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连接器及光纤的连接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若使用现有的光纤连接方法连接多孔光纤,将会导致成本提高及可靠性降低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光连接器,其具有内置有第一光纤(11)的套管(7),和连接在该套管(7)的后端的光纤连接件(9),从该光纤连接件(9)的后端一侧(9a)插入的第二光纤(12)的端面与上述第一光纤(11)的后端一侧端面(11a)对接并连接而成,其特征是,交联固化型折射率整合体(6)附着在上述第一光纤(11)的后端一侧端面(11a)上,该交联固化型折射率整合体(6)使涂布在上述第一光纤(11)的后端一侧端面(11a)上的交联固化型折射率整合剂交联固化而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连接器,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在光纤的敷设现场简易地进行光纤的连接作业的光连接器。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光纤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现在,作为光纤的连接方法,一般广泛地使用使光纤彼此紧挨着、或者使其内部装有光纤的套管彼此紧挨着进行物理连接的方法。例如,作为这样的物理连接的方法,可以列举使用了机械绞接的连接方法,使用了光连接器的连接方法等。并且,通常,在进行永久连接(在光纤连接了之后,基本上不进行装拆的连接)的情况下,使用机械绞接的连接方法是适合的。另外,与永久连接不同,在频繁地进行装拆的情况下,使用光连接器的连接方法是适合的。而且,实际上,广泛使用的连接方法是当永久连接时为使用机械绞接的连接方法;当频繁地进行装拆时为使用光连接器的连接方法。由于使用机械绞接的连接方法和使用光连接器的连接方法都是在光纤的端面上施加了光纤轴向的挤压力的物理连接方法,因而,尤其是在预定要频繁地进行装拆的使用光连接器的连接方法中,为了防止光纤受到损伤,通过将光纤插入到套管中进行保护,则可以使光纤的端面彼此实现物理接触(参照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114724号公报)。就这样的(使用了机械绞接的连接方法和使用了光连接器的连接方法等)物理连接方法而言,光纤端面的形状对连接特性具有极大的影响。例如,如果光纤的端面的角度偏移或者光纤的端面形状粗糙,则空气将进入到相互紧挨着并接触的光纤的端面之间,由于在光纤的端面的菲涅尔反射增大,因而,光纤的连接损耗增大。作为防止这样的光纤的连接损耗增大的方法,公知的有在光纤切断之后,对光纤的端面及套筒进行研磨处理的方法。另外,作为在光纤切断之后,不对光纤的端面及套筒进行研磨处理,而以光纤切断后的原状对光纤彼此进行连接的方法,公知的有将具有与光纤的芯部的折射率同等的折射率或者近似于光纤芯部的折射率的折射率的液状或脂状的折射率整合剂介于光纤的连接端面之间的方法(参照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72641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11-101919号公报)。介入这种折射率整合剂的方法,可通过将折射率整合剂涂布在光纤的端面上,或者将折射率整合剂充填到光纤的连接部来使光纤彼此对接,由此,可防止空气进入到光纤的连接端面,降低因空气产生的菲涅尔反射,从而降低连接损耗。除此而外,公知的方法还有使用固体状的折射率整合构件(以下称为“薄膜”)的方法(参照专利文献4-日本特许第二6276705号公报,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1-324641号公报,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昭55-153912号公报)。然而,上述现有方法中的对光纤的端面及套管进行研磨处理的方法存在的问题是在使用光纤,尤其是在其内部具有周期性的许多空穴部的光纤(以下称为“多孔光纤”)在光纤的敷设现场进行光纤的连接作业时,为了进行光纤端面等的研磨处理需要很长时间并耗费大量工时,为此还必须准备用于进行光纤端面等的研磨处理的研磨装置,因而,作为用于简单地进行光纤的连接作业的连接方法并不适合。另外,如果进行多孔光纤端面的研磨处理,研磨处理时所产生的研磨屑及(研磨处理时所使用的)研磨剂会进入到多孔光纤的空穴部中,有可能导致连接损耗的增大和可靠性的降低。