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压釜的蒸汽节能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93283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19: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蒸压釜的蒸汽节能系统,包括自动配汽倒汽装置、热能利用装置、凝结水疏水装置以及控制柜,自动配汽倒汽装置包括蒸压釜、蒸压釜进汽配汽缸、蒸压釜倒汽配汽缸,蒸压釜进汽配汽缸和蒸压釜倒汽配汽缸上均设置有调节阀,并通过调节阀连接所述蒸压釜;热能利用装置包括换热器,换热器一端连接总凝结水管道,另一端连接软水站;凝结水疏水装置设置在蒸压釜的底部,且与换热器通过总凝结水管道连接;控制柜与自动配汽倒汽装置和所述凝结水疏水装置均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更加简单,加工过程完全自动化,节省了人力成本,安全系数更高,更加节能环保,可以节约蒸汽至少1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蒸压釜的蒸汽节能系统
本技术涉及节能环保
,尤其涉及一种蒸压釜的蒸汽节能系统。
技术介绍
蒸压釜是一种体积大、重量大的大型压力容器,蒸压釜通过压力变送器测得釜内的蒸汽压力,从而决定打开或关闭蒸汽阀,以保持蒸压釜内的压力恒定,从而使得物料在高压的条件下完成反应,被大量地用于加气混凝土砌块、灰砂砖、煤灰砖、保温石棉板等建筑材料的蒸压养护。现有技术中,蒸压釜上的配汽排汽的阀门还不能全部达到自动控制,大量的阀门仍然需要人工进行操作,工作强度较大,操作不当还可能会出现各种安全隐患,安全系数较低,并且蒸压釜泄压过程中排出的废蒸汽带有一定的压力并且温度较高,具有很大的热能利用价值,直接排出并不能对蒸压釜中的废蒸汽进行利用,蒸汽和热能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加工厂的环境污染也较为严重;另外,现有技术中,通过采用闪蒸罐对蒸压釜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但是此种方式对热能的利用不够完全,操作方法和设备都过于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蒸压釜的蒸汽节能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蒸压釜不能完全实现自动配汽排汽,并且蒸压釜内部的废蒸汽和热能浪费较严重,会产生一定环境污染的问题。本技术的一种蒸压釜的蒸汽节能系统,包括:自动配汽倒汽装置,包括蒸压釜、蒸压釜进汽配汽缸、蒸压釜倒汽配汽缸,所述蒸压釜进汽配汽缸和所述蒸压釜倒汽配汽缸上均设置有调节阀,并通过所述调节阀连接所述蒸压釜;热能利用装置,所述热能利用装置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一端连接总凝结水管道,另一端连接软水站;凝结水疏水装置,所述凝结水疏水装置设置在所述蒸压釜的底部,且与所述换热器通过所述总凝结水管道连接;控制柜,所述控制柜与所述自动配汽倒汽装置和所述凝结水疏水装置均电连接。在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自动配汽倒汽装置还包括排空气阀组,所述排空气阀组设置在所述蒸压釜上,用于排出所述蒸压釜内部的空气。在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自动配汽倒汽装置还包括干化阀组,所述干化阀组设置在所述蒸压釜的密封进汽管道上,用于排出所述蒸压釜密封进汽管道中的水分。在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干化阀组包括波纹管截止阀、汽水分离器和疏水阀,所述汽水分离器的两侧设置有波纹管截止阀,所述疏水阀的两侧设置有波纹管截止阀,所述疏水阀与所述汽水分离器通过所述波纹管截止阀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汽水分离器出现故障时,可以将汽水分离器两侧的波纹管截止阀关闭,打开旁路的波纹管截止阀,从而在不影响生产的前提下完成对汽水分离器的检修。在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凝结水疏水装置包括第一球阀、第一开关阀、过滤器、第二球阀、第三球阀、低温疏水阀、高温疏水阀、第一止回阀、检查阀、第四球阀、第二开关阀以及第五球阀,所述蒸压釜通过所述第一球阀连接所述第一开关阀,第一开关阀与所述过滤器连接,所述过滤器连接第二球阀,所述过滤器通过所述第三球阀连接所述低温疏水阀,所述过滤器还与所述高温疏水阀连接,所述高温疏水阀连接所述第一止回阀和所述检查阀,所述第一止回阀连接所述第四球阀,所述第四球阀与所述总凝结水管道连接,所述第一开关阀连接所述控制柜,所述蒸压釜通过所述第五球阀连接所述第二开关阀,所述第二开关阀连接蒸压釜泄压乏汽总管,所述第二开关阀还与控制柜连接。在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过滤器为Y型过滤器,所述Y型过滤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阀,所述Y型过滤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球阀,所述Y型过滤器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三球阀和所述高温疏水阀。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过滤器增强排污性能,防止疏水阀因为污水而堵塞,检查阀能够检查疏水阀的好坏,在疏水阀出现故障时,及时发现并更换,排水性能更好,止回阀则能够防止其他蒸压釜的干扰。在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总凝结水管道上设置有调节阀和第二止回阀,所述调节阀连接所述凝结水疏水装置,所述第二止回阀连接所述换热器。在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热能利用装置还包括第三止回阀、闸阀、第六球阀和温度计,所述换热器远离所述总凝结水管道的一端依次连接有第三止回阀和闸阀,所述闸阀通过所述第六球阀连接所述温度计,所述闸阀还与锅炉连接。