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加热湿化罐相连的管路装置,包括输导管,所述导管的输入端连通有补水瓶,输导管上安装有手动调节器,输导管的输出端与加热湿化罐相连通;所述输导管的输出端设有自动控制连接装置,输导管插入在加热湿化罐内,所述自动连接装置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加热湿化罐的顶部,自动控制连接装置包括控制电路板、传感棒、电源和感应开关,所述传感棒依次与所述控制电路板、感应开关和电源电连接,所述传感棒探入在所述加热湿化罐内,传感棒的顶平面保持与加热腔的侧壁上最佳水位刻度线一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加热湿化罐顶部安装自动控制连接装置,利用传感棒对加热腔内的液体容量进行监测反馈至控制电路板由感应开关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加热湿化罐相连的管路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加热湿化罐相连的管路装置。
技术介绍
临床上氧气吸入疗法是最为常见的,普通应用于各个科室。临床上使用的氧气必须经过湿化才能给病人供氧。因此产生了很多给氧气湿化手段,其中加热湿化罐湿化效果最为显著,即能加湿同时又可以加温,应用效果最令医患满意。此类加热湿化罐的输入端与呼吸机相连,另一输出端与医患相连;加热湿化罐内的液体通过在其上方挂装满液体的吊瓶,通过输液管将吊瓶内的液体流通至所述加热湿化罐的加热腔内;加热湿化罐通过加热产生的水蒸气与氧气混合,达到湿化的目的,同时也把氧气升温,使患者吸氧时舒适度更高。然而这种常用的方式存在两大弊端:第一、适合人体的吸氧温度为37度,吸氧湿度44mg/L。而加热湿化罐仅能通过给水加热使水加速转化成水蒸气。加热温度升高,湿度就会升高,温度也随之升高,很难同时满足人体的适应范围值;尤其是季节气候的影响和压力的影响输液管内的液体流速的变化使得加热湿化罐内的液体容量和温度均会随之发生变化,无法保持恒定值;往往医护人员需要长时间的陪护对调节输液管的流速,非常繁琐。第二、重症监护室内的病患一般处于昏迷以及半昏迷状态,当吊瓶内的液体缺失时不易及时发现,有时会出现加热湿化罐内的液体缺失处于干烧从而氧气温度上升对病患的气道产生损伤。针对这一医疗问题有的病患会选择一种进口的费雪派克品牌的气管切管套件,替换了传统使用的加热湿化罐,且这种气管切管套件通过压力控制输液管流速使得所述气管切管套件内加热腔内的液体容量保持恒定;然而依然无法避免吊瓶内因液体流完使得加热腔内的液体干烧,对病患造成损伤。另外这种费雪派克生产的所述气管切管套件的售价非常高且需要经常更换一般的病人经济上承受不起。虽然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为CN109303962A在2019年2月5日公开了一种医用湿化器,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外壳、与外壳连通的输水管、通过输水管与外壳连通的补水器、控制外壳内液面高度的控液装置、用于加热外壳内的水的加热器以及用于控制外壳内气体温度的恒温器,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解决了现有的湿化器温度与湿度控制很难同时满足人体适应范围值的问题。但是,一方面依然无法解决补水吊瓶内液体流完导致湿化器内干烧致患者气道损伤的问题;另外这种医用湿化器无法与传统的加热湿化罐配搭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称上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与常规医用加热湿化罐相配搭连接使用,可控制温度、液体容量、和湿度,且可对补水器进行监控预警提示,具有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的一种用于加热湿化罐相连的管路装置。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加热湿化罐相连的管路装置,包括输导管,所述导管的输入端连通有补水瓶,输导管上安装有手动调节器,输导管的输出端与加热湿化罐相连通;所述输导管的输出端设有自动控制连接装置,输导管插入在加热湿化罐内,所述自动连接装置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加热湿化罐的顶部,自动控制连接装置包括控制电路板、传感棒、电源和感应开关,所述传感棒依次与所述控制电路板、感应开关和电源电连接,所述传感棒探入在所述加热湿化罐内,传感棒的顶平面保持与加热腔的侧壁上最佳水位刻度线一致;本技术通过在输导管与所述加热湿化罐之间的输出端上安装自动控制连接装置,利用传感棒对所述加热湿化罐的加热腔内的液体的容量进行监测,通过控制电路板和感应开关进行反馈和调节。作为优选,所述传感棒内由下至上依次安装有第一传感片和第二传感片,所述第一传感片的感应线与加热腔的侧壁上最佳水位刻度线一致,当加热腔内的水位线低于最佳水位刻度线时第一传感片会传感至所述控制电路板从而所述感应开关自动调节使得输液管的液体输出量增大直至达到最佳水位刻度并保持平恒。作为优选,所述第二传感片的感应线与加热腔的侧壁上最高水位刻度线一致,当加热腔内的水位线达到最高水位刻度线时第二传感片会传感至所述控制电路板从而所述感应开关自动调节使得输液管的输入量缩小,致使保持加热腔内的液体容量保持在恒定的最佳值范围;同时根据加热腔内的液体容量的恒定确保了氧气湿度和温度的恒定。作为优选,所述感应开关设置于所述自动控制连接装置的顶部且与所述输导管彼此相匹配;当所述感应开关根据所接受信号自动进行对输导管的液体输出量的控制。作为优选,所述输导管与所述补水瓶的输出端之间还安装有输液报警器,所述输液报警器夹持在所述输导管上彼此适配;当补水器内液体干涸,输导管内无液体流通时,输液报警器自动发声报警提醒医护人员及时补水处理。作为优选,所述输液报警器包括输液报警器本体和安装于所述输液报警器本体顶部的夹持机构;通过夹持机构更好的与输导管相连确保管路及时有效监控。