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舒适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2951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1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舒适座椅,包括就坐部分和用于支撑所述就坐部分的支撑部分,其中就坐部分包括座板和靠背,所述座板两侧具有对称设置的角度适应机构,所述靠背以插接方式与角度适应机构相连,并能够在外力作用下通过角度适应机构实现与座板的相对转动,在外力消除时恢复至初始位置。通过巧妙结构实现座椅靠背的倾角适应,满足不同用户的体型或坐姿需求,且结构稳定可靠,便于拆装,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兼具升降高度调节和前后相对位置调节,可大大提高用户舒适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舒适座椅
本技术涉及桌椅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舒适座椅。
技术介绍
现有用于家庭或课堂学习的单人椅子,大多结构简单,功能相对较少,通常只具备简单的升降功能,因而导致了座椅的舒适性欠佳,尤其是采用固定式靠背的座椅,很难适应多种人群的坐姿需求,而随着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该类座椅正逐步为市场所淘汰,而一些功能座椅,却又存在结构过于复杂,安装难度较大,经济效益差或可靠性较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舒适座椅,以简单结构实现座椅功能的优化,并降低安装难度,提高经济效益和可靠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功能舒适座椅,包括就坐部分和用于支撑所述就坐部分的支撑部分,其中就坐部分包括座板和靠背,其关键在于:所述座板两侧具有对称设置的角度适应机构,所述靠背以插接方式与角度适应机构相连,并能够在外力作用下通过角度适应机构实现与座板的相对转动,在外力消除时恢复至初始位置。采用以上方案,以插接方式实现靠背的活动安装,可大大降低其安装难度,并使靠背更容易实现与座板的相对转动,并具有自动复位功能,以此提高座椅的舒适性。作为优选:所述角度适应机构包括沿座板前后方向活动设置的调节座,所述调节座前方抵接有弹性元件;所述调节座后端具有竖向设置的连杆,所述连杆相对调节座转动设置,所述靠背下端具有与连杆匹配的插孔,当所述靠背受到朝后的外力时,所述连杆下端能够推动所述调节座朝前滑动并压缩弹性元件,上端则向后转动以使靠背倾角改变。采用以上方案,调节座、连杆和座板组成类似连杆机构,而靠背和弹性元件则两个主要施力部件,通过弹性元件的弹性恢复能力实现靠背的自动复位功能,且为靠背的倾斜提供一定的让位空间,其安装简单,部件易获得,大大降低了经济成本。作为优选:所述连杆与调节座之间设有中间件,所述中间件具有与所述连杆下端匹配的连接孔,所述调节座后侧具有弧形槽A,所述弧形槽A的轴线沿座板的左右方向设置,所述中间件下端具有与所述弧形槽A相适应的弧形凸出部。通过中间件实现连杆与调节座之间的非固定式安装,只需接触装配即可,为各部件的转动提供良好的余量空间,降低部件加工难度和装配难度同时提高机构运转可靠性。作为优选:所述角度适应机构还包括与座板固定连接的盒体,所述调节座、弹性元件和中间件均位于盒体内,所述座板两侧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盒体的安装孔槽。采用以上方案,可实现角度适应机构的模块化组装,然后再将其安装到座板上,有利于提高座椅的整体装配效率,即提高座椅生产经济效益。作为优选: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所述盒体内在调节座前方设有弹簧座,所述弹簧套设于弹簧座上,所述盒体内在弹簧座的前方设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沿座板左右方向设置,弹簧座前侧具有与所述固定轴相适应的弧形槽B,所述弹簧座在弹簧作用下,其弧形槽B与固定轴抵接。采用以上方案,通过弹簧座可有效保证弹性元件压缩和复位时的稳定性,防止扭转卡死等情况发生,同时通过弧形槽B与固定轴配合,使得弹簧座具有一定的角度偏转适应能力,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机构工作的灵活度和可靠性,构思巧妙。作为优选:所述盒体包括上盒体和下盒体,其中上盒体包括与下盒体扣合的连接部,以及自连接部后端朝上弯折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后侧敞口,所述安装孔槽包括对应连接部设置的横向槽,以及对应延伸部设置的竖向孔,所述横向槽位于座板的底部,且其开口朝下,所述盒体下部嵌入横向槽中,上部插入竖向孔中。采用以上结构的盒体结构,便于安装调节座、弹性元件和连杆等内部件,且能够实现盒体的隐藏式安装,并通过延伸部与竖向孔的后壁合围实现连杆活动空间的限定,既为连杆转动提供了较大的剩余空间,又能够对其该空间进行限定。作为优选:所述连杆通过转轴与盒体铰接,所述盒体内在中间件的后方设有支撑轴,所述转轴和支撑轴均沿座板的左右方向设置,且支撑轴位于转轴下方;所述中间件的后侧具有与所述支撑轴相适应的弧形槽C,在弹性元件作用下,弧形槽C与支撑轴抵接,所述下盒体后端具有向上弯折至支撑轴后方的遮挡部。采用以上方案,通过支撑轴可为中间件提供中间支点,靠背受到推力的向下分力则可通过中间件作用到支撑轴上,防止靠背受到向后转动力过大,向下的分力全部作用到连杆的安装轴上,有利于延长机构的使用寿命,并能够对中间件的转动行程进行限制,提高靠背角度适应可靠性。作为优选:所述盒体上具有沿其左右方向设置的锁孔,所述锁孔用于安装锁销,所述锁孔位于中间件的前方,中间件上具有与锁销相适应的弧形槽D。采用以上方案,当座椅不需要靠背倾斜功能时,则可装入锁销,并与支撑轴一同实现中间件的锁定,防止发生转动,实现靠背位置的固定。