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温管加温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3553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加温管的加温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加温管的最终目标温度和当前温度;根据所述目标温度和当前温度得到初始目标温度,得到加温管的PID控制值,并对所述加温管进行PID控制。判断当前温度是否达到初始目标温度,若达到则改用定频加热加温管,否则继续使用PID控制加热加温管。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加温管加温控制方法一方面能快速加热加温管,减少冷凝水的产生,另一方面避免过热导致损害加温管和患者,提供使用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温管加温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加温管加温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呼吸机系统由主机、加湿器、呼吸管路和面罩等部分组成,主机供应气体到加热装置内的水罐,水罐与加湿器耦接。水罐内的水被加湿器加热产生水蒸气,用于对流经水罐内的空气进行加湿。加湿气体从水罐经过呼吸管路及面罩等被运载到患者。呼吸管路作为配合呼吸机使用的必要配件,在医用呼吸机或家用呼吸机中都广泛使用。然而由于需要提供给患者温润潮湿的正压气体,导致在湿冷的环境中使用普通的呼吸管路时,会出现管道内壁出现冷凝水,而冷凝水通过管路回流至患者口腔,导致患者不适甚至损伤。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方法是采用加温管以保持从加湿器内出来的加湿气体流经呼吸管路时的温度,防止加湿气体温度大幅降低甚至冷凝。加温管加温措施一般是在呼吸管路内或外壁上增加一些加热材料,通电时加热材料发热保持呼吸管路内的加湿气体的温度。现有的加温管的缺陷在于:现有技术的加温管温度控制系统存在管路内气体温度监测误差大、温度控制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加温管的加温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1:获取加温管的最终目标温度和当前温度;步骤S2:根据所述目标温度和当前温度得到初始目标温度,得到加温管的PID控制值,并对所述加温管进行PID控制。步骤S3:判断当前温度是否达到初始目标温度,若达到则改用定频加热加温管,否则继续使用PID控制加热加温管。优选地,所述初始目标温度为最终目标温度的70%。优选地,所述步骤S2包括:获取所述加温管的当前温度,将所述初始目标温度和所述当前温度的做差得到第一差值,根据所述第一差值,得到PID控制值。优选地,所述步骤S3包括:获取所述加温管的当前温度,若所述当前温度达到所述初始目标温度,将所述最终目标温度与所述当前温度做差得到第二差值,根据所述第二差值,得到定频加热功率。优选地,所述PID控制包括括比例系数、积分时间系数以及微分时间系数,并依次通过调节比例系数、积分系数和微分系数实时调整。优选地,所述比例系数调节包括:若所述第一差值大于40摄氏度,增大所述比例系数,否则则减小比例系数。优选地,所述调微分系数调节包括:若相邻时间输入温差大于4摄氏度,则减少微分系数,否则则增大微分系数。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加温管的加温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温控制装置包括:获取模块:获取加温管的最终目标温度和当前温度;加温模块:根据所述目标温度和当前温度得到初始目标温度,得到加温管的PID控制值,并对所述加温管进行PID控制。比较模块:判断当前温度是否达到初始目标温度,若达到则改用定频加热加温管,否则继续使用PID控制加热加温管。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专利技术一种加温管加温控制方法一方面能快速加热加温管,减少冷凝水的产生,另一方面避免过热导致损害加温管和患者,提供使用舒适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为本专利技术加温管加温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加温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加温管加温控制方法的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呼吸机吸气触发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获取加温管的最终目标温度和当前温度;步骤S2:根据所述目标温度和当前温度得到初始目标温度,得到加温管的PID控制值,并对所述加温管进行PID控制。步骤S3:判断当前温度是否达到初始目标温度,若达到则改用定频加热加温管,直到加温管温度稳定在最终目标温度,否则继续使用PID控制加热加温管。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初始目标温度为最终目标温度的70%。将初始目标温度定义成目标温度的70%,一方面如果初始目标温度过高,例如接近最终目标温度,PID控制会导致加热过程中超过最终目标温度,容易损害加温管和患者,另一方面,如果初始目标温度过低,由于加温管的内径小,且不能影响加温管内气阻,气体温度采集板体积相对较小,而二极管电流在2A左右,发热量大,热敏电阻和二极管均设置于气体温度采集板后热量堆积在密封的气体温度采集板上,进而造成热面电阻采集的温度误差大,存在明显延时,导致加温管加热时间过长,影响呼吸机使用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初始目标温度是最终目标温度的70%,在其他实施例中,初始目标温度还可以是最终目标温度的60-80%,同样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在其他实施例中,初始目标温度还可以是与最终目标温度形成固定差值,例如初始目标温度为最终目标温度减去10度,等其他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方式,同样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进一步地,上述步骤S2包括:获取所述加温管的当前温度,将所述初始目标温度和所述当前温度的做差得到第一差值,根据所述第一差值,得到PID控制值。通过PID控制加热加温管的优势在于,可以快速提供加热功率,从而快速提高加温管温度,使其达到初始目标温度,从而及时地与呼吸机进入工作状态,并且在呼吸机工作开始工作时就能防止产生冷凝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包括:获取所述加温管的当前温度,若所述当前温度达到所述初始目标温度,将所述最终目标温度与所述当前温度做差得到第二差值,根据所述第二差值,得到定频加热功率。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加温管温度从初始目标温度上升到最终目标温度,采用定频加热方式,一方面如果全程采用PID控制加热,并且由于温度采集的延迟,会导致前期加热过快,温度过高,损害加温管等,另一方面定频加热的优势在于,电流电压稳定,在后续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有利于延长加温管加热部件的使用寿命。在本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第二差值的大小,可以选定5个不同的定频加热功率,所述定频加热功率的大小与第二差值大小正相关,在其他实施例中,可选地,定频加热功率可以是至少两个以上不同档位,同样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进一步地,所述PID控制包括括比例系数、积分时间系数以及微分时间系数,并依次通过调节比例系数、积分系数和微分系数实时调整。进一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温管的加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步骤S1:获取加温管的最终目标温度和当前温度;/n步骤S2:根据所述目标温度和当前温度得到初始目标温度,得到加温管的PID控制值,并对所述加温管进行PID控制;/n步骤S3:判断当前温度是否达到初始目标温度,若达到则改用定频加热加温管,直到稳定在最终目标温度;否则继续使用PID控制加热加温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温管的加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获取加温管的最终目标温度和当前温度;
步骤S2:根据所述目标温度和当前温度得到初始目标温度,得到加温管的PID控制值,并对所述加温管进行PID控制;
步骤S3:判断当前温度是否达到初始目标温度,若达到则改用定频加热加温管,直到稳定在最终目标温度;否则继续使用PID控制加热加温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目标温度为最终目标温度的7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获取所述加温管的当前温度,将所述初始目标温度和所述当前温度的做差得到第一差值,根据所述第一差值,得到PID控制值。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获取所述加温管的当前温度,若所述当前温度达到所述初始目标温度,将所述最终目标温度与所述当前温度做差得到第二差值,根据所述第二差值,得到定频加热功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ID控制包括括比例系数、积分时间系数以及微分时间系数,并依次通过调节比例系数、积分系数和微分系数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重保裴胜招邝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和普乐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