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动的垃圾收集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4036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流动的垃圾收集箱,包括电动车,垃圾桶,摄像头,身份识别装置和垃圾投放测评装置,所述电动车承载有复数个垃圾桶,所述垃圾桶底部设置有电子秤台,所述电动车未承载垃圾桶的余留位置处设置有所述摄像头和所述身份识别装置,所述垃圾投放测评装置设置于电动车驾驶仓的一侧,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设置,在特定时间工作人员将车辆移至指定的地点让居民投递生活垃圾,当超过定时投放时间后,工作人员再将车辆移走,现场恢复原样,优化的社区环境,实现了整洁、美观、安全、高效、环保,体现了当今环保新时尚,新理念,提高了社区场所的整体形象及美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流动的垃圾收集箱
本技术涉及垃圾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流动的垃圾收集箱。
技术介绍
生活社区的绿化是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城市景观的重要标志,而生活社区中的垃圾处理是保持绿化成果的重要手段,生活社区中的垃圾处理管理效果好,不仅可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还可以提高生活社区中环境的观赏程度。目前生活社区绿化大多数是在固定位置设置垃圾箱进行定点投放,但因季节变化和人为原因,垃圾投放效果差,造成垃圾散落在垃圾箱周围,既影响了社区的环境也降低的人们的生活质量,目前清理方式采用人工清理,对垃圾箱定时进行处理,但这种方式不仅效率低,且带来的劳动强度也较大,为居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流动的垃圾收集箱,解决了部分社区由于场地等原因不适合设置固定定时投放点的问题同时还解决了居民对垃圾分类投放有异味,反感等问题;实现了整洁、美观、安全、高效、环保,体现了当今环保新时尚,新理念,提高了社区场所的整体形象及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而提出的一种流动的垃圾收集箱。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流动的垃圾收集箱,包括电动车,垃圾桶,摄像头,身份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收集箱还包括垃圾投放测评装置,所述电动车承载有复数个垃圾桶,所述垃圾桶底部设置有电子秤台,所述电动车未承载垃圾桶的余留位置处设置有所述摄像头和所述身份识别装置,所述垃圾投放测评装置设置于电动车驾驶仓的一侧;进一步的,所述电动车为电动三轮车;<br>更进一步的,所述垃圾桶和身份识别装置设置于电动车车斗中,所述车斗中设置有用于安装摄像头和身份识别装置的底座;更进一步的,所述摄像头通过第一安装架安装在车斗中间位置处,所述摄像头通过转动连接件安装于第一安装架上,所述第一安装架高度为1m-3m;更进一步的,所述身份识别装置通过第二安装架设置于摄像头的一侧,所述身份识别装置高度为1m-2m;所述身份识别装置包为IC卡读取装置;进一步的,所述垃圾投放测评装置为具有三种不同特征的按钮,所述按钮设置于按钮盒,所述按钮盒固定安装于所述电动车驾驶舱的一侧;进一步的,所述摄像头,身份识别装置和垃圾投放测评装置分别于内部控制器连接;更进一步的,所述内部控制器将所检测的数据传输中云端储存器;进一步的,所述电动车设置有防护棚。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本技术的设置,采取电动三轮车的方式,在特定时间工作人员将车辆移至指定的地点(如:绿化带边)让居民投递生活垃圾(易腐垃圾、其他垃圾),当超过定时投放时间后,工作人员再将车辆移走,现场恢复原样,并车辆上配备有电子秤,分别称重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的重量;且在车辆一侧布置绿、黄、红3个不同颜色按钮,分别对应好、中、差,现场工作人员在根据居民实际的分类情况进行评判,在提交分类护具的同时也将垃圾分类巡检的工作做完,节省了需要人工另外单独巡检的操作,在工作人员发现居民投递的垃圾分类较差时,按下代表“差”的红色按钮,同时对居民的分类行为进行一个指导,指出居民分类错误的地方加以改正。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流动的垃圾收集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流动的垃圾收集箱的整体结构侧视图。图中:1.防护棚;2.电动车;3.