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弧形弯管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3737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弧形弯管注塑模具,它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的上端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的两侧分别配装有前活动模芯和后活动模芯,所述的前活动模芯和后活动模芯内分别开设有第一模腔和第二模腔,在所述第一模腔内设置第一弯管填充体,在所述第二模腔内设置第二弯管填充体,所述的第一弯管填充体和第二弯管填充体分别连接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当所述前活动模芯和后活动模芯拼接为一体时,所述的第一模腔和第二模腔围合成产品模腔,在所述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的推动下,所述第一弯管填充体和第二弯管填充体拼接成产品填充体;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弧形弯管注塑模具,旨在简化注塑和脱模结构,提高脱模速度和脱模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弧形弯管注塑模具
本申请涉及注塑模具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弧形弯管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塑料管道正在稳步发展,各种管件也在不断的发展、革新中,各种形状多变的塑料制品不断出现,模具结构随之不断复杂化,对模具设计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如图1所示,现有一种弧形弯管200,包括相连的第一段201和第二段202,这种弯管一般用于工件的外壳或者拼接类玩具,由于这类弯管结构的特殊性,必须采用特殊的注塑和脱模,但目前用于这类弯管的注塑和脱模结构复杂,导致加工极不方便,为此,亟需设计一种弧形弯管注塑模具,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弧形弯管注塑模具,旨在简化注塑和脱模结构,提高脱模速度和脱模质量。根据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弧形弯管注塑模具,它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的上端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的两侧分别配装有前活动模芯和后活动模芯,所述的前活动模芯和后活动模芯内分别开设有第一模腔和第二模腔,在所述第一模腔内设置第一弯管填充体,在所述第二模腔内设置第二弯管填充体,所述的第一弯管填充体和第二弯管填充体分别连接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当所述前活动模芯和后活动模芯拼接为一体时,所述的第一模腔和第二模腔围合成产品模腔,在所述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的推动下,所述第一弯管填充体和第二弯管填充体拼接成产品填充体。进一步的,在所述前活动模芯上贯通有安装口,所述的浇注组件配装在所述安装口上,其流道朝两侧的第一模腔延伸;在所述后活动模芯上设置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与安装口相适配。进一步的,所述的定位柱内部具有一腔体,所述腔体内设置有制热模块或制冷模块,所述的制热模块或制冷模块连接控制器。进一步的,所述的定位柱上开设有若干连通腔体的气孔。依据上述实施例的顶出装置,可以得知,本申请采用拼接结构的活动模芯,当需要进行注塑时,将前活动模芯和后活动模芯拼接为一体围合成产品模腔,在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的推动下,使第一弯管填充体和第二弯管填充体拼接成产品填充体进行注塑,而脱模时,通过利用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使第一弯管填充体和第二弯管填充体分离的同时,将前活动模芯和后活动模芯也进行分离,两者同步动作,这样可以使得第二弯管填充体更容易被移出,完成脱模;同时,在注塑过程时,鉴于在定位柱内设置制热模块或制冷模块使可以防止熔料在流道中冷却或提高成型产品的冷却速度,本技术的其它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进一步阐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注塑弧形弯管的剖面视图。图2为本申请注塑模具中前活动模芯和后活动模芯分离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定位柱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产品填充体拼合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注塑模具中前活动模芯和后活动模芯拼接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的附图标记:100、下模;200、弧形弯管;10、前活动模芯;20、后活动模芯;30、第一弯管填充体;40、第二弯管填充体;50、第一油缸;60、第二油缸;70、浇注组件;80、定位柱;90、制热模块;101、导轨;102、安装口;103、第一模腔;201、第一段;202、第二段;203、第二模腔;701、流道;801、腔体;802、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不同实施方式中类似元件采用了相关联的类似的元件标号。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很多细节描述是为了使得本申请能被更好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不费力的认识到,其中部分特征在不同情况下是可以省略的,或者可以由其他元件、材料、方法所替代。在某些情况下,本申请相关的一些操作并没有在说明书中显示或者描述,这是为了避免本申请的核心部分被过多的描述所淹没,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详细描述这些相关操作并不是必要的,他们根据说明书中的描述以及本领域的一般技术知识即可完整了解相关操作。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如图1所示,针对这类弧形弯管200的加工,由于弧度弯曲的特殊性,使得采用机床加工难度较大,目前均是采用注塑成型的方式进行,尤其针对塑胶产品,为此,本实施例提出一种弧形弯管注塑模具,如图2-图5所示,它包括上模和下模100,所述下模100的上端设置有导轨101,所述导轨101的两侧分别配装有前活动模芯10和后活动模芯20,所述前活动模芯10和后活动模芯20均能在导轨101上移动,进行分离或拼接。其中,前活动模芯10和后活动模芯内20分别开设有第一模腔103和第二模腔203,在所述第一模腔103内设置第一弯管填充体30,在所述第二模腔203内设置第二弯管填充体40,所述的第一弯管填充体30和第二弯管填充体40分别连接第一油缸50和第二油缸60,当所述前活动模芯10和后活动模芯20拼接为一体时,所述的第一模腔103和第二模腔203围合成产品模腔,在所述第一油缸50和第二油缸60的推动下,所述第一弯管填充体30和第二弯管填充体40拼接成产品填充体,然后通过浇注组件70进行注塑,在本实施例中,注塑完毕后,可通过利用第一油缸50和第二油缸60使第一弯管填充体30和第二弯管填充体40分离的同时,将前活动模芯10和后活动模芯20也进行分离,两者同步动作,这样可以使得第二弯管填充体40更容易被移出。在上述实施例中,为避免前活动模芯10和后活动模芯20拼接时可能出现的误差,需要设置定位机构,具体为:在所述前活动模芯10上贯通有安装口102,所述的浇注组件70配装在所述安装口102上,其流道701朝两侧的第一模腔103延伸;在所述后活动模芯20上设置定位柱80,所述定位柱80与安装口102相适配,当拼接后,定位柱80刚好伸入安装口102内。此外,如图3所示,可在定位柱80的内部设置腔体801,在腔体801内设置制热模块90或者制冷模块,当采用制热模块90时,可以使胚料溶液能够顺利进入模腔中,避免在流道701中凝固;当采用制冷模块时,可在注胶完毕后,进行冷却,以提高冷却速度,该制热模块90或制冷模块连接控制器,优选的,所述的定位柱80上开设有若干连通腔体801的气孔802,更好的提高制热或制冷效果。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弧形弯管注塑模具,它包括上模和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的上端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的两侧分别配装有前活动模芯和后活动模芯,所述的前活动模芯和后活动模芯内分别开设有第一模腔和第二模腔,在所述第一模腔内设置第一弯管填充体,在所述第二模腔内设置第二弯管填充体,所述的第一弯管填充体和第二弯管填充体分别连接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当所述前活动模芯和后活动模芯拼接为一体时,所述的第一模腔和第二模腔围合成产品模腔,在所述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的推动下,所述第一弯管填充体和第二弯管填充体拼接成产品填充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弧形弯管注塑模具,它包括上模和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的上端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的两侧分别配装有前活动模芯和后活动模芯,所述的前活动模芯和后活动模芯内分别开设有第一模腔和第二模腔,在所述第一模腔内设置第一弯管填充体,在所述第二模腔内设置第二弯管填充体,所述的第一弯管填充体和第二弯管填充体分别连接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当所述前活动模芯和后活动模芯拼接为一体时,所述的第一模腔和第二模腔围合成产品模腔,在所述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的推动下,所述第一弯管填充体和第二弯管填充体拼接成产品填充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新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宇阳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