作为优选:所述支撑部分包括底座,以及固设于该底座上的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竖向设置,座板固设于该伸缩机构顶部,所述伸缩机构配置有调节手柄。采用以上方案,可实现座板高度位置的调节,满足不同身高人群的需求,提高座椅的适用范围。作为优选:所述支撑部分还包括位于底座下方的基板,所述底座与基板之间具有滑动配合结构,底座能够沿基板的前后方向滑动。采用以上方案,通过底座与基板的相对滑动,可调整座椅与对应桌子之间的相对距离,以适应更多人群,进一步提高座椅的舒适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技术提供的多功能舒适座椅,通过巧妙结构实现座椅靠背的倾角适应,满足不同用户的体型或坐姿需求,且结构稳定可靠,便于拆装,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兼具升降高度调节和前后相对位置调节,可大大提高用户舒适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爆炸示意图;图3为角度适应机构分解示意图;图4为座板底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靠背底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支撑部分剖视图;图7为靠背处于初始位置的状态示意图;图8为图7中角度适应机构的剖视图;图9为图7中A处局部放大图;图10为靠背受力向后转动一定角度时的状态示意图;图11为图10中角度适应机构的剖视图;图12为图10中B处局部放大图;图13为中间件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考图1至图13所示的多功能舒适座椅,其主要包括就坐部分1,以及用于支撑就坐部分1的支撑部分2,其中就坐部分1主要包括座板3和靠背4,本申请中靠背4以插接方式活动设置与座板3的后端,且其与座板3之间设有角度适应机构5,通过角度适应机构5,当靠背4受到向后的推力时,可相对座板3向后转动,即改变靠背4的倾角以适应倚靠力度,而在外力消除时,靠背4又可恢复到初始位置,使得靠背4在使用过程中具有一定弹性活动范围,能够满足更多人群使用需求。在增加靠背4的角度适应功能之余,本申请中还赋予了座椅升降和前后调节的功能,其具体结构参考图1、图2和图6,支撑部分2主要包括呈板状结构的底座6,底座6上具有竖直且固定设置的伸缩机构60,伸缩机构60可采用类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舒适座椅,包括就坐部分(1)和用于支撑所述就坐部分(1)的支撑部分(2),其中就坐部分(1)包括座板(3)和靠背(4),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板(3)两侧具有对称设置的角度适应机构(5),所述靠背(4)以插接方式与角度适应机构(5)相连,并能够在外力作用下通过角度适应机构(5)实现与座板(3)的相对转动,在外力消除时恢复至初始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舒适座椅,包括就坐部分(1)和用于支撑所述就坐部分(1)的支撑部分(2),其中就坐部分(1)包括座板(3)和靠背(4),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板(3)两侧具有对称设置的角度适应机构(5),所述靠背(4)以插接方式与角度适应机构(5)相连,并能够在外力作用下通过角度适应机构(5)实现与座板(3)的相对转动,在外力消除时恢复至初始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舒适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适应机构(5)包括沿座板(3)前后方向活动设置的调节座(50),所述调节座(50)前方抵接有弹性元件(51);
所述调节座(50)后端具有竖向设置的连杆(52),所述连杆(52)相对调节座(50)转动设置,所述靠背(4)下端具有与连杆(52)匹配的插孔(40),当所述靠背(4)受到朝后的外力时,所述连杆(52)下端能够推动所述调节座(50)朝前滑动并压缩弹性元件(51),上端则向后转动以使靠背(4)倾角改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舒适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52)与调节座(50)之间设有中间件(53),所述中间件(53)具有与所述连杆(52)下端匹配的连接孔(530),所述调节座(50)后侧具有弧形槽A(500),所述弧形槽A(500)的轴线沿座板(3)的左右方向设置,所述中间件(53)下端具有与所述弧形槽A(500)相适应的弧形凸出部(53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舒适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适应机构(5)还包括与座板(3)固定连接的盒体(54),所述调节座(50)、弹性元件(51)和中间件(53)均位于盒体(54)内,所述座板(3)两侧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盒体(54)的安装孔槽(3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舒适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51)为弹簧,所述盒体(54)内在调节座(50)前方设有弹簧座(55),所述弹簧套设于弹簧座(55)上,所述盒体(54)内在弹簧座(55)的前方设有固定轴(56),所述固定轴(56)沿座板(3)左右方向设置,弹簧座(55)前侧具有与所述固定轴(56)相适应的弧形槽B(550),所述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茜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聚宝教学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