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监测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3456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弯箍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钢筋监测机构,包括钳形支架、弹性件、直线位移传感器和测量轮组件;钳形支架由两根交叉布置的连接杆铰接构成,弹性件上下两端分别与两连接杆的尾部固定连接,直线位移传感器上下两端分别与两连接杆的尾端铰接相连,测量轮组件安装在连接杆前端,并可使待测量钢筋从两测量轮组件之间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在现有数控弯箍机中需依靠操作员经验人工干预修正才能保证产品质量,造成设备的使用效率低下,并且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筋监测机构
本技术涉及弯箍机
,具体是指一种钢筋监测机构。
技术介绍
弯箍机是对钢筋作业的一种加工工具,其目的将钢筋加工成规定的角度、模型,弯箍机一般分为半自动弯箍机和全自动弯箍机。其中,全自动数控钢筋弯箍机,能自动完成钢筋的矫直、定尺、弯曲成型和切断等工序,加工能力非常全面,可以加工更多更复杂的形状。目前市面上的数控钢筋弯箍机对于钢筋的大小、种类(盘圆/盘螺)全是靠操作员手动选择或者手动输入控制系统中,如果不够仔细就会输入出错,并且每捆钢筋的两端与中间的直径大小都有一些差别,这就会造成最终产品的质量不稳定,需要实时人工干预修正才能保证产品质量,若操作员的经验不足,就会造成设备的使用效率低下,并且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钢筋监测机构,解决了在现有数控弯箍机中需依靠操作员经验人工干预修正才能保证产品质量,造成设备的使用效率低下,并且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钢筋监测机构,包括钳形支架、弹性件、直线位移传感器和测量轮组件;钳形支架由两根交叉布置的连接杆铰接构成,弹性件上下两端分别与两连接杆的尾部固定连接,直线位移传感器上下两端分别与两连接杆的尾端铰接相连,测量轮组件安装在连接杆前端,并可使待测量钢筋从两测量轮组件之间通过。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测量轮组件包括安装座、旋转编码器、测量轮轴;安装座与连接杆前端固定连接,旋转编码器固定安装在安装座之上,测量轮轴一端与旋转编码器的转轴固定连接,测量轮轴上设有活动测量轮和固定测量轮。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活动测量轮通过轴承与测量轮轴活动连接,固定测量轮通过键与测量轮轴固定连接。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安装座呈圆筒形,测量轮轴通过轴承安装在安装座内。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活动测量轮和固定测量轮均设有环状凹槽。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测量轮轴与旋转编码器的转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弹性件为弹簧。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钳形支架其铰接处通过铰链轴安装在调直轮板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钳形支架、弹性件、直线位移传感器和测量轮组件的配合可完成对进入数控弯箍机的钢筋的大小、种类、长度、根数相关参数的收集,以方便数控弯箍机根据上述参数完成对自身运行参数的调整,从而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本技术的钢筋监测机构与人工操作相比,收集的信息参数更加精确,效率也更高。附图说明本申请将以示例性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这些示例性实施例将通过附图进行详细描述,其中:图1为本技术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与钢筋配合示意图。其中,1测量轮组件,101旋转编码器,102转轴,103联轴器,104安装座,105测量轮轴,106活动测量轮,107固定测量轮,2铰链轴,3钳形支架,301连接杆,4直线位移传感器,5弹性件,6调直轮板,7钢筋。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图1~3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钢筋监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以下将结合图1~3对本申请所涉及的钢筋监测机构进行介绍。