在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柜通过调节阀分别与所述蒸压釜进汽配汽缸、蒸压釜倒汽配汽缸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控制柜对与各个蒸压釜分别连接的调节阀的控制,从而自动控制蒸压釜进汽配汽缸和蒸压釜倒汽配汽缸完成自动配汽和倒汽的过程。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蒸压釜的蒸汽节能系统,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能够通过控制柜对与各个蒸压釜对应连接的调节阀的自动控制,完成对蒸压釜的自动的配汽和倒汽过程,完全实现了蒸压釜配汽倒汽的自动化,不需要在依靠人力去打开蒸压釜上的调节阀,操作更加方便,节省了人力成本,避免了人工操作时可能被烫伤的情况,安全系数更高。(2)本技术通过在蒸压釜的密封进汽管道上设置干化阀组,能够通过干化阀组中的汽水分离器对蒸汽和水进行分离,并通过干化阀组中的疏水阀将蒸汽中的水排出,同时阻止蒸汽泄漏,从而保证进入到各个蒸压釜的蒸汽中不含水分,并且在汽水分离器出现故障时,还可以通过关闭汽水分离器两侧的波纹管截止阀,完成对汽水分离器的检修。(3)本技术通过在蒸压釜上设置凝结水疏水装置,能够提高蒸压釜的排空气性、排污性、排水性以及防止蒸汽泄漏的性能,并且凝结水疏水装置中的第一止回阀还能起到防止其他蒸压釜干扰的作用,检查阀则能够对高温疏水阀的性能进行检测,从而保证凝结水的顺利排出。(4)本技术的热能利用装置通过利用总凝结水管中的凝结水的温度对来自软水站的软水进行加热后,将加热后的软水输送至锅炉房,可以将凝结水的热能完全利用,并且将热能利用完成的凝结水输送去制浆车间进行制浆,更加节能环保,可以节约至少15%的蒸汽,很大程度上节省了加工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蒸压釜的蒸汽节能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蒸压釜的蒸汽节能系统中凝结水疏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蒸压釜的蒸汽节能系统的自动配汽倒汽装置中干化阀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蒸压釜的蒸汽节能系统的热能利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1-蒸压釜,102-蒸压釜进汽配汽缸,103-蒸压釜倒汽配汽缸,104-调节阀,105-排空气阀组,106-干化阀组,1060-波纹管截止阀,1061-汽水分离器,1062-疏水阀;200-凝结水疏水装置,201-第一球阀,202-第一开关阀,203-过滤器,204-第二球阀,205-第三球阀,206-低温疏水阀,207-高温疏水阀,208-第一止回阀,209-检查阀,210-第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蒸压釜的蒸汽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压釜蒸汽节能系统包括:/n自动配汽倒汽装置,包括蒸压釜、蒸压釜进汽配汽缸、蒸压釜倒汽配汽缸,所述蒸压釜进汽配汽缸和所述蒸压釜倒汽配汽缸上均设置有调节阀,并通过所述调节阀连接所述蒸压釜;/n热能利用装置,所述热能利用装置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一端连接总凝结水管道,另一端连接软水站;/n凝结水疏水装置,所述凝结水疏水装置设置在所述蒸压釜的底部,且与所述换热器通过所述总凝结水管道连接;/n控制柜,所述控制柜与所述自动配汽倒汽装置和所述凝结水疏水装置均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压釜的蒸汽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压釜蒸汽节能系统包括:
自动配汽倒汽装置,包括蒸压釜、蒸压釜进汽配汽缸、蒸压釜倒汽配汽缸,所述蒸压釜进汽配汽缸和所述蒸压釜倒汽配汽缸上均设置有调节阀,并通过所述调节阀连接所述蒸压釜;
热能利用装置,所述热能利用装置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一端连接总凝结水管道,另一端连接软水站;
凝结水疏水装置,所述凝结水疏水装置设置在所述蒸压釜的底部,且与所述换热器通过所述总凝结水管道连接;
控制柜,所述控制柜与所述自动配汽倒汽装置和所述凝结水疏水装置均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压釜的蒸汽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配汽倒汽装置还包括排空气阀组,所述排空气阀组设置在所述蒸压釜上,用于排出所述蒸压釜内部的空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蒸压釜的蒸汽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配汽倒汽装置还包括干化阀组,所述干化阀组设置在所述蒸压釜的密封进汽管道上,用于排出所述蒸压釜密封进汽管道中的水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蒸压釜的蒸汽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化阀组包括波纹管截止阀、汽水分离器和疏水阀,所述汽水分离器的两侧设置有波纹管截止阀,所述疏水阀的两侧设置有波纹管截止阀,所述疏水阀与所述汽水分离器通过所述波纹管截止阀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压釜的蒸汽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凝结水疏水装置包括第一球阀、第一开关阀、过滤器、第二球阀、第三球阀、低温疏水阀、高温疏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邱亚龙王涛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唐泰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