作为优选,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夹板、固定轴、凹槽和压缩弹簧,所述输液报警器本体的顶部安装有所述夹板,所述夹板的底部一侧设有所述凹槽,且所述夹板与所述输液报警器本体的顶部套合;所述夹板的底部两侧安装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所述固定轴,且所述夹板通过所述固定轴与所述输液报警器本体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凹槽与所述输液报警器本体之间安装有所述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顶部与所述凹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压缩弹簧的底部与所述输液报警器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夹板与所述输液报警器本体相对的一端呈对称状弧形结构,且所述夹板与所述输液报警器本体一端之间设有输液管;所述输液报警器本体的底部设有盖板,且所述盖板与所述输液报警器本体的底部卡合。作为优选,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凸起,所述凸起设于所述夹板的顶部一端,便于手夹装操作增加摩擦力。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益处是:通过在输导管与加热湿化罐之间的输出端上安装自动控制连接装置,利用传感棒对所述加热湿化罐的加热腔内的液体的容量进行监测以及对控制电路板和感应开关进行反馈和调节使得可确保输导管持续滴入液体至加热湿化罐内,致使加热湿化罐内的水位线始终保持在最佳水位线,从而保证了氧气的湿度和温度的均恒值;另外在输导管与补水瓶的连接端安装了输液报警器使得时刻监控补水瓶内的液体容量,避免了液体缺失造成加热湿化罐干烧,也节省了人工监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图1的A向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2的B向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输液报警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输液报警器的内部结构剖视图;图中所示:1.输导管,2.自动控制连接装置,20.传感棒,201.第一传感片,202.第二传感片,21.控制电路板,22.电源,23.感应开关,3.输液报警器,30.输液报警器本体,31.夹板,32.固定轴,33.凹槽,34.压缩弹簧,35.凸起,4.手动调节器,5.补水瓶,6.加热湿化罐,61.最佳水位刻度线,62.最高水位刻度线,7.呼吸机,71.输入管,72.输出管,73.回路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本实施例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加热湿化罐相连的管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导管(1),所述导管的输入端连通有补水瓶(5),输导管(1)上安装有手动调节器(4),输导管(1)的输出端与加热湿化罐(6)相连通;所述输导管(1)的输出端设有自动控制连接装置(2),输导管(1)插入在加热湿化罐(6)内,所述自动控制连接装置(2)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加热湿化罐(6)的顶部,自动控制连接装置(2)包括控制电路板(21)、传感棒(20)、电源(22)和感应开关(23),所述传感棒(20)依次与所述控制电路板(21)、感应开关(23)和电源(22)电连接,所述传感棒(20)探入在所述加热湿化罐(6)内,传感棒(20)的顶平面保持与加热腔的侧壁上的最佳水位刻度线(61)一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加热湿化罐相连的管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导管(1),所述导管的输入端连通有补水瓶(5),输导管(1)上安装有手动调节器(4),输导管(1)的输出端与加热湿化罐(6)相连通;所述输导管(1)的输出端设有自动控制连接装置(2),输导管(1)插入在加热湿化罐(6)内,所述自动控制连接装置(2)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加热湿化罐(6)的顶部,自动控制连接装置(2)包括控制电路板(21)、传感棒(20)、电源(22)和感应开关(23),所述传感棒(20)依次与所述控制电路板(21)、感应开关(23)和电源(22)电连接,所述传感棒(20)探入在所述加热湿化罐(6)内,传感棒(20)的顶平面保持与加热腔的侧壁上的最佳水位刻度线(61)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加热湿化罐相连的管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棒(20)内由下至上依次安装有第一传感片(201)和第二传感片(202),所述第一传感片(201)的感应线与加热腔的侧壁上最佳水位刻度线(61)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加热湿化罐相连的管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感片(202)的感应线与加热腔的侧壁上最高水位刻度线(62)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加热湿化罐相连的管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开关(23)设置于所述自动控制连接装置(2)的顶部且与所述输导管(1)彼此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加热湿化罐相连的管路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焱,
申请(专利权)人:章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