需要注意的是,图1~3仅作为示例,并不对钢筋监测机构的具体形状和结构形成限定。参阅图1~3,在本实施方式中,钢筋监测机构包括钳形支架3、弹性件5、直线位移传感器4和测量轮组件1;钳形支架3由两根交叉布置的连接杆301铰接构成,弹性件5上下两端分别与两连接杆301的尾部固定连接,直线位移传感器4上下两端分别与两连接杆301的尾端铰接相连,测量轮组件1安装在连接杆301前端,并可使待测量钢筋7从两测量轮组件1之间通过。在本实施例中,当带测量钢筋7从两测量轮组件1之间通过时,由于测量轮组件1和直线位移传感器4分处于钳形支架3两侧钳口处,钢筋7的直径变化会使两测量轮组件1靠拢或间隔增大并使钳形支架3产生相应变形,从而使直线位移传感器4产生相应的位移变化。通过采集直线位移传感器4的数据便可分析计算出带测量钢筋7的直径大小。此外,对于数控弯箍机处理的钢筋7而言,其种类主要分为盘圆钢筋7和盘螺钢筋7两类,盘圆钢筋7与盘螺钢筋7的区别在于盘螺钢筋7的表面带有肋纹。由于盘螺钢筋7肋纹的存在,其通过测量轮组件1时直线位移传感器4的数据会呈规律变化,以此便可以通过直线位移的数据变化频率来确定钢筋7的种类。其中,弹性件5的作用在于使钳形支架3能够在变形后复位并使测量轮组件1能够保持与待测量钢筋7的接触,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具体的,弹性件5为弹簧。具体的,直线位移传感器4可采用KPC、KPM鱼眼铰接式位移传感器,此类直线位移传感器4的两端设有鱼眼接头,可方便直线位移传感器4与连接杆301之间的连接安装。在一些实施例中,测量轮组件1包括安装座104、旋转编码器101、测量轮轴105;安装座104与连接杆301前端固定连接,旋转编码器101固定安装在安装座104之上,测量轮轴105一端与旋转编码器101的转轴102固定连接,测量轮轴105上设有活动测量轮106和固定测量轮107。在本实施例中,测量轮在实际使用时,应将两测量轮组件1的活动测量轮106和固定测量轮107交叉布置,以形成一测量轮组件1的活动测量轮106与另一测量轮组件1的固定测量轮107对应的分布结构,这样便可并排形成两组用于检测钢筋7的长度和根数的测量轮结构。当待测量钢筋7从一组测量轮结构中通过时,此组测量轮结构的固定测量轮107会带动相应测量轮转动,由于测量轮轴105与旋转编码器101的转轴102固定连接,测量轮轴105转动会带动旋转编码器101的转轴102转动。此时,旋转编码器101的转动代表此组测量轮结构中有钢筋7通过,以此便可确定钢筋7根数为0、1或2的情况,以便根据钢筋7根数确定数控弯箍机后续部件的运行状态,且亦能根据根数情况判断弯箍机上料状态,方便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筋监测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钳形支架(3),所述钳形支架(3)由两根交叉布置的连接杆(301)铰接构成;/n弹性件(5),所述弹性件(5)上下两端分别与两连接杆(301)的尾部固定连接;/n直线位移传感器(4),所述直线位移传感器(4)上下两端分别与两连接杆(301)的尾端铰接相连;/n测量轮组件(1),所述测量轮组件(1)安装在连接杆(301)前端,并可使待测量钢筋(7)从两测量轮组件(1)之间通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筋监测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钳形支架(3),所述钳形支架(3)由两根交叉布置的连接杆(301)铰接构成;
弹性件(5),所述弹性件(5)上下两端分别与两连接杆(301)的尾部固定连接;
直线位移传感器(4),所述直线位移传感器(4)上下两端分别与两连接杆(301)的尾端铰接相连;
测量轮组件(1),所述测量轮组件(1)安装在连接杆(301)前端,并可使待测量钢筋(7)从两测量轮组件(1)之间通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监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轮组件(1)包括:
安装座(104),所述安装座(104)与连接杆(301)前端固定连接;
旋转编码器(101),所述旋转编码器(101)固定安装在安装座(104)之上;
测量轮轴(105),所述测量轮轴(105)一端与旋转编码器(101)的转轴(102)固定连接,所述测量轮轴(105)上设有活动测量轮(106)和固定测量轮(10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杨黄晓英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固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