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饲料混合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3270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19: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饲料混合搅拌装置,它包括机座、轴向水平设置于机座上的料筒、与料筒同轴转动连接的转轴;所述机座的底部设有减震机构,所述料筒的两端分别经转盘与机座上端两侧转动连接,所述机座的上端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且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料筒一端的转盘连接,而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料筒另一端的转轴连接;所述转轴位于料筒内的外圆表面上设有若干搅拌叶;它采用旋转的料筒内同轴设有搅拌叶的结构从而克服现有技术混合效果不佳的缺陷,利用同时运转的料筒和搅拌叶之间能产生相对运动,从而实现饲料的快速均匀混合,结合设置减震机构,实现大幅减震降噪;它广泛适用于饲料混合作业配套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饲料混合搅拌装置
本技术涉及物料混合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饲料混合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配合饲料加工时需对原料粉碎并混合添加剂,添加剂的用量很少但作用显著,添加剂对强化基础饲料营养价值,提高动物生产性能,保证动物健康,节省饲料成本,改善畜产品品质等方面有明显的效果;随着饲料添加剂工业的发展以及各种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对混合均匀度要求越来越高,混合形式也越来越多。目前市场上提供的混合机械设备种类较多,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容器回转型的,另一类是固定的容器内设搅拌桨叶,前者运动时容器通过轴的中心线回转,容器内的混合料随容器转动而不断改变位置从而达到混合,后者是靠容器内的搅拌桨叶运动而使混合料运动达到均匀混合,以上两者混合机械存在总体混合效果不佳,一般沉积在容器底部的物料很难达到混合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饲料混合搅拌装置,它采用旋转的料筒内同轴设有搅拌叶的结构从而克服现有技术混合效果不佳的缺陷,利用同时运转的料筒和搅拌叶之间能产生相对运动,从而实现饲料的快速均匀混合,结合设置减震机构,实现大幅减震降噪,整体结构科学合理、简单紧凑,安装和使用方便,市场前景广阔,便于推广使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饲料混合搅拌装置,它包括机座、轴向水平设置于机座上的料筒、与料筒同轴转动连接的转轴;所述机座的底部设有减震机构,所述料筒的两端分别经转盘与机座上端两侧转动连接,所述机座的上端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且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料筒一端的转盘连接,而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料筒另一端的转轴连接;所述转轴轴向贯穿料筒的两端,且转轴位于料筒内的外圆表面上设有若干搅拌叶。为了实现结构、效果优化,其进一步的措施是: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料筒的一端转动连接,转轴的另一端从料筒的另一端以及转盘中穿过并与机座上端的第二驱动电机连接。所述转轴外圆表面上的搅拌叶为径向弧形叶片。所述减震机构包括上撑板、弹簧、伸缩立柱、支撑立柱和弹性钢板;所述上撑板的底部外缘设置多根伸缩立柱,所述伸缩立柱包括顶部套设有弹簧的伸缩杆,相邻的两根伸缩立柱的底端之间连接有拱形的弹性钢板,所述弹性钢板的顶部中心与上撑板之间设有支撑立柱,所述支撑立柱的外圆表面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减震机构包括设置若干并均匀分布在机座的底部。所述料筒的侧壁上设有进出料门。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Ⅰ)本技术采用料筒和转轴分别与机座上端两侧的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连接,且转轴位于料筒内的外圆表面上设有若干搅拌叶,当第二驱动电机控制转轴带动搅拌叶运转可使饲料与添加剂混合,同时第一驱动电机控制料筒旋转可对料筒内的饲料进行连续翻转打散,从而使饲料的混合速度更快,且混合更均匀,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运行成本;(Ⅱ)本技术采用机座底部设有减震机构,能显著降低设备产生的噪音,解决了噪音影响周边环境污染、以及操作人员工作和身体健康的问题,并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能;(Ⅲ)本技术采用轴向水平设置料筒和转轴的结构,相比轴向竖直设置提高了料筒的底部面积,有利于料筒内饲料的摊铺和混合,生产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并且整体结构科学合理,简单紧凑,使用方便;(Ⅳ)本技术采用旋转的料筒内同轴设有搅拌叶的结构从而克服现有技术混合效果不佳的缺陷,利用同时运转的料筒和搅拌叶之间能产生相对运动,从而实现饲料的快速均匀混合,结合设置减震机构,实现大幅减震降噪,整体结构科学合理、简单紧凑,安装和使用方便,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技术广泛适用于物料混合作业,特别适合饲料混合作业配套使用。