控制的方法,首先,计算白灰和炭材混合物料中CaO和C的理论含量以及饱和系数:设混合物料中白灰的CaO含量为a(即白灰中CaO含量为a),炭材的固定碳C含量为b(即炭材中C含量为b),则白灰和炭材的混合物料中CaO的理论含量为A,白灰和炭材的混合物料中固定碳C的理论含量为B,用率值法对物料比进行控制,设K为饱和系数,根据反应方程式:CaO+3C=CaC2+CO则有K=1.56C含量/CaO含量,即K=1.56B/A;其中1.56为常数,为理论上每1份的固定碳C生成CaC2所需CaO的份数为1.56,即CaO分子量/(3×C分子量)=56/(3×12)=1.56。其次,确定实际混合物料中CaO含量检测数值AⅠ和饱和系数KⅠ,其具体取样、分析步骤如下:1)取料,取分别经过计量的白灰和炭材的混合物料样品;2)将取到的样品进行粉碎至粒度小于3mm,并混合均匀待用;3)按照国标关于CaO和C的对应检测方法,按组测定混合料试样中的CaO和C化学成分含量,记CaO检测值为AⅠ,C检测值为BⅠ,并计算KⅠ值,KⅠ=1.56BⅠ/AⅠ,然后统计当日AⅠ或KⅠ合格率;4)设定AⅡ或KⅡ为控制指标值,要求AⅡ=A±1%或KⅡ=K±0.02,当AⅠ在AⅡ范围之内或KⅠ在KⅡ范围之内的则合格。本方案中,首先用率值法对混合物料中CaO和固定碳C的理论含量以及饱和系数进行测量和计算;然后确定实际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石质量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计算白灰与炭材混合物料中CaO和C的理论含量以及饱和系数:/n设混合物料中白灰的CaO含量为a,炭材的固定碳C含量为b,混合物料中CaO的理论含量为A,固定碳C的理论含量为B,用率值法对物料比进行控制,设K为饱和系数,根据反应方程式:/nCaO+3C=CaC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石质量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计算白灰与炭材混合物料中CaO和C的理论含量以及饱和系数:
设混合物料中白灰的CaO含量为a,炭材的固定碳C含量为b,混合物料中CaO的理论含量为A,固定碳C的理论含量为B,用率值法对物料比进行控制,设K为饱和系数,根据反应方程式:
CaO+3C=CaC2+CO
则有K=1.56C含量/CaO含量,即K=1.56B/A;
其次,确定实际混合物料中CaO含量检测数值AⅠ和饱和系数KⅠ,其具体取样、分析步骤如下:
1)取料,取分别经过计量的白灰和炭材的混合物料;
2)将取到的样品进行粉碎制样,并混合均匀待用;
3)按照国标关于CaO和C的对应检测方法,按组测定混合料试样中的CaO和C化学成分含量,记CaO检测值为AⅠ,C检测值为BⅠ,并计算KⅠ值,KⅠ=1.56BⅠ/AⅠ,然后统计当日AⅠ或KⅠ合格率;
4)设定AⅡ或KⅡ为控制指标值,要求AⅡ=A±1%或KⅡ=K±0.02,当AⅠ在AⅡ范围之内或KⅠ在KⅡ范围之内的则合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石质量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白灰为100份,炭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世强曾宪军张友平董恒恒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北元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