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发室和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27257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22:57
一种蒸发室,其形成有密闭的空间,在该空间中封入有工作流体,其中,在密闭空间中具备:多个冷凝液流路,它们供工作流体冷凝而成的液体流动;和蒸气流路,其供工作流体气化而成的蒸气流动,设置于蒸气流路的伸出部的伸出量在蒸气流路所延伸的方向上不同,或者,将蒸气流路和冷凝液流路连通的开口部的间距在蒸气流路所延伸的方向上不同,或者,将流路隔开的壁部与规定的流路的横截面具有规定的关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蒸发室和电子设备
本公开涉及通过使封入密闭空间中的工作流体伴随着相变进行回流来进行热输送的蒸发室。
技术介绍
以个人电脑、手机以及平板电脑终端等便携式终端为代表的电子设备具备CPU(中央运算处理装置)等电子部件。从这样的电子部件发出的发热量具有因信息处理能力的提高而增加的倾向,从而,对其进行冷却的技术变得重要。作为用于这样的冷却的手段,公知有热导管。其是如下这样的部件:利用被封入管内的工作流体将热源中的热输送到其它部位,由此使热扩散来冷却热源。另一方面,在近年,这些电子设备的薄型化变得显著,从而需要比以往的热导管更薄的冷却手段。对此,提出有例如专利文献1所述那样的蒸发室(平板状热导管)。蒸发室是将基于热导管的热输送的想法展开到平板状的部件中所得到的设备。即,在蒸发室中,工作流体被封入对置的平板之间,该工作流体伴随着相变进行回流,由此进行热输送,对热源中的热进行输送和扩散来冷却热源。更具体来说,在蒸发室的对置的平板之间设有蒸气用流路和冷凝液用流路,工作流体被封入其中。在将蒸发室配置于热源时,在热源的附近,工作流体受到来自热源的热而蒸发,从而成为气体(蒸气)而在蒸气用流路中移动。由此,来自热源的热被平滑地输送到远离热源的位置,其结果是,热源被冷却。输送着来自热源的热的气体状态的工作流体移动至远离热源的位置,使热量被周围吸收,由此被冷却而冷凝,相变为液体状态。相变后的液体状态的工作流体穿过冷凝液用流路返回到热源的位置,并再次受到来自热源的热而蒸发,从而变化成气体状态。通过以上这样的循环,从热源产生的热被输送至远离热源的位置,热源被冷却。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这样的形成有蒸气用流路(深槽部)和冷凝液用流路(浅槽部)的设备。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11128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本公开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获得较高的热输送能力的蒸发室。另外,提供具备该蒸发室的电子设备。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公开的1个方式为蒸发室,其形成有密闭的空间,在该空间中封入有工作流体,其中,在密闭空间中具备:多个冷凝液流路,它们供工作流体冷凝而成的液体流动;和蒸气流路,其供工作流体气化而成的蒸气流动,在蒸气流路中,具备在冷凝液流路和蒸气流路所排列的方向上向蒸气流路侧突出的伸出部,并且,在蒸气流路所延伸的方向上,伸出部的伸出量不同。可以构成为,在将蒸发室在蒸气流路所延伸的方向上分成多个区域时,1个区域中的伸出部的伸出量比与1个区域相邻的两个区域中的伸出部的伸出量小。可以构成为,在将1个蒸气流路在该蒸气流路所延伸的方向上分成3个区域时,配置于中央的区域中的伸出量的平均值比在配置于中央的区域的两侧配置的2个区域中的伸出量各自的平均值小。可以构成为,在将1个蒸气流路在该蒸气流路所延伸的方向上分成5个区域时,配置于中央的区域中的伸出部的伸出量的平均值和配置于两端的区域中的伸出部的伸出量的平均值比在配置于中央的区域和配置于两端的区域之间配置的区域中的伸出部的伸出量的平均值大。本公开的另一方式为蒸发室,其形成有密闭的空间,在该空间中封入有工作流体,其中,在密闭空间中具备:多个冷凝液流路,它们供工作流体冷凝而成的液体流动;和蒸气流路,其供工作流体气化而成的蒸气流动,在将蒸气流路和冷凝液流路隔开的壁部上设有多个连通开口部,连通开口部是将蒸气流路和冷凝液流路连通的开口部,多个连通开口部的间距在蒸气流路所延伸的方向上不同。可以构成为,当在蒸气流路所延伸的方向上,将蒸发室以1个区域包含有在沿着蒸气流路的方向上排列的多个连通开口部的方式分成多个区域时,1个区域中的连通开口部的间距比与1个区域相邻的两个区域中的连通开口部的间距大。可以构成为,在将1个蒸气流路在该蒸气流路所延伸的方向上分成3个区域时,配置于两端的区域所具备的连通开口部的间距的平均值比在配置于两端的区域之间配置的中央的区域所具备的连通开口部的间距的平均值小。可以构成为,在将1个蒸气流路在该蒸气流路所延伸的方向上分成5个区域时,配置于中央的区域所具备的连通开口部的间距的平均值和配置于两端的区域所具备的连通开口部的间距的平均值比在配置于中央的区域与配置于两端的区域之间配置的区域所具备的连通开口部的间距的平均值小。本公开的另一方式为蒸发室,其形成有密闭的空间,在该空间中封入有工作流体,其中,在密闭空间中形成有多个供工作流体流动的流路,在相邻的流路之间具有壁部,壁部的宽度SA在20μm以上且300μm以下,作为壁部的宽度SA与流路的横截面的截面积SB(μm2)的关系的、SA除以SB所得到的值在0.005(μm-1)以上且0.04(μm-1)以下。