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减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座,2-料筒,21-进出料门,3-第一驱动电机,4-转盘,5-转轴,51-搅拌叶,6-第二驱动电机,7-减震机构,71-上撑板,72-弹簧,73-伸缩立柱,74-支撑立柱,75-弹性钢板。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和图2,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饲料混合搅拌装置,它包括机座1、轴向水平设置于机座1上的料筒2、与料筒2同轴转动连接的转轴5;所述机座1的底部设有减震机构7,所述料筒2的两端分别经转盘4与机座1上端两侧转动连接,所述机座1的上端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驱动电机3和第二驱动电机6,且第一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与料筒2一端的转盘4连接,而第二驱动电机6的输出轴与料筒2另一端的转轴5连接;所述转轴5轴向贯穿料筒2的两端,且转轴5位于料筒2内的外圆表面上设有若干搅拌叶51。如图1所示,本技术中转轴5的一端与料筒2的一端转动连接,转轴5的另一端从料筒2的另一端以及转盘4中穿过并与机座1上端的第二驱动电机6连接,该种结构便于分别控制料筒2和转轴5采用不同的运转速度和运转方向,有利于保障饲料的混合充分、均匀;所述转轴5外圆表面上的搅拌叶51为径向弧形叶片,采用径向弧形叶片能推动饲料沿轴向运动,有利于搅拌饲料充分分散,减少搅拌饲料的打旋现象,可保障饲料混合更加充分和均匀,从而达到提高混合质量的目的;所述料筒2的侧壁上设有进出料门21,经转动料筒2使进出料门21处于顶部时方便饲料的投入,也可转动料筒2使进出料门21处于底部时可将混合后的饲料排出。参考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中减震机构7包括设置若干并均匀分布在机座1的底部,一般按照机座1的底面积来均匀布置减震机构7;所述减震机构7包括上撑板71、弹簧72、伸缩立柱73、支撑立柱74和弹性钢板75,所述上撑板71的底部外缘设置多根伸缩立柱73,所述伸缩立柱73包括顶部套设有弹簧72的伸缩杆,相邻的两根伸缩立柱73的底端之间连接有拱形的弹性钢板75,利用拱形结构的弹性钢板可提高整体减震的稳定性,所述弹性钢板75的顶部中心与上撑板71之间设有支撑立柱74,所述支撑立柱74的外圆表面上套设有弹簧72;通过设置减震机构,减震效果好,能明显降低设备噪音,有利于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混合搅拌的稳定性能。结合图1所示,本技术的工作流程为:工作时,先通过进出料门向料筒内输送饲料和添加剂,随后关闭进出料门,接着启动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运转,分别控制料筒和转轴采用不同的运转速度和运转方向,使饲料和添加剂充分混合,待饲料混合均匀后,由第一驱动电机控制料筒转动使进出料门处于底部时,打开进出料门将混合完的饲料排出;在设备运行的过程中,减震机构可自动进行减震处理,可大幅减震降噪,有效减少对周边环境和操作人员的影响,整个混合过程操作简便,混合快速且均匀,提高了生产效率。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饲料混合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1)、轴向水平设置于机座(1)上的料筒(2)、与料筒(2)同轴转动连接的转轴(5);所述机座(1)的底部设有减震机构(7),所述料筒(2)的两端分别经转盘(4)与机座(1)上端两侧转动连接,所述机座(1)的上端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驱动电机(3)和第二驱动电机(6),且第一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与料筒(2)一端的转盘(4)连接,而第二驱动电机(6)的输出轴与料筒(2)另一端的转轴(5)连接;所述转轴(5)轴向贯穿料筒(2)的两端,且转轴(5)位于料筒(2)内的外圆表面上设有若干搅拌叶(5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饲料混合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1)、轴向水平设置于机座(1)上的料筒(2)、与料筒(2)同轴转动连接的转轴(5);所述机座(1)的底部设有减震机构(7),所述料筒(2)的两端分别经转盘(4)与机座(1)上端两侧转动连接,所述机座(1)的上端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驱动电机(3)和第二驱动电机(6),且第一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与料筒(2)一端的转盘(4)连接,而第二驱动电机(6)的输出轴与料筒(2)另一端的转轴(5)连接;所述转轴(5)轴向贯穿料筒(2)的两端,且转轴(5)位于料筒(2)内的外圆表面上设有若干搅拌叶(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饲料混合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5)的一端与料筒(2)的一端转动连接,转轴(5)的另一端从料筒(2)的另一端以及转盘(4)中穿过并与机座(1)上端的第二驱动电机(6)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饲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华武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界新瑞星饲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