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能装置及包含其的蓄能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2246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2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蓄能装置,所述蓄能装置包括用于容纳蓄能介质的腔体,所述蓄能装置还包括温度隔板和驱动装置,所述温度隔板设置于所述腔体内,用于分隔所述腔体内的空间以形成高温区和低温区;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温度隔板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温度隔板在所述腔体内移动,以使所述高温区的蓄能介质流出并经过用户端释热后流入低温区,或使所述低温区的蓄能介质流出并经过用户端释冷后流入高温区。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包含该蓄能装置的蓄能系统。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既能够蓄冷还能够蓄热,温度隔板能够双向移动,以对用户端进行供冷或者供热,还能够消除斜温层,蓄水温度可大于100℃,提升蓄能装置的有效蓄能体积,提升能源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蓄能装置及包含其的蓄能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蓄能装置及包含其的蓄能系统。
技术介绍
水蓄能技术将冷/热量以显热的形式进行储存,在蓄能阶段将冷/热量储存在水蓄能装置中,在用户端需要冷/热量时,将储存的冷/热量释放出来,供用户端使用。水蓄能技术经常用于工业余热的回收,弃风弃电的消纳,对节约能源、减少发电装机容量、环境保护等方面有重要意义。常规的水蓄冷/热装置利用水在不同温度下会形成自然分层的现象进行蓄能、释能,在蓄能和释能过程中会形成斜温层,斜温层的存在降低了水蓄能装置的有效体积,斜温层越大,有效体积越小。斜温层的大小受冷、热水分布器的设置、冷热水流量的影响很大。斜温层上部为高温水、下部为低温水。为了增大蓄冷/热量,提高水蓄能装置的有效体积,通常采用增加水蓄能装置的直径和水蓄能装置的高度,对布水器结构进行优化等措施,但受水静压的影响,水蓄能装置的高度增加受到限制。常规水蓄冷/蓄热装置中温度稳定程度受布水器影响大,布水器接口流速越小,水蓄能装置中温度越稳定,斜温层厚度越小,水蓄能装置有效体积越大。但受加工影响,布水器接口流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蓄能装置,所述蓄能装置包括用于容纳蓄能介质的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装置还包括温度隔板和驱动装置,所述温度隔板设置于所述腔体内,用于分隔所述腔体内的空间以形成高温区和低温区;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温度隔板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温度隔板在所述腔体内移动,以使所述高温区的蓄能介质流出并流入低温区,或使所述低温区的蓄能介质流出并流入高温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能装置,所述蓄能装置包括用于容纳蓄能介质的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装置还包括温度隔板和驱动装置,所述温度隔板设置于所述腔体内,用于分隔所述腔体内的空间以形成高温区和低温区;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温度隔板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温度隔板在所述腔体内移动,以使所述高温区的蓄能介质流出并流入低温区,或使所述低温区的蓄能介质流出并流入高温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转动螺杆和驱动器,所述驱动器与所述转动螺杆的一端连接,所述转动螺杆与所述温度隔板连接,所述驱动器驱动所述转动螺杆转动以带动所述温度隔板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隔板纵向设置于所述腔体内,且所述温度隔板的边缘与所述腔体的侧壁接触;所述转动螺杆设置于所述腔体内,并横向穿过所述温度隔板与所述温度隔板螺纹连接;所述驱动器设置于所述腔体外,与所述转动螺杆的一端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装置还包括密封带,所述密封带设置于所述温度隔板的端部并与所述腔体接触,用于密封所述温度隔板和所述腔体之间的部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装置还包括支撑滚轮,所述支撑滚轮设置于所述温度隔板的端部并与所述腔体接触,用于支撑所述温度隔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上设有热水接口和冷水接口,所述热水接口与所述高温区连通,所述冷水接口与所述低温区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霄强宋承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