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月月专利>正文

一种挂脖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2189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2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挂脖风扇,属于风扇技术领域,包括有主体部和外接部;主体部上部成型有主出风口组;外接部上部成型有外接出风口组;主体部内设置有挡风部和离心风扇;主体部外壁成型有插接槽组;外接部两端成型有插接柱组。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分体式设计,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可以实现吹风位置的调整;使用主体部时,向颈部或面部吹风,使用主体部和外接部时,能够向面部吹风;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有雾化器,可以增加面部或颈部的空气湿度,依靠水的蒸发吸热,降低颈部或面部附近的温度;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正反的安装形式即可以实现功能面部吹风和雾化功能的切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挂脖风扇
本专利技术属于风扇
,具体涉及一种挂脖风扇。
技术介绍
文献号为CN2106263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挂脖风扇,包括用于穿戴在人体脖颈上的弧形支架和设置在弧形支架内的风扇,弧形支架内设有风道,风扇用于向风道内提供气流,弧形支架包括弧形部和位于弧形部两端的第一延伸段和第二延伸段,弧形部上设有多个第一出风口,第一延伸段和/或第二延伸段上设有多个第二出风口,各第一出风口、各第二出风口与风道连通,从第一出风口出来的气流吹向颈部,从第二出风口出来的气流吹向面部。本技术的挂脖风扇可以为人体多个部位提供风,例如人体的颈部和面部,更能满足用户需求,方便用户使用。上述专利虽然可以同时向颈部和面部吹风,但是用户在使用时,会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对降温效果有不同的需求,很多用户在使用时有时仅需要对面部吹风,以上专利并不能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分体式的可以即向颈部和面部吹风又可以单独向面部吹风的挂颈风扇。为实现本专利技术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挂脖风扇,包括有能够悬挂在颈部的主体部和与所述主体部可拆卸连接的外接部;所述主体部上部对称成型有两组用于向颈部或面部吹风的主出风口组;所述外接部上部成型有用于向面部吹风的外接出风口组。所述主体部内滑动连接有两个能够分别封闭对应的所述主出风口组的挡风部;所述主体部内固定连接有用于吹风的离心风扇。当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外接部分离时,所述挡风部不封闭所述主出风口组,此时,仅所述主出风口组吹风。当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外接部安装在一起时,所述外接部能够使得所述挡风部封闭所述主出风口组,此时,仅所述外接出风口组吹风。所述主体部为U型结构且所述主体部外壁靠近两端分别对称成型有插接槽组;所述外接部两端分别对称成型有用于与对应的所述插接槽组插接的插接柱组。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挡风部包括有滑动连接在所述主体部内的用于封闭所述主出风口组的挡风板。所述主体部两端分别成型有与用于与所述外接部连通的主体连接孔;所述主体部内靠近所述主体连接孔分别活动连接有用于封闭所述主体连接孔的封口板。所述挡风部还包括有滑动连接在所述主体部内的能够与所述封口板相抵的传动柱以及设置在所述主体部内的用于使所述传动柱向所述封口板方向运动的弹簧;所述传动柱的滑动方向与所述主体连接孔垂直。当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外接部分离时,所述弹簧使得所述传动柱与所述封口板相抵,所述封口板将所述主体连接孔封闭,所述挡风部不封闭所述主出风口组,此时,仅所述主出风口组吹风。作为优选方案:各个所述插接槽组包括有两个对称纵向设置的插接槽;所述插接槽上端与外部连通。所述插接槽内成型有与所述主体部内部连通的滑动槽;所述封口板上成型有同时滑动连接在相邻的所述滑动槽内的滑动柱且所述滑动柱两端经所述滑动槽延伸至所述滑动槽内。各个所述插接柱组包括有两个对称纵向设置的用于与所述插接槽插接的插接柱;所述插接柱上成型有能够与所述滑动柱滑动连接的开口槽;所述开口槽包括有位于所述开口槽上端的能够与所述滑动柱滑动连接的开口端和位于所述开口槽下端的能够与所述滑动柱相抵的闭合端。当所述闭合端插入所述插接槽内底部时,所述挡风部封闭所述主出风口组,所述主体连接孔与所述外接部连通,此时,仅所述外接出风口组吹风。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外接部内设置有雾化器,所述雾化器位于所述外接部下部设置有朝向面部喷雾的雾化喷头。一个所述插接槽的两内壁底部设置有电极a;一个所述插接柱的两外壁靠近所述开口端设置有能够与所述电极a导通的电极b。当所述开口端插入所述插接槽内底部时,所述封口板不转动,所述电极a与所述电极b导通,所述雾化器能够向面部喷雾。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初始状态下,电源模块具有足够的电量,弹簧使得传动柱与封口板相抵,进而使得封口板封闭主体连接孔;此时主出风口与通风孔均连通。