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胶弹性体式正压无针输液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3129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1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应用于临床输液领域的一种硅胶弹性体式正压无针输液接头,其结构包括设置有内腔通道的外套、底座、活塞和弹性结构,弹性结构为硅胶弹性体,硅胶弹性体的两端为加强环件,中部形成外表面为波纹形状的弹性部,贴设于限位凸环的加强环件的外表面形成与驱动内容部过盈配合的端部密封凸环,另一加强环件凸设为安装于底座端部和端口外套的密封垫圈,硅胶弹体的内表面凸设有若干密封环件。该装置在实现结构简化的同时保证了对内部活塞的密封特性以及往复驱动均衡性,提升了应用质量以及使用效果,且易于实现整体体积的缩小,便于装置实用性的提升,同时避免了金属零部件的应用,防止了对核磁共振等检查操作的影响,保证了医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硅胶弹性体式正压无针输液接头
本技术涉及一种临床输液领域应用的一种硅胶弹性体式正压无针输液接头。
技术介绍
目前,在全球的医疗输液领域,无针穿刺是主流趋势,正压无针输液接头临床上可用于与静脉留置针和输液器连接实现无针穿刺或者与用于长期肿瘤化疗输液的picc、输液港都等医疗器具连接。一般留置针、picc和中心静脉导管等通过细小导管向血管内进行静脉输液的器械,在输液完成后,护士都要对管路利用肝素钠封管液进行封管操作,进而防止输液结束后血液回流到留置针、picc和中心静脉导管的前端管腔凝固形成血栓。该操作等再一次需要进行输液操作时,由于管路的前端被堵无法再进行输液,因此必须要进行留置针、picc、中心静脉导管的更换操作。上述操作过程,一方面,护士在输液结束后要及时对留置针或picc、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肝素钠封管,封管的工作量比较大,增加了护士的工作强度。另一方面,由于picc、中心静脉导管、价格都很昂贵,进而也增加了患者的费用,提升了家庭负担以及治疗成本。目前尽管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正压无针输液接头。但是由于目前大多数这些正压无针输液接头外形尺寸大,患者携带不舒服,活动不方便。且正压无针输液接头内部药液通路结构较为复杂,使无针输液接头内腔里面存在液体死角,极易容易定植细菌,而滋生的细菌随药液进入患者血管,会带来并可预估的医疗问题,影响了治疗效果。此外,正压无针输液接头的内腔体积大,导致输液或注射后药液残留多,而临床上很多胰岛素和抗肿瘤药十分昂贵,药液残留多,不但减弱药疗效,影响治疗效果,而且也浪费了金钱,进一步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负担。市场上还存在有钝针结构的无针输液接头,由于其接头内部有金属弹簧等金属零部件,一方面金属的零部件容易生锈和氧化发黑,对患者产生不良影响和心里恐惧,另一方面患者一旦使用着无针输液接头,就不能进行核磁共振影像检查,阻碍了医疗进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效提升医用效果的硅胶弹性体式正压无针输液接头。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硅胶弹性体式正压无针输液接头,包括设置有内腔通道的外套、底座、活塞和弹性结构,所述底座的一端同轴连接于外套并配合包围形成活塞容纳腔,另一端开设有注液操作端口,所述活塞同轴连接于活塞容纳腔内并实现一端可往复穿设进入内腔通道,其另一朝向注液操作端口的端部设置为活塞顶部,所述活塞同轴开设有与内腔通道相连通的液体通道并于靠近活塞顶部的侧面开设有注液口,所述活塞于注液口远离活塞顶部的一侧凸设有限位凸环,所述限位凸环的一侧为设置有注液口的注射操作部,另一侧为弹性驱动部,所述底座的一端内套连接于外套内,所述底座开设有与注射操作部相适配的注射连接部以及与限位凸环的外径相适配的驱动内容部,所述注射操作部于注液口和活塞顶部之间套设连接有密封圈以实现与注射连接部的密封过盈配合,注射连接部与驱动内容部的连接处形成与限位凸环相对应的限位台面,所述注射连接部的端部为注液操作端口,所述驱动内容部、限位凸环和底座配合形成用于安装弹性结构的安装腔,所述弹性结构为硅胶弹性体,所述硅胶弹性体的两端为加强环件,中部形成外表面为波纹形状的弹性部,贴设于所述限位凸环的加强环件的外表面形成与驱动内容部过盈配合的端部密封凸环,另一加强环件凸设为安装于底座端部和外套之间的密封垫圈,所述硅胶弹性体的内表面朝向弹性驱动部同轴凸设有若干密封环件。该装置在应用过程中,硅胶弹性体套设于活塞的弹性驱动部,继而利用结构分别实现对外套以及外套和底部的连接位的密封操作,同时于其内表面进行若干密封环件的凸设,继而保证与活塞的连接密封效果,从而使其整合实现优良的密封特性。该装置在保证复弹性能以及密封性能的同时实现了结构的简化,更易于实现整体体积的缩小,提升装置的实用性以及操作适用范围。保证操作质量。进一步的是,所述硅胶弹性体为内径一致的筒状结构,靠近所述限位凸环的弹性驱动部的外径增大与加强环件实现过盈密封连接,所述密封环件为靠近底座的加强环件内表面的底部密封环。