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氢氧混合气体呼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4227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2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氢氧混合气体呼吸装置,包括壳体和呼吸面罩,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通过管道依次相连的储水室和电解机构,还包括氢气输送管道和氧气输送管道,所述氢气输送管道和氧气输送管道的进气段连通所述电解机构,所述氢气输送管道和氧气输送管道的出气段连通所述呼吸面罩;还包括半导体制冷机构,所述半导体制冷机构包括制冷片和制热片,所述制冷片用于对两所述进气段制冷以形成冷凝水回流入所述电解机构,所述制热片用于加热所述出气段或中间段。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氢氧混合气体呼吸装置,在氢气和氧气的进气段通过制冷片进行制冷从而使得其中的水蒸汽进行冷凝形成冷凝水,从而降低呼吸氢气和氧气中的水汽含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氢氧混合气体呼吸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氢氧混合气体呼吸装置。
技术介绍
近些年研究表明,氢分子具有抗氧化和中和自由基的作用,由此吸氢和呼吸氢氧混合物逐步成为治疗诸多对症如各类慢性疾病乃至癌症的治疗或者辅助治疗手段。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0904478U,授权公告日为2020年7月3日,名称为《氢气呼吸机》的技术专利,其提供的就是这样一种氢气呼吸机,该氢气呼吸机包括用于储存纯净水的水箱、用于产生氢气的氢气发生装置和用于为氢气发生装置供电的电源,在箱体内设有分隔板,以将箱体内分隔为左右两侧的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的底部连通,水箱顶部封闭,氢气发生装置的进水口连通到水箱的底部,氢气发生装置的氢气出口连通到水箱的上部,水箱的上部还设有氢气呼吸接口。又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2488951B,授权公告日为2014年10月15日,名称为《氢氧呼吸机》的专利技术专利,其提供的就是一种氢气和氧气混合的呼吸装置。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普遍采用电解水的方法来制备氢气和氧气,由此氢气和氧气中的水蒸汽含量较高,给呼吸人员的呼吸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氢氧混合气体呼吸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氢氧混合气体呼吸装置,包括壳体和呼吸面罩,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通过管道依次相连的储水室和电解机构,还包括氢气输送管道和氧气输送管道,所述氢气输送管道和氧气输送管道的进气段连通所述电解机构,所述氢气输送管道和氧气输送管道的出气段连通所述呼吸面罩;还包括半导体制冷机构,所述半导体制冷机构包括制冷片和制热片,所述制冷片用于对两所述进气段制冷以形成冷凝水回流入所述电解机构,所述制热片用于加热所述出气段或中间段。上述的新型氢氧混合气体呼吸装置,还包括第一传导件,所述制冷片通过所述第一传导件为所述进气段制冷。上述的新型氢氧混合气体呼吸装置,所述第一传导件包括第一导热柱体,所述制冷片嵌于所述第一导热柱体上,所述进气段螺旋状的缠绕于所述第一导热柱体上。上述的新型氢氧混合气体呼吸装置,还包括第二传导件,所述制热片通过所述第二传导件为所述出气段加热。上述的新型氢氧混合气体呼吸装置,所述第二传导件包括第二导热柱体,所述制热片嵌于所述第二导热柱体上,所述出气段螺旋状的缠绕于所述第二导热柱体上。上述的新型氢氧混合气体呼吸装置,所述半导体制冷机构包括两组所述制冷片,另一组所述制冷片用于为所述电解机构制冷。上述的新型氢氧混合气体呼吸装置,所述半导体制冷机构也包括两组制热片,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散热腔,所述散热腔的槽口布置有另一组所述制热片,所述散热腔内设置有散热风扇。上述的新型氢氧混合气体呼吸装置,所述呼吸面罩的上下两侧各设置有一个排气孔。上述的新型氢氧混合气体呼吸装置,所述呼吸面罩的内侧设置有两个导向管,两个所述导向管分别与两个所述出气段一一对应连通。上述的新型氢氧混合气体呼吸装置,两个所述导向管分别用于各插入一个鼻孔。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氢氧混合气体呼吸装置,在氢气和氧气的进气段通过制冷片进行制冷从而使得其中的水蒸汽进行冷凝形成冷凝水,从而降低呼吸氢气和氧气中的水汽含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新型氢氧混合气体呼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新型氢氧混合气体呼吸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传导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制冷片和散热风扇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呼吸面罩