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线路板固化的多温式隧道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2243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2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线路板固化的多温式隧道炉,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输送装置和烘烤装置,所述壳体左侧开设有进料口、右侧开设有出料口;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两个第一输送辊,各第一输送辊均通过第一输送支架固定在壳体内部,所述第一输送支架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一输送辊转动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输送辊上套设有第一输送带,所述输送带上设置有若干固定单元,各固定单元均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包括纤维杆和固定在纤维杆上的硅胶块,所述纤维杆朝进料口方向倾斜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烘干时输送线路板稳定,烘干效果好、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线路板固化的多温式隧道炉
本专利技术涉及线路板烘干设备
,尤其是一种用于线路板固化的多温式隧道炉。
技术介绍
印刷线路板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需求量越来越大,在其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烘烤达到干燥的目的,而印刷线路板的烘烤大多都是通过隧道炉进行的;在线路板的干燥中先通过紫外线半固化装置对其上的油墨进行半固化,然后通过隧道炉的烘干干燥达到完全固化的目的。现有的隧道炉一般是将待烘干的线路板放置到隧道炉内的输送装置上进行输送,然后通过隧道炉内的加热单元进行烘干,达到对线路板上的文字油墨进行固化的目的;但在隧道炉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现有采用恒温的烘干方式,线路板油墨内部不能保证完全固化,影响固化效果,同时固化时间较长影响工作效率;第二、当线路板在隧道炉内烘干出料时,线输送路板出料时,隧道炉内外温差过大,高温的线路板出料时突然接触到冷空气影响油墨固化的质量;第三、现有的隧道炉中在输送线路板时通常采用夹持的方式对线路板进行固定,然后控制固定后的线路板在隧道炉中运动烘干,此方式较为麻烦,需要人工将线路板夹持到夹具上,费时费力,且夹具可能对线路板造成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线路板固化的多温式隧道炉,烘干固化油墨效果好,烘干效率高,烘干稳定,输送便捷。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线路板固化的多温式隧道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输送装置和烘烤装置,所述壳体左侧开设有进料口、右侧开设有出料口;所述输送装置包括分别位于壳体两端开口处的两个第一输送辊,各第一输送辊均通过第一输送支架固定在壳体内部,所述第一输送支架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一输送辊转动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输送辊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输送辊上套设有第一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与第一输送辊传动连接,所述输送带上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用于固定线路板的固定单元,各固定单元均包括两个并列设置在第一输送带上的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包括硅胶块和纤维杆,所述纤维杆为两根且其一端均固定在第一输送带上,所述硅胶块固定在限位杆远离第一输送带的一端,所述硅胶块连接两根纤维杆,所述纤维杆朝进料口方向倾斜设置。优选为:所述输送装置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运料机构,所述运料装置穿过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以输送装置左端的运料机构为例:所述运料机构一端位于壳体内部、另一端穿过进料口至壳体外部;所述运料机构包括第二输送支架、安装在第二输送支架上的第二电机、以及安装在第二输送支架上且受第二电机控制的两个第二输送辊,两个第二输送辊上设置有四个第二输送带,各第二输送带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各第二输送之间的间隙均可供支撑单元穿过。优选为:所述进料口处还设置有引导机构,所述引导机构位于运料机构的左侧,所述引导机构包括第三输送支架以及均匀间隔设置在第三输送支架上的若干转动轴,各转动轴之间平行设置,所述转动轴与第二输送辊位于同一高度,所述第三输送支架上设置有数量与转动轴相匹配的第三电机,各转动轴均对应与一个第三电机固定连接且受第三电机控制转动,各转动轴上均设置有若干个输送盘,所述输送盘在输送辊上均匀设置。优选为:所述输送盘包括坯体、设置在坯体外的弹性层和设置在弹性层外的活性炭吸附层,所述活性炭吸附层表面开设有吸尘孔;所述坯体与转动轴之间设置有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从转动轴至坯体方向依次设置的橡胶环、减震板和减震弹簧,所述减震板通过橡胶环粘接固定在转动轴上,所述减震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减震板和坯体固定连接。优选为:所述烘烤装置包括蒸汽加热装置和电加热装置,所述壳体内部从左至右依次分为低温区、烘干区、高温区、烘干区、低温区,所述高温区的温度大于所述烘干区,所述烘干区的温度大于所述低温区;所述蒸汽加热装置安装在所述高温区内,所述电加热装置包括设置在低温区的第一电加热装置、设置在烘干区内的第二电加热装置以及安装在壳体上的控制器。优选为:所述第一电加热装置包括与控制器连接的石墨加热板、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加热电极和第二加热电极,所述石墨加热板和第一温度传感器均固定在壳体上且位于输送装置上端,所述第一加热电极和第二加热电极均固定在所述石墨加热板上,所述第二加热电极的加热功率大于第一加热电极的加热功率,所述第二加热电极设置在靠近壳体中心方向,以左侧的第一电加热装置为例:所述第一加热电极设置在靠近进料口的一端,所述第一加热电极位于进料口与第二加热电极之间;所述第一加热电极与第二加热电极之间还设置有传热块。优选为:所述第二电加热装置包括与控制器连接的第二温度传感器、石墨固定架和石墨加热棒,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固定在石墨固定架上,所述石墨固定架与第一输送辊位于同一高度且位于两个第一输送辊之间,所述石墨固定架的前后两端固定在壳体上,所述石墨加热棒为多根且相互平行安装在石墨固定架上,所述石墨加热棒沿第一输送带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石墨加热棒上设置有锯齿,所述石墨加热棒上的锯齿密度从输送带中心延第一输送辊方向逐渐变小。