使用本产品颈部或面部吹风功能时,手部握持主体部,使主出风口朝向上方将主体部戴到颈部,按下开关,控制模块控制离心风扇转动,外部的空气经进风口进入到主体部内,经通风孔和主出风口向颈部或面部吹风(可适当调整佩戴位置,使风吹向需要降温的具体部位)。再次按下开关,控制模块控制离心风扇停止转动。使用本产品面部吹风功能时,手部握持主体部,使主出风口朝向上方将主体部戴到颈部,手部握持外接部,使外接出风口朝向上方,将插接柱插入插接槽内使外接部与主体部相对固定。在插入过程中,开口槽的闭合端将与滑动柱相抵,随着插接柱的插入,将使得滑动柱沿滑动槽滑动。封口板将在导向斜坡的导向作用下,朝传动柱一侧同步翻转,使得主体连接孔与外接连接孔连通,同时封口板将驱动传动柱使其沿滑动轨道滑动使得弹簧压缩。当插接柱完全插入到插接槽内时,此时传动柱带动挡风板运动到极限位置,通风孔与主出风口均不连通。按下开关,控制模块控制离心风扇转动,外部的空气经进风口进入到主体部内,依次经主体连接孔、外接连接孔进入到外接部内,进而经外接出风口吹向面部。再次按下开关,控制模块控制离心风扇停止转动。取下外接部时,弹簧的弹力使得传动柱向初始位置运动,进而使得滑动柱沿滑动槽运动到初始位置,主体连接孔被封闭。使用本产品吹风雾化功能时,手部握持主体部,使主出风口朝向上方将主体部戴到颈部。取下胶塞,经注水孔向雾化器内注入适量的水,重新塞回胶塞。手部握持外接部,使雾化喷头朝向上方,将插接柱插入插接槽内使外接部与主体部相对固定。在插入过程中,开口槽的开口端与滑动柱不相抵,滑动柱沿开口槽滑动。当插接柱完全插入到插接槽内时,封口板依然使主体连接孔闭合,此时,电极a与电极b导通。按下开关,控制模块控制离心风扇转动,外部的空气经进风口进入到主体部内,经通风孔和主出风口向颈部或面部吹风。与此同时,雾化器开始工作,向面部和颈部喷雾。再次按下开关,控制模块控制离心风扇和雾化器停止工作。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封口板,当主体部与外接部分离时,弹簧使传动柱与封口板相抵,进而使得主体连接孔被封闭;当外接出风口向上使外接部与主体部安装到一起时,开口槽的闭合端使滑动柱沿滑动槽滑动,封口板同步向弹簧方向转动,进而使得主体连接孔打开,外接部与主体部连通,安装外接部的同时,就可以使外接部与主体部连通,进而实现了出风位置的切换,没有增加新的操作步骤,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开口槽,当外接出风口向上使外接部与主体部安装到一起时,开口槽的闭合端使得滑动柱沿滑动槽滑动,进而使得主体连接孔打开,外接部与主体部连通;当雾化喷头向上使外接部与主体部安装到一起时,滑动柱沿开口槽相对滑动,滑动柱保持使主体连接孔闭合,外接部与主体部不连通,同一结构在正反两种插接方式下可以实现不同的作用,结构相对精简。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离心风扇,当主体部与外接部分离时,离心风扇经主出风口向颈部或面部吹风;当主体部与外接部安装到一起时,离心风扇能够经外接出风口向面部吹风;离心风扇具有多种用途,实用性更强。本专利技术采用分体式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能够悬挂在颈部的主体部和与所述主体部可拆卸连接的外接部;所述主体部上部对称成型有两组用于向颈部或面部吹风的主出风口组;所述外接部上部成型有用于向面部吹风的外接出风口组;/n所述主体部内滑动连接有两个能够分别封闭对应的所述主出风口组的挡风部;所述主体部内固定连接有用于吹风的离心风扇;当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外接部分离时,所述挡风部不封闭所述主出风口组,此时,仅所述主出风口组吹风;当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外接部安装在一起时,所述外接部能够使得所述挡风部封闭所述主出风口组,此时,仅所述外接出风口组吹风;所述主体部为U型结构且所述主体部外壁靠近两端分别对称成型有插接槽组;所述外接部两端分别对称成型有用于与对应的所述插接槽组插接的插接柱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能够悬挂在颈部的主体部和与所述主体部可拆卸连接的外接部;所述主体部上部对称成型有两组用于向颈部或面部吹风的主出风口组;所述外接部上部成型有用于向面部吹风的外接出风口组;
所述主体部内滑动连接有两个能够分别封闭对应的所述主出风口组的挡风部;所述主体部内固定连接有用于吹风的离心风扇;当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外接部分离时,所述挡风部不封闭所述主出风口组,此时,仅所述主出风口组吹风;当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外接部安装在一起时,所述外接部能够使得所述挡风部封闭所述主出风口组,此时,仅所述外接出风口组吹风;所述主体部为U型结构且所述主体部外壁靠近两端分别对称成型有插接槽组;所述外接部两端分别对称成型有用于与对应的所述插接槽组插接的插接柱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部包括有滑动连接在所述主体部内的用于封闭所述主出风口组的挡风板;
所述主体部两端分别成型有与用于与所述外接部连通的主体连接孔;所述主体部内靠近所述主体连接孔分别活动连接有用于封闭所述主体连接孔的封口板;
所述挡风部还包括有滑动连接在所述主体部内的能够与所述封口板相抵的传动柱以及设置在所述主体部内的用于使所述传动柱向所述封口板方向运动的弹簧;所述传动柱的滑动方向与所述主体连接孔垂直;
当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外接部分离时,所述弹簧使得所述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月月
申请(专利权)人:刘月月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