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州大学专利>正文

大口径非球面镜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93140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口径非球面镜的制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按非球面度梯度法计算出最接近球面,并按最接近球面半径,加工完成超薄球面镜;(2)按非球面度梯度变化率法得到致动器排布初始方案,经过优化得到致动器排布的最终解和每个致动器的强制位移量;(3)加工完成致动器组件;(4)将加工完成的超薄球面镜安放到致动器组件上,通过调节致动器位移量,使超薄球面镜达到设计的最接近球面半径值和面形精度;(5)根据步骤(2)得到的每个致动器的强制位移量,调节位移致动器,使球面镜变形成所需的非球面面形,即获得所需的大口径非球面。本发明专利技术避开了大口径非球面镜加工和检测难题,极大地降低了加工和检测的难度,缩短了制造周期,降低了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非球面的制造方法,尤其是, 特别适合于使用大口径非球面镜的光学领域。
技术介绍
在空间光学的诸多领域,广泛地使用着大口径非球面主反射镜。为了达到 尽可能高的地面分辨率,加大反射镜的口径是最重要的途径。但随着口径的增 大,主镜的自重急剧增加,并由此带来一系列的技术难题。因此,主镜的轻量 化问题历来为人们所重视。随着主动光学技术的发展,利用主动光学进行面形 控制的超薄非球面主镜应运而生。这种反射镜的厚度在几个毫米左右,有效口 径在1米以上。它的设计思想是在地面有致动器进行支撑的情况下先加工好一 块合格的超薄非球面镜,当镜子发射上天后,通过改变致动器的加载量,校正 由于重力消失,或是温度变化等因素带来的面形的变化,使其仍然保持合格的 面形。众所周知,非球面的加工和检测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大口径离轴非球面 镜的加工和检测。尽管发展了很多非球面加工机械,但真正实用且成本可以接 受的寥寥无几,特别是抛光一道工序还停留在手工阶段。非球面检测的难度也 是显而易见的。如今使用干涉仪检验非球面镜是主流,那么设计和制造髙精度 的补偿器是必不可少的工作。补偿器的精度要求很高,所以它的制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口径非球面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1)根据所需的非球面面形,按非球面度梯度法计算出最接近球面,并按最接近球面半径,加工完成超薄球面镜; (2)按非球面度梯度变化率法得到致动器排布初始方案,经过优化得到致动器排布的最终解和每个致动器的强制位移量; (3)加工完成致动器组件; (4)将加工完成的超薄球面镜安放到致动器组件上,通过调节致动器位移量,使超薄球面镜达到设计的最接近球面半径值和面形精度; (5)根据步骤(2)得到的每个致动器的强制位移量,调节位移致动器,使球面镜变形成所需的非球面面形,即获得所需的大口径非球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春梅余景池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