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制药业的分液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4167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制药业的分液罩,包括箱体和阀门,所述箱体的底部均匀设置有分液容器,且分液容器的上端两侧外壁设置有把手,所述箱体的下端两侧设置有加热管,且箱体的顶端均匀设置有分液漏斗,所述分液漏斗的下侧末端贴合有橡胶垫圈,且分液漏斗的顶端设置有分液管,所述分液管的顶端设置有阀门,且阀门的中部设置有阀板,所述阀门的中部一侧外壁设置有阀杆,且阀杆的一侧末端设置有手轮。该制药业的分液罩设置有阀门,阀门与分液管相互贯通,药液通过阀门时,旋转手轮作用于阀杆,阀杆带动阀板进行水平移动,以此来调节药液经过阀门时的流量,当分液容器内药液存储达到极限时,可关闭阀门,使药液短暂存储于缓冲球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制药业的分液罩
本技术涉及制药业的分液罩
,具体为一种应用于制药业的分液罩。
技术介绍
现今制药行业使用的分液罩在制药行业中用于液体的转移与分装,主要用于向玻璃容器内转移液体,现有的分液罩多只能一对一的进行分液,且对分液的计量不能确切的测量,一些容器的进口处较窄而瓶身则较宽,较多都是圆柱体状的分液罩,在遇到一些瓶身较宽的容器时无法操作,虽然其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在制药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易变形,难以观察管内液体的实时状况,在转移药液时会造成一定的浪费,而且现有的分液罩的分液管大都是从上到下等距离排列在分液罩的两侧,药液通过分液罩顶部的入液管进入到分液罩内,由于一般的分液罩内没有良好的缓冲结构,药液会直接竖直流到分液罩的底部,造成大多数药液会直接从分液罩底部两侧的分流管排出,从而导致分液罩分液不均匀。市场上的制药业的分液罩在使用中,经常出现不能多次分液,分液容量不准确,分液罩清洗不方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应用于制药业的分液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制药业的分液罩,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制药业的分液罩,包括箱体(1)和阀门(1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底部均匀设置有分液容器(2),且分液容器(2)的上端两侧外壁设置有把手(3),所述箱体(1)的下端两侧设置有加热管(4),且箱体(1)的顶端均匀设置有分液漏斗(5),所述分液漏斗(5)的下侧末端贴合有橡胶垫圈(6),且分液漏斗(5)的顶端设置有分液管(7),所述分液管(7)的顶端设置有阀门(11),且阀门(11)的中部设置有阀板(10),所述阀门(11)的中部一侧外壁设置有阀杆(9),且阀杆(9)的一侧末端设置有手轮(8),所述阀杆(9)的顶端设置有缓冲球(14),且缓冲球(14)的顶端设置有进料口(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制药业的分液罩,包括箱体(1)和阀门(1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底部均匀设置有分液容器(2),且分液容器(2)的上端两侧外壁设置有把手(3),所述箱体(1)的下端两侧设置有加热管(4),且箱体(1)的顶端均匀设置有分液漏斗(5),所述分液漏斗(5)的下侧末端贴合有橡胶垫圈(6),且分液漏斗(5)的顶端设置有分液管(7),所述分液管(7)的顶端设置有阀门(11),且阀门(11)的中部设置有阀板(10),所述阀门(11)的中部一侧外壁设置有阀杆(9),且阀杆(9)的一侧末端设置有手轮(8),所述阀杆(9)的顶端设置有缓冲球(14),且缓冲球(14)的顶端设置有进料口(12),所述进料口(12)的顶端一侧设置有水管(13),且水管(13)的一侧设置有喷水头(18),所述分液容器(2)的底端和中部外壁贴合有保温套(15),且分液容器(2)的顶端设置有瓶塞(16),所述分液容器(2)的一侧内壁设置有刻度(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制药业的分液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静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南大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