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真空可吸附式吸尘器
本技术涉及钻孔机除尘设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真空可吸附式吸尘器。
技术介绍
电钻、手枪钻、电镐等各种钻在打孔时,不可避免产生建筑粉尘,目前的做法或是打完孔再进行打扫,或是旁边有人拿盒子或吸尘器辅助接灰。但是无论哪种方法,都避免不了操作人员呼吸入大量粉尘,也避免不了多余灰尘掉落,产生二次污染。因此,如何在打孔时无需人工辅助、自动收集粉尘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真空可吸附式吸尘器,可以在打孔的时候自动、有效地吸粉尘,避免灰尘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对人体造成的伤害。真空可吸附式吸尘器包括:壳体,壳体为空腔结构;密封圈,密封圈设置于壳体的表面;壳体通过密封圈与墙体表面接触;集尘部,集尘部设置于壳体的顶部,集尘部为Y形突起结构;壳体内部设有接灰气道、吸附气道、电机、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接灰气道包括入灰孔、入灰通道、过滤单元、涡扇、垃圾壶、第一排气孔;吸附气道包括入气孔、吸附通道、风扇、第二排气孔;涡扇与风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真空可吸附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所述壳体为空腔结构;/n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壳体的表面;所述壳体通过所述密封圈与墙体表面接触;/n集尘部,所述集尘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集尘部为Y形突起结构;/n所述壳体内部设有接灰气道、吸附气道、电机、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所述接灰气道包括入灰孔、入灰通道、过滤单元、涡扇、垃圾壶、第一排气孔;所述吸附气道包括入气孔、吸附通道、风扇、第二排气孔;所述涡扇与所述风扇共用所述电机;所述过滤单元卡接在所述第二隔板上;所述涡扇、所述电机与所述风扇共用同一连接杆,所述涡扇位于所述连接杆的一端,所述风扇位于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可吸附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为空腔结构;
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壳体的表面;所述壳体通过所述密封圈与墙体表面接触;
集尘部,所述集尘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集尘部为Y形突起结构;
所述壳体内部设有接灰气道、吸附气道、电机、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所述接灰气道包括入灰孔、入灰通道、过滤单元、涡扇、垃圾壶、第一排气孔;所述吸附气道包括入气孔、吸附通道、风扇、第二排气孔;所述涡扇与所述风扇共用所述电机;所述过滤单元卡接在所述第二隔板上;所述涡扇、所述电机与所述风扇共用同一连接杆,所述涡扇位于所述连接杆的一端,所述风扇位于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
所述入灰孔与所述集尘部连接,所述入灰通道与所述入灰孔连接,所述第一隔板上设有横向支部;
所述垃圾壶包括活动板体和腔体,所述活动板体的顶端与所述横向支部连接,所述腔体固定在所述活动板体上,所述腔体远离所述活动板体的一侧设有第一开口,所述过滤单元位于所述入灰通道与所述第一开口之间,所述涡扇位于所述过滤单元与所述电机之间,所述第二隔板设于所述电机的远离所述涡扇的一侧,所述第二隔板设有第二开口,所述连接杆穿过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电机通过所述连接杆与所述风扇连接;
在所述第二隔板远离所述垃圾壶的一侧设有第三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和所述第三隔板之间的空隙形成所述吸附通道;所述入气孔位于所述壳体底部且所述入气孔位于所述第二隔板和所述第三隔板之间,所述第二排气孔位于所述风扇远离所述电机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可吸附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还包括活动盖...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