垃圾桶;4.电子称台;5.底座;6.IC卡读取装置;7.内部控制板;8.摄像头;9.转动连接组件;10.支架;111.第一安装架;112.第二安装架;12.灯;垃圾投放测评装置1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2,一种流动的垃圾收集箱,包括电动车,垃圾桶,摄像头,身份识别装置和垃圾投放测评装置;电动车2(三轮车)车斗上方设置有防护棚1,车斗承载有6个垃圾桶3,垃圾桶3分两排设置,每个垃圾桶3底部皆设置有电子秤台4,在电动车车轮的上方,垃圾桶3相邻位置中设置有底座5,底座5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支架111和第二安装架,两者分别安装摄像头和身份识别装置;所述摄像头通过第一安装架111安装在车斗中间位置处,所述摄像头8通过转动连接件9安装于第一安装架111上,所述第一安装架111高度为1m-3m;其中身份识别装置为IC卡读取装置6通过第二安装架112设置于摄像头的一侧,所述第二安装架112高度为1m-2m;其中垃圾投放测评装置13为具有三种不同特征的按钮,所述按钮设置于按钮盒,所述按钮盒固定安装于所述电动车2驾驶舱的一侧;所述摄像头8,IC卡读取装置6和垃圾投放测评装置13分别于内部控制器连接,所述内部控制器将所检测的数据传输中云端储存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一流动的垃圾收集箱,其中防护棚是可以收缩类型,起到遮阳挡雨的作用;电动车用于承载垃圾箱以及各种辅助垃圾投放的装置;垃圾桶是居民投放垃圾的容器;电子称台用于记录每一次投递垃圾的重量;底座用于放置配件;IC卡读取装置用于读取居民ID(居民信息);内置控制版主要数据采集、处理及通信功能;摄像头用于抓怕人脸,匹配用户信息,转动连接组件方便设备调整;直接用于支撑;灯用于照明。使用场景:居民在投递前已经有录入自己的信息(包括人脸,用户ID等),居民提着垃圾袋走近定时定点移动投放点,摄像头捕捉人员进入信息,抓拍人员的面部照片,并与系统的人脸库照片进行比对,识别人员并获取用户id记录在主控板(或者居民拿出社区分发的二维码智能卡在刷卡区域刷一下,同样可以活动用户id)。居民将垃圾袋扔进垃圾桶内,电子秤获取到垃圾桶的重量变化后将重量数据传输到主控板(人脸识别和投递垃圾不分先后),监察人员对用户投递垃圾的效果进行评价,并将信息传输至主控板。主控板在采集到用户id、垃圾类型、垃圾重量和评价结果等数据后,实时提交数据到服务器进行处理和保存。数据同时上传对接区城管局智慧平台,实时变化。移动式定时定投智慧垃圾分类采取电动三轮车的方式,在特定时间将车辆移至指定的地点,让居民投递生活垃圾,当超过定时投放时间后,工作人员再将车辆移走,现场恢复原样。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流动的垃圾收集箱,包括电动车,垃圾桶,摄像头,身份识别装置和内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收集箱还包括垃圾投放测评装置,所述电动车承载有复数个垃圾桶,所述垃圾桶底部设置有电子秤台,所述电动车未承载垃圾桶的余留位置处设置有所述摄像头和所述身份识别装置,所述垃圾投放测评装置设置于电动车驾驶仓的一侧,所述摄像头,身份识别装置与所述垃圾投放测评装置三者分别与所述内部控制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动的垃圾收集箱,包括电动车,垃圾桶,摄像头,身份识别装置和内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收集箱还包括垃圾投放测评装置,所述电动车承载有复数个垃圾桶,所述垃圾桶底部设置有电子秤台,所述电动车未承载垃圾桶的余留位置处设置有所述摄像头和所述身份识别装置,所述垃圾投放测评装置设置于电动车驾驶仓的一侧,所述摄像头,身份识别装置与所述垃圾投放测评装置三者分别与所述内部控制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动的垃圾收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车为电动三轮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流动的垃圾收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桶和身份识别装置设置于电动车车斗中,所述车斗中设置有用于安装摄像头和身份识别装置的底座。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流动的垃圾收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通过第一安装架安装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量子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