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铆接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3465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铆接生产线包括,机体,机体上设有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支撑架,支撑架的顶端形成为支撑面;至少两个支撑面用于承托工件;打孔机构,打孔机构用于对工件进行打孔;铆接机器人,所述铆接机器人用于夹取并铆接至工件的孔位;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打孔机构以及铆接机器人沿一输送方向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全自动铆接生产线,其可自动进行铆接,铆接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铆接生产线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铆接生产线。
技术介绍
目前,在进行大工件的装配时,需要将板材与板材进行铆接拼装,以形成体积较大的工件,而现有的做法一般都是采用人工焊接,不仅工程大,且由于形成的工件较大,需要在不同段进行焊接,操作难度大,且操作不便,不能够全面焊接,导致形成后的工件质量较差,且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铆接生产线,其可自动进行铆接,铆接效率高。本技术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全自动铆接生产线,包括,机体,机体上设有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支撑架,支撑架的顶端形成为支撑面;至少两个支撑面用于承托工件;打孔机构,打孔机构用于对工件进行打孔;铆接机器人,所述铆接机器人用于夹取并铆接至工件的孔位;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打孔机构以及铆接机器人沿一输送方向运动。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包括两个第一支撑杆、两个第二支撑杆以及支撑片,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以及第一支撑杆在机体的宽度方向上依次间隔分布;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顶端均固定有所述支撑片;各个支撑片的顶端面共同形成为所述支撑面;所述至少两个支撑架在机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所述输送方向为机体的长度方向。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高度大于或者小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高度。优选的,相邻的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以及两个第二支撑杆之间均连接有连接杆。优选的,所述铆接机器人包括第一多轴机器人以及真空吸盘组件,所述第一多轴机器人的动力输送端安装有所述真空吸盘组件。优选的,所述打孔机构包括第二多轴机器人、安装架、打码枪、打孔轴、打孔电机以及检测摄像头,所述安装架安装于第二多轴机器人的动力输出端,所述打码枪、打孔轴、打孔电机以及检测摄像头均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上;打孔电机用于带动所述打孔轴转动;所述检测摄像头罩设于保护罩罩的外部。优选的,所述机体上设有辅助机器人以及第二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辅助机器人沿所述输送方向运动;辅助机器人用于支撑工件的底端。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为直线电机。优选的,所述机体上设有上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用于输送铆钉;所述上料机构为振动盘。优选的,所述机体上光栅尺,所述光栅尺用于检测铆接机器人以及打孔机构的运动位置并传送信号给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其产品可由至少两个支撑架形成的支撑面进行承托,第一驱动机构可带动打孔机构沿输送方向运动至产品的不同位置进行打孔,对应的铆接机器人可抓取铆钉运动至产品的打孔位置进行铆接,快速完成产品不同位置的铆接,自动化程度高,从而提高铆接质量以及加工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驱动机构、铆接机器人以及打孔机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铆接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打孔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辅助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机体;20、支撑架;21、第一支撑杆;22、第二支撑杆;23、支撑片;24、连接杆;30、铆接机器人;31、第一多轴机器人;32、真空吸盘组件;40、打孔机构;41、第二多轴机器人;42、安装架;43、打孔轴;44、检测摄像头;45、打码枪;50、第一驱动机构;60、上料机构;70、辅助机器人;80、第二驱动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6所示的一种全自动铆接生产线,包括机体10、铆接机器人30、打孔机构40以及第一驱动机构50,在机体10上设有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支撑架20,支撑架20的顶端形成为支撑面,至少两个支撑面用于承托工件。具体上述打孔机构40可在工件上进行打孔,铆接机器人30用于夹取铆钉并铆接至工件的孔位内。