另一方面,上述专利文献2、3记载的将折射率整合剂介于光纤的连接端面间的方法,由于一般使用硅系或石蜡系的液状和脂状的折射率整合剂,因而,在使用在其内部具有这些折射率整合剂的光连接器来进行光纤彼此的连接时,存在的问题是折射率整合剂会进入到多孔光纤的空穴部中。通常,折射率整合剂的折射率具有温度依存性,因而,存在的问题是,随着进入到多孔光纤的空穴部中的折射率整合剂的折射率变化,多孔光纤的传输损耗显著变化。另外,由于折射率整合剂进入到多孔光纤的空穴部中,存在的问题是,光纤端面间的折射率整合剂减少,易于在光纤端面之间产生孔隙或气泡,使多孔光纤的光学特性显著降低。另外,虽然也有在连接光纤之前将多孔光纤端面的空穴部封闭的方法,但为了在光纤的敷设现场进行这种封闭需要专用的装置;并且,为封闭多孔光纤端面的空穴部进行的处理需要很长时间,因而,导致连接光纤作业的成本上升,作为用于简易地进行光纤的连接作业的连接方法是不适用的。此外,上述专利文献4、5、6记载的使用薄膜的方法,由于光纤的直径为80μm或125μm等非常细,因而,要高精度地将薄膜附着在光纤端面上非常困难,并且,为了将薄膜附着在光纤端上,薄膜尚需具有粘结性或粘附性。因此,在光纤的敷设现场进行光纤的连接作业时,存在的问题是,薄膜上易于附着灰尘等异物,导致光纤的可靠性降低,或者导致光纤连接作业的作业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了上述问题的光连接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第一方案的光连接器,其具有内置有第一光纤的套管,和连接在该套管的后端的光纤连接件,从该光纤连接件的后端一侧插入的第二光纤的端面与上述第一光纤的后端一侧端面对接并连接而成,其特征是,交联固化型折射率整合体附着在上述第一光纤的后端一侧端面上,该交联固化型折射率整合体使涂布在上述第一光纤的后端一侧端面上的交联固化型折射率整合剂交联固化而成。本专利技术第二方案的光纤的连接结构,其具备第一光纤,将上述第一光纤插入其内部的套管,连接在该套管的后端的光纤连接件,从该光纤连接件的后端一侧插入到其中的第二光纤及附着在上述第一光纤后端一侧端面的交联固化型折射率整合体,其特征是,第一光纤的后端一侧端面和第二光纤的端面对接连接,该交联固化型折射率整合体通过使涂布在上述第一光纤的后端一侧端面上的交联固化型折射率整合剂交联固化而成。在上述第一方案或第二方案中,还具有的特征是,上述第一光纤的后端一侧端面做成球面;且该球面的曲率半径优选为0.1~30mm。在上述第一方案或第二方案中,还具有的特征是,上述交联固化型折射率整合体的折射率为1.46±0.05以内。在上述第一方案或第二方案中,还具有的特征是,上述交联固化型折射率整合体的折射率的变化率在-40℃~70℃条件下为±2%以内。在上述第一方案或第二方案中,还具有的特征是,上述交联固化型折射率整合体的透光率为80%以上。在上述第一方案或第二方案中,还具有的特征是,上述交联固化型折射率整合体的断裂延伸率为50%以上。在上述第一方案或第二方案中,还具有的特征是,上述交联固化型折射率整合体的玻璃粘合力为50克/100mm宽度以上。在上述第一方案或第二方案中,还具有的特征是,上述交联固化型折射率整合体的厚度为5-100μm。在上述第一方案或第二方案中,还具有的特征是,与从上述光纤连接件的后端一侧插入的第二光纤的端面连接的上述交联固化型折射率整合体的表面是球面状。因此,便具有如下效果。与交联固化型折射率整合体的表面平坦的情况比较,由于在推入第二光纤时容易变形,因而容易使光纤的端面彼此贴近(效果1)。交联固化型折射率整合体的表面平坦的情况,有可能在推入第二光纤时,在第二光纤的端面(特别是光纤的中心部分)与交联固化型折射率整合体之间残留空气层。这种现象虽然有可能尤其发生在例如第二光纤的端面切断成直角时,但是,在倾斜地切断时,即使推入第二光纤,由于交联固化型折射率整合体的弹性力而被反推,第二光纤的芯部有时与交联固化型折射率整合体不接触。与此相反,交联固化型折射率整合体的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连接器,其具有内置有第一光纤的套管,和连接在该套管的后端的光纤连接件,从该光纤连接件的后端一侧插入的第二光纤的端面与上述第一光纤的后端一侧端面对接并连接而成,其特征在于:交联固化型折射率整合体附着在上述第一光纤的后端一侧端面上 ,该交联固化型折射率整合体使涂布在上述第一光纤的后端一侧端面上的交联固化型折射率整合剂交联固化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加藤善久,铃木香菜子,椎名则文,西尾友幸,大薗和正,滑川嘉一,中谷佳广,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电线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