优选为:所述蒸汽加热装置包括与控制器连接的蒸汽发生器、回形进气管和气泵,所述蒸汽发生器和气泵均固定在壳体外部,所述回形进气管的两端均穿过壳体与蒸汽发生器和气泵连接,所述回形进气管靠近输送装置的一端设置有弯折部,所述回形进气管的弯折部上在靠近输送装置的一端开设有出气孔。优选为:所述蒸汽加热装置还包括第三温度传感器和辅助电加热管,所述辅助电加热管位于回形进气管与输送装置之间,所述电加热管与控制器连接,所述辅助电加热管通过辅助固定架固定在壳体内侧壁上,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固定在辅助固定架上。优选为:所述壳体内部还设置有除湿装置,所述除湿装置设置在烘干区内且位于输送装置上端,所述除湿装置包括除湿棒,所述壳体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供除湿棒从外部插入的除湿孔,所述除湿棒的一端插入壳体内部,所述除湿棒上固定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位于壳体外部,所述壳体内部的除湿棒上包裹有吸水层。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第一输送带上设置两个支撑单元对线路板进行支撑,较现有的采用夹具进行固定线路板的方式不同,保证线路板输送的稳定,通过硅胶块的设置,线路板依靠在硅胶块上,避免线路板磨损影响质量,同时避免线裤板在输送过程中滑动,较之前的采用夹具的方式不同,线路板固定方便,不易造成磨损。(2)通过运料机构的设置,不用人工将线路板逐个放置到支撑单元上,通过运料机构与输送装置的配合将线路板自动从壳体外部运输到输送装置上,节省人工,输送方便,减少人工接触,避免线路板的多接触导致磨损,保证线路板的质量。(3)通过烘烤装置的设置,并将壳体内部分为低温区、烘干区和高温区并在每个区域提供不同的烘干温度,在线路板进入壳体内后,采用逐渐升温然后逐渐降温的方式对线路板进行烘干,烘干效果好,较之前的恒温烘干的方式不同,采用温度变化烘干的方式,可保证油墨内的溶剂完全挥发,保证油墨从内部开始逐渐固化,避免直接烘干导致油墨外部固化内部溶剂无法挥发导致油墨无法完全固化的现象,同时固化效率提高,从之前的两个小时以上的固化时间,现只需四十到五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线路板固化的多温式隧道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输送装置和烘烤装置,所述壳体左侧开设有进料口、右侧开设有出料口;所述输送装置包括分别位于壳体两端开口处的两个第一输送辊,各第一输送辊均通过第一输送支架固定在壳体内部,所述第一输送支架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一输送辊转动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输送辊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输送辊上套设有第一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与第一输送辊传动连接,所述输送带上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用于固定线路板的固定单元,各固定单元均包括两个并列设置在第一输送带上的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包括硅胶块和纤维杆,所述纤维杆为两根且其一端均固定在第一输送带上,所述硅胶块固定在限位杆远离第一输送带的一端,所述硅胶块连接两根纤维杆,所述纤维杆朝进料口方向倾斜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线路板固化的多温式隧道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输送装置和烘烤装置,所述壳体左侧开设有进料口、右侧开设有出料口;所述输送装置包括分别位于壳体两端开口处的两个第一输送辊,各第一输送辊均通过第一输送支架固定在壳体内部,所述第一输送支架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一输送辊转动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输送辊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输送辊上套设有第一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与第一输送辊传动连接,所述输送带上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用于固定线路板的固定单元,各固定单元均包括两个并列设置在第一输送带上的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包括硅胶块和纤维杆,所述纤维杆为两根且其一端均固定在第一输送带上,所述硅胶块固定在限位杆远离第一输送带的一端,所述硅胶块连接两根纤维杆,所述纤维杆朝进料口方向倾斜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线路板固化的多温式隧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运料机构,所述运料装置穿过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以输送装置左端的运料机构为例:所述运料机构一端位于壳体内部、另一端穿过进料口至壳体外部;所述运料机构包括第二输送支架、安装在第二输送支架上的第二电机、以及安装在第二输送支架上且受第二电机控制的两个第二输送辊,两个第二输送辊上设置有四个第二输送带,各第二输送带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各第二输送之间的间隙均可供支撑单元穿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线路板固化的多温式隧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处还设置有引导机构,所述引导机构位于运料机构的左侧,所述引导机构包括第三输送支架以及均匀间隔设置在第三输送支架上的若干转动轴,各转动轴之间平行设置,所述转动轴与第二输送辊位于同一高度,所述第三输送支架上设置有数量与转动轴相匹配的第三电机,各转动轴均对应与一个第三电机固定连接且受第三电机控制转动,各转动轴上均设置有若干个输送盘,所述输送盘在输送辊上均匀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线路板固化的多温式隧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盘包括坯体、设置在坯体外的弹性层和设置在弹性层外的活性炭吸附层,所述活性炭吸附层表面开设有吸尘孔;所述坯体与转动轴之间设置有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从转动轴至坯体方向依次设置的橡胶环、减震板和减震弹簧,所述减震板通过橡胶环粘接固定在转动轴上,所述减震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减震板和坯体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线路板固化的多温式隧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烤装置包括蒸汽加热装置和电加热装置,所述壳体内部从左至右依次分为低温区、烘干区、高温区、烘干区、低温区,所述高温区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胜有王彬章建荣兰凌晓雪龚小林
申请(专利权)人:衢州市川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