可以是,流路具有:多个冷凝液流路,它们供工作流体冷凝而成的液体流动;和蒸气流路,其供工作流体气化而成的蒸气流动,壁部是在相邻的冷凝液流路之间形成的壁部。可以构成为,壁部的宽度小于冷凝液流路的宽度。可以是,在冷凝液流路的表面形成有槽。可以是,在壁部具有多个将相邻的流路连通的开口部。可以是,开口部在相邻的壁部上,以在流路所延伸的方向上位置不同的方式设置。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具备:壳体;电子部件,其被配置在壳体的内侧;以及上述蒸发室,其被配置成与电子部件直接接触,或者被配置成隔着其他部件与电子部件接触。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公开的蒸发室,能够提高热输送能力。附图说明图1是蒸发室1的立体图。图2是蒸发室1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第一片10的立体图。图4是第一片10的俯视图。图5是第一片10的切断面。图6是第一片10的另一切断面。图7是第一片10的另一切断面。图8是俯视外周液体流路部14并将一部分放大示出的图。图9是表示其它形态的壁部和连通开口部的所呈现的图。图10是表示其它形态的壁部和连通开口部的所呈现的图。图11是表示其它形态的壁部和连通开口部的所呈现的图。图12是俯视另一例的外周液体流路部14并将一部分放大示出的图。图13是关注内侧液体流路部15的切断面。图14是俯视内侧液体流路部15并将一部分放大示出的图。图15是俯视内侧液体流路部15并将一部分放大示出的图。图16是对区域的划分方法不同的例子进行说明的图。图17是第二片20的立体图。图18是第二片20的俯视图。图19是第二片20的切断面。图20是第二片20的切断面。图21是第二片20的另一切断面。图22是变形例的第二片20的俯视图。图23是对区域的划分方法不同的例子进行说明的图。图24是对区域的划分方法不同的例子进行说明的图。图25是蒸发室1的切断面。图26是蒸发室1的切断面。图27是将图25的一部分放大的图。图28是将图26的一部分放大的图。图29是俯视冷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蒸发室,其形成有密闭的空间,在该空间中封入有工作流体,其中,/n在所述密闭空间中具备:多个冷凝液流路,它们供所述工作流体冷凝而成的液体流动;和蒸气流路,其供所述工作流体气化而成的蒸气流动,/n在所述蒸气流路中,具备在所述冷凝液流路和所述蒸气流路所排列的方向上向蒸气流路侧突出的伸出部,并且,在所述蒸气流路所延伸的方向上,所述伸出部的伸出量不同。/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530 JP 2018-103620;20180530 JP 2018-1036331.一种蒸发室,其形成有密闭的空间,在该空间中封入有工作流体,其中,
在所述密闭空间中具备:多个冷凝液流路,它们供所述工作流体冷凝而成的液体流动;和蒸气流路,其供所述工作流体气化而成的蒸气流动,
在所述蒸气流路中,具备在所述冷凝液流路和所述蒸气流路所排列的方向上向蒸气流路侧突出的伸出部,并且,在所述蒸气流路所延伸的方向上,所述伸出部的伸出量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室,其中,
在将所述蒸发室在所述蒸气流路所延伸的方向上分成多个区域时,1个所述区域中的所述伸出部的伸出量比与所述1个区域相邻的两个所述区域中的所述伸出部的伸出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蒸发室,其中,
在将1个所述蒸气流路在该蒸气流路所延伸的方向上分成3个区域时,配置于中央的区域的所述伸出量的平均值比在所述配置于中央的区域的两侧配置的2个区域的所述伸出量各自的平均值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蒸发室,其中,
在将1个所述蒸气流路在该蒸气流路所延伸的方向上分成5个区域时,配置于中央的所述区域中的所述伸出部的伸出量的平均值和配置于两端的所述区域中的所述伸出部的伸出量的平均值比在配置于所述中央的所述区域和配置于所述两端的所述区域之间配置的所述区域中的所述伸出部的伸出量的平均值大。


5.一种蒸发室,其形成有密闭的空间,在该空间中封入有工作流体,其中,
在所述密闭空间中具备:多个冷凝液流路,它们供所述工作流体冷凝而成的液体流动;和蒸气流路,其供所述工作流体气化而成的蒸气流动,
在将所述蒸气流路和所述冷凝液流路隔开的壁部上设有多个连通开口部,所述连通开口部是将所述蒸气流路和所述冷凝液流路连通的开口部,
多个所述连通开口部的间距在所述蒸气流路所延伸的方向上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蒸发室,其中,
当在所述蒸气流路所延伸的方向上,将所述蒸发室以1个区域包含有在沿着所述蒸气流路的方向上排列的多个所述连通开口部的方式分成多个区域时,
所述1个区域中的所述连通开口部的间距比与所述1个区域相邻的两个所述区域中的所述连通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桥伸一郎太田贵之小田和范武田利彦竹松清隆百濑辉寿中村阳子
申请(专利权)人: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