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恒压滴液漏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6481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玻璃恒压滴液漏斗,包括漏斗本体和恒压管,漏斗本体的中下部设置有旋转活塞,旋转活塞将漏斗本体分隔成漏斗上部与漏斗下部,恒压管连通漏斗上部与漏斗下部,漏斗上部的顶端开设有补液口,所述漏斗本体内还设置有液封管,所述液封管的上端与所述恒压管的上端口相连通,所述液封管的下端为自由端,漏斗上部由上至下包括筒形部与锥状部,液封管的下端伸入锥状部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恒压滴液漏斗通过设置液封管,有效防止了反应釜中的溶剂蒸汽在补液过程中从补液口大量溢出,同时有效防止了滴液管出现堵塞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璃恒压滴液漏斗
本技术涉及化工实验仪器
,具体涉及一种玻璃恒压滴液漏斗。
技术介绍
恒压滴液漏斗是化工实验过程中经常用到的一种实现滴加液体反应物或反应物溶液的玻璃设备。通过滴液漏斗可逐步将液体物料滴加到反应釜中,满足化学反应的需要。常见的滴液漏斗,参见图1所示,漏斗内的料液滴加至反应釜中,在加热条件下与反应釜中的溶液进行反应,当漏斗本体1内的料液滴加完后,关闭旋转活塞3进行补液,因上述反应是在高温条件下进行的,当漏斗内料液滴加完后,溶剂蒸汽会加热恒压漏斗底部的滴液管4,此时在高温下残留在滴液管4内的料液因含有引发剂会进行聚合反应,产生胶状物粘附在滴液管4内壁上,当补液完成后,打开旋转活塞3进行料液滴加时,因新补充的料液温度相对滴液管4的温度较低,导致粘附在滴液管4出口处的胶状物固化堵塞滴液管4,同时在补液过程中,大量的溶剂蒸汽经恒压管2从补液口5溢流出去,损耗较大。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解决的事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玻璃恒压滴液漏斗。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玻璃恒压滴液漏斗,包括漏斗本体和恒压管,漏斗本体的中下部设置有旋转活塞,旋转活塞将漏斗本体分隔成漏斗上部与漏斗下部,恒压管连通漏斗上部与漏斗下部,漏斗上部的顶端开设有补液口,所述漏斗本体内还设置有液封管,所述液封管的上端与所述恒压管的上端口相连通,所述液封管的下端为自由端,漏斗上部由上至下包括筒形部与锥状部,液封管的下端伸入锥状部内。优选地,所述液封管的轴心线距离漏斗本体上靠近恒压管侧的内侧壁的间距为1-3cm。优选地,所述液封管的下端端口为椭圆形斜切口,所述斜切口朝向恒压管侧设置。优选地,所述液封管的下端距离锥状部的上端面1.8-2.5cm。优选地,所述漏斗下部设置有磨接口,磨接口内设置有滴液管,滴液管与漏斗上部内腔相通。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的玻璃恒压滴液漏斗,其通过在漏斗本体内设置与恒压管相连通的液封管,当漏斗本体内的料液滴加完毕后,反应釜中的溶剂蒸汽从恒压管、液封管回流至滴液管的底端,将残留在滴液管内壁上的料液冲洗到反应釜中,确保残留的料液不会与溶剂蒸汽发生聚合反应造成后续发生滴液管堵塞的情况;同时在补液时,当料液超过液封管的下端面时,液封管内的溶剂蒸汽不再溢出,大大减少了溶剂的损耗。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恒压滴液漏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玻璃恒压滴液漏斗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漏斗本体;2、恒压管;3、旋转活塞;4、滴液管;5、补液口;6、磨接口;7、液封管;8、筒形部;9、锥状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一种玻璃恒压滴液漏斗,包括漏斗本体1和恒压管2,该漏斗本体1的中下部设置有旋转活塞3,旋转活塞3将漏斗本体1分隔成漏斗上部与漏斗下部,恒压管2连通漏斗上部与漏斗下部,漏斗上部的顶端开设有补液口5。这里,漏斗本体1内还设置有液封管7,液封管7的上端与恒压管2的上端口相连通,液封管7的下端为自由端,漏斗上部由上至下包括筒形部8与锥状部9,液封管7的下端伸入锥状部9内,在筒形部8处设置有刻度,参见图2所示。漏斗下部设置有磨接口6,磨接口6内设置有滴液管4,滴液管4与漏斗上部内腔相通,参见图2所示。具体的,漏斗本体1内的料液滴加到反应釜(图中未示出)中与反应釜中的溶剂在高温下进行反应,当漏斗本体1内的料液滴加完毕后,滴液管4的内壁上残留有料液,因上述反应是在高温下进行,反应釜中的溶剂在高温下形成溶剂蒸汽,从磨接口6、恒压管2进入到液封管7内,而后在液封管7中冷凝,经旋转活塞3滴入滴液管4中对滴液管4内壁上的料液冲刷后滴入反应釜中,循环的溶剂蒸汽不停的冲洗滴液管4,把附着在滴液管4内壁上的料液冲洗到反应釜中,使得滴液管4内壁上的残留料液不易在此处发生聚合反应,经多次循环冲洗后,关闭旋转活塞3,打开补液口5进行补液,当料液液面高度高于液封管7的底端所在面时,溶剂蒸汽无法再进入到漏斗本体1中,进而不会有溶剂蒸汽再从补液口5中溢流出去,大大减少了溶剂的损耗。为了减少溶剂蒸汽的溢流,这里,液封管7的下端延伸至锥状部9内且液封管7的下端距离锥状部9的上端面1.8-2.5cm,同时,该液封管7的下端端口设置呈了椭圆形斜切口,且该斜切口朝向恒压管2侧设置,液封管7的轴心线距离漏斗本体1上靠近恒压管2侧的内侧壁的间距为1-3cm。能够在补液初期,给液封管7出口溢流的溶剂蒸汽造成一定的阻力,减缓溶剂蒸汽的溢流速度,从而降低溶剂蒸汽的溢流量。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玻璃恒压滴液漏斗,包括漏斗本体和恒压管,漏斗本体的中下部设置有旋转活塞,旋转活塞将漏斗本体分隔成漏斗上部与漏斗下部,恒压管连通漏斗上部与漏斗下部,漏斗上部的顶端开设有补液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本体内还设置有液封管,所述液封管的上端与所述恒压管的上端口相连通,所述液封管的下端为自由端,漏斗上部由上至下包括筒形部与锥状部,液封管的下端伸入锥状部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恒压滴液漏斗,包括漏斗本体和恒压管,漏斗本体的中下部设置有旋转活塞,旋转活塞将漏斗本体分隔成漏斗上部与漏斗下部,恒压管连通漏斗上部与漏斗下部,漏斗上部的顶端开设有补液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本体内还设置有液封管,所述液封管的上端与所述恒压管的上端口相连通,所述液封管的下端为自由端,漏斗上部由上至下包括筒形部与锥状部,液封管的下端伸入锥状部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恒压滴液漏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封管的轴心线距离漏斗本体上靠近恒压管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瑞阳崔庆珑
申请(专利权)人:威士达半导体科技张家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