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呼吸面罩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贴鼻片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导向管和控压片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弹性螺旋段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2、呼吸面罩;2.1、排气孔;2.2、导向管;2.21、控压片;2.3、贴鼻片;2.4、分隔板;3、储水室;4、电解机构;5、氢气输送管道;5.1、弹性螺旋段;6、氧气输送管道;7、制冷片;8、制热片;9、第一传导件;10、散热腔;11、散热风扇。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如图1-10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氢氧混合气体呼吸装置,包括壳体1和呼吸面罩2,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通过管道依次相连的储水室3和电解机构4,还包括氢气输送管道5和氧气输送管道6,所述氢气输送管道5和氧气输送管道6的进气段连通所述电解机构4,所述氢气输送管道5和氧气输送管道6的出气段连通所述呼吸面罩2;还包括半导体制冷机构,所述半导体制冷机构包括制冷片7和制热片8,所述制冷片7用于对两所述进气段制冷以形成冷凝水回流入所述电解机构4,所述制热片8用于加热所述出气段或中间段。具体的,壳体1为新型氢氧混合气体呼吸装置外壳和内部支撑骨架结构,其余各结构如储水室3、电解机构4等均直接或者间接的连接于壳体1上,电解机构4用于电解水以生成氢气和氧气,生成的氢气由氢气输送管道5予以输出,氧气由氧气输送管道6予以输出,而氢气输送管道5和氧气输送管道6的另一端均直接连接呼吸面罩2,也即在到达呼吸面罩2前氢气和氧气不混合,如此降低氢氧混合爆炸的概率。本实施例的创新点之一在于还包括半导体制冷机构,半导体制冷机构包括制冷片7和制热片8,其中,制冷片7用于对氢气输送管道5和氧气输送管道6的出气段进行降温,也即制冷,由于进气段内的氧气和氢气富含水蒸汽,对该段制冷降温后水蒸汽冷凝到进气段的管壁上形成冷凝水,将进气段设置为竖直向上、倾斜向下或者螺旋向上的布置于电解机构4上,如此让冷凝后的冷凝水回流到电解机构4中继续电解,也降低了氢气和氧气中的水分含量,更加有利于呼吸,而且由于氢气和氧气的温度被降低,若输送过程中有泄露,低温的氢气爆炸的概率也更低。同时,制热片8用于加热氢气输送管道5和氧气输送管道6的出气段或中间段,出气段也即直接连接呼吸面罩2的一段,中间段为出气段和进气段之间的部分,如此使得进入呼吸面罩2的氢气和氧气温度重新经过升温,不是低温,呼吸更为顺畅。其中,制热片8设置于中间段的优点在于半导体制冷机构整体均可布置于壳体1上,此时呼吸面罩2的质量较轻,而设置于出气段的优点在于,可以更为精确的调节进入呼吸面罩2的空气的温度,使得呼吸更为舒适。本实施例中,在假设效率完全相同且不计算其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氢氧混合气体呼吸装置,包括壳体和呼吸面罩,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通过管道依次相连的储水室和电解机构,其特征在于,/n还包括氢气输送管道和氧气输送管道,所述氢气输送管道和氧气输送管道的进气段连通所述电解机构,所述氢气输送管道和氧气输送管道的出气段连通所述呼吸面罩;/n还包括半导体制冷机构,所述半导体制冷机构包括制冷片和制热片,所述制冷片用于对两所述进气段制冷以形成冷凝水回流入所述电解机构,所述制热片用于加热所述出气段或中间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氢氧混合气体呼吸装置,包括壳体和呼吸面罩,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通过管道依次相连的储水室和电解机构,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氢气输送管道和氧气输送管道,所述氢气输送管道和氧气输送管道的进气段连通所述电解机构,所述氢气输送管道和氧气输送管道的出气段连通所述呼吸面罩;
还包括半导体制冷机构,所述半导体制冷机构包括制冷片和制热片,所述制冷片用于对两所述进气段制冷以形成冷凝水回流入所述电解机构,所述制热片用于加热所述出气段或中间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氢氧混合气体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传导件,所述制冷片通过所述第一传导件为所述进气段制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氢氧混合气体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导件包括第一导热柱体,所述制冷片嵌于所述第一导热柱体上,所述进气段螺旋状的缠绕于所述第一导热柱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氢氧混合气体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传导件,所述制热片通过所述第二传导件为所述出气段加热。


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李仁刘佳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