进一步的是,所述液体通道为细长型直线圆柱通道,所述注液口为两个对称开设的侧方孔,进一步的是,所述底座设置为多面棱柱结构,所述驱动内容部的外表面沿平行于轴线方向周向均设有若干加强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装置的结构设置,利用硅胶弹性体实现常规弹簧和密封圈的一体化设计,利用自身材料特性提供了超强回弹性能以及优良的自密封性能,在减少了内部部件的同时保证了对内部活塞的密封特性以及往复驱动均衡性,提升了应用质量以及使用效果,且在简化了产品结构的基础上,易于实现整体体积的缩小,便于装置实用性的提升,同时避免了对金属零部件的应用,避免了对后续核磁共振灯检查操作的影响,保证了医用效果;2、硅胶弹性体与弹性驱动部的结构设置,保证了外径增大的活塞支撑结构强度,保证了应用稳定性,同时增大了与硅胶弹性体的接触面积,保证了连接质量并形成端部的密封效果,并将密封环件设置为硅胶弹性体的另一端部,一方面可保证硅胶弹性体与活塞两端的密封效果,降低形变过程中的密封效果应用,另一方面可利用加强环件增大结构强度,保证侧边相对作用力的稳定性,保证密封定位效果;3、细长型直线圆柱通道的结构设置,避免了内部结构的死角产生,避免了液体在其内部的堆积,在保证药液应用率的同时,方便了医护人员对接头内腔的冲洗质量,减少了细菌定值,保证了医疗器械的卫生安全性,此外也易于实现内部体积的缩小,进一步降低了药液的残留量,保证了医疗效果,更易于实现成本的合理配置;4、底座外表面与外套加强筋的配合设置,提升了装置的连接结构表面摩擦力,为医护人员能够快速准确的将输液器具与正压无针输液接头进行连接提供了保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无针输液接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无针输液接头和注射器具接口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外套结构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活塞结构主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硅胶弹性体结构主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底座结构主视图;图7为本技术的无针输液接头的连接结构主视图;图中标记为:1、外套;11、注射连接部;12、驱动内容部;121、加强筋;2、活塞;21、注射操作部;211、活塞顶部;212、注液口;213、密封圈;214、密封定位槽;22、限位凸环;23、弹性驱动部;24、液体通道;3、硅胶弹性体;31、加强环件;311、端部密封凸环;32、弹性部;33、底部密封环;4、底座;41、内腔通道;5、注射器具接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该无针输液接头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外套1、设置有内腔通道41的底座4、活塞2和弹性结构。底座4的结构如图6所示将其表面设置为八面棱柱结构,进而利用多面棱柱结构提升结构摩擦力。且该装置应用过程中多为旋转连接,多面棱柱的相邻侧面之间形成的棱边可提升操作作用力的施加效果,保证旋转质量,同时也为医疗安全提供了保障。底座4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硅胶弹性体式正压无针输液接头,包括外套(1)、设置有内腔通道(41)的底座(4)、活塞(2)和弹性结构,所述外套(1)的一端同轴连接于底座(4)并配合包围形成活塞容纳腔,另一端开设有注液操作端口,所述活塞(2)同轴连接于活塞容纳腔内并实现一端可往复穿设进入内腔通道(41),其另一朝向注液操作端口的端部设置为活塞顶部(211),所述活塞(2)同轴开设有与内腔通道(41)相连通的液体通道(24)并于靠近活塞顶部(211)的侧面开设有注液口(212),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2)于注液口(212)远离活塞顶部(211)的一侧凸设有限位凸环(22),所述限位凸环(22)的一侧为设置有注液口(212)的注射操作部(21),另一侧为弹性驱动部(23),所述底座(4)的一端内套连接于外套(1)内,所述底座(4)开设有与注射操作部(21)相适配的注射连接部(11)以及与限位凸环(22)的外径相适配的驱动内容部(12),所述注射操作部(21)于注液口(212)和活塞顶部(211)之间套设连接有密封圈(213)以实现与注射连接部(11)的密封过盈配合,所述注射连接部(11)与驱动内容部(12)的连接处形成与限位凸环(22)相对应的限位台面,所述注射连接部(11)的端部为注液操作端口,所述驱动内容部(12)、限位凸环(22)和底座(4)配合形成用于安装弹性结构的安装腔,所述弹性结构为硅胶弹性体(3),所述硅胶弹性体(3)的两端为加强环件(31),中部形成外表面为波纹形状的弹性部(32),贴设于所述限位凸环(22)的加强环件(31)的外表面形成与驱动内容部(12)过盈配合的端部密封凸环(311),另一加强环件(31)凸设为安装于底座(4)端部和外套(1)之间的密封垫圈,所述硅胶弹性体(3)的内表面朝向弹性驱动部(23)同轴凸设有若干密封环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胶弹性体式正压无针输液接头,包括外套(1)、设置有内腔通道(41)的底座(4)、活塞(2)和弹性结构,所述外套(1)的一端同轴连接于底座(4)并配合包围形成活塞容纳腔,另一端开设有注液操作端口,所述活塞(2)同轴连接于活塞容纳腔内并实现一端可往复穿设进入内腔通道(41),其另一朝向注液操作端口的端部设置为活塞顶部(211),所述活塞(2)同轴开设有与内腔通道(41)相连通的液体通道(24)并于靠近活塞顶部(211)的侧面开设有注液口(212),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2)于注液口(212)远离活塞顶部(211)的一侧凸设有限位凸环(22),所述限位凸环(22)的一侧为设置有注液口(212)的注射操作部(21),另一侧为弹性驱动部(23),所述底座(4)的一端内套连接于外套(1)内,所述底座(4)开设有与注射操作部(21)相适配的注射连接部(11)以及与限位凸环(22)的外径相适配的驱动内容部(12),所述注射操作部(21)于注液口(212)和活塞顶部(211)之间套设连接有密封圈(213)以实现与注射连接部(11)的密封过盈配合,所述注射连接部(11)与驱动内容部(12)的连接处形成与限位凸环(22)相对应的限位台面,所述注射连接部(11)的端部为注液操作端口,所述驱动内容部(12)、限位凸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枫罗培栋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邦伊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