在第一驱动机构50的带动下铆接机器人30以及打孔机构40均可沿一输送方向运动。在上述结构基础上,使用本技术的全自动铆接生产线时,可将待装配产品放置在至少两个支撑架20上,产品可由至少两个支撑架20形成的支撑面进行承托。第一驱动机构50可带动打孔机构40沿输送方向运动至产品的其中一个打孔位,在该位置进行打孔,此后,第一驱动机构50带动打孔机构40运动至产品需要继续打孔的地方,进行打孔。此后,铆接机器人30夹取铆钉,在第一驱动机构50的带动下运动至打孔后的位置,铆接机器人30在对应孔位进行铆接即可。而与此同时,打孔机构40可运动至下个装配为进行打孔,为下次铆接,如此往复,打孔机构40可在第一驱动机构50的带动下运动至产品的不同位置进行打孔,对应的铆接机器人30可抓取铆钉运动至对应孔位进行铆接,快速完成产品的铆接装配,装配连续性强,自动化程度高,从而提高加工效率。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支撑架20包括两个第一支撑杆21、两个第二支撑杆22以及支撑片23,具体第一支撑杆21、第二支撑杆22、第二支撑杆22以及第一支撑杆21在机体10的宽度方向上依次间隔分布,即在机体10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均分布第一支撑杆21,而两个第二支撑杆22分布在两个第一支撑杆21之间。另外,第一支撑杆21和第二支撑杆22的顶端均固定有支撑片23,在此结构基础上,各个支撑片23的顶端面共同形成为支撑面;至少两个支撑架20在机体10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上述输送方向为机体10的长度方向。在此结构基础上,进行产品的承托时,可将产品放置在至少两个支撑架20上,在长度方向分布的至少两个支撑架20可对产品的长度部分进行支撑,至少两个支撑架20便可分段对产品支撑。而在产品的不同位置段,位于两侧的第一支撑杆21上的支撑片23可对其边沿进行承托,而中间的两个第二支撑杆22的支撑片23便可对产品的中部进行承托。需要说明的是,在支撑时,是通过支撑片23与产品接触,而不是第一支撑杆21和第二支撑杆22的顶点接触,该面接触为点接触,接触面更大,支撑结构更加稳定。进一步地是,上述的第二支撑杆22的高度大于或者小于第一支撑杆21的高度,具体在第二支撑杆22的高度大于第一支撑杆21的高度时,即中间部分可形成凹位,如此,可适用于圆弧向下突出产品。而在第二支撑杆22的高度小于第一支撑杆21的高度时,即中间部分可形成供起,如此,可适用于圆弧向上供起的产品。更具体的是,在相邻的第一支撑杆21与第二支撑杆22以及两个第二支撑杆22之间均连接有连接杆24,即杆与杆之间可通过连接杆24进行稳定连接,防止受力过大,第一支撑杆21或第二支撑杆22出现偏移。优选的,本实施例中,铆接机器人30包括第一多轴机器人31以及真空吸盘组件32,第一多轴机器人31的动力输送端安装有真空吸盘组件32,具体第一多轴机器人31可带动真空吸盘组件32在X轴、Y轴、Y轴方向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铆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体,机体上设有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支撑架,支撑架的顶端形成为支撑面;至少两个支撑面用于承托工件;/n打孔机构,打孔机构用于对工件进行打孔;/n铆接机器人,所述铆接机器人用于夹取铆钉并铆接至工件的孔位;/n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打孔机构以及铆接机器人沿一输送方向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铆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体,机体上设有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支撑架,支撑架的顶端形成为支撑面;至少两个支撑面用于承托工件;
打孔机构,打孔机构用于对工件进行打孔;
铆接机器人,所述铆接机器人用于夹取铆钉并铆接至工件的孔位;
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打孔机构以及铆接机器人沿一输送方向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铆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两个第一支撑杆、两个第二支撑杆以及支撑片,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以及第一支撑杆在机体的宽度方向上依次间隔分布;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顶端均固定有所述支撑片;各个支撑片的顶端面共同形成为所述支撑面;所述至少两个支撑架在机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所述输送方向为机体的长度方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铆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高度大于或者小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高度。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铆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相邻的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以及两个第二支撑杆之间均连接有连接杆。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全自动铆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铆接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和鑫李荣学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多多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