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放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2185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2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充放气装置,包括充气泵和与充气泵连通的气路换向阀,气路换向阀内具有可相互切换的充气气路和放气气路,充气泵通过气路换向阀内的气路切换实现充气或放气,充气泵包括:活塞缸,包括缸体、活塞、活塞杆,其中,活塞上具有气道;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活塞作往复式移动;第一弹性密封部件,具有在活塞缸吸气时开启气道的外张状态和在活塞缸排气时封闭气道的闭合状态;第二弹性密封部件,具有在活塞缸吸气时封闭缸体出气口的封闭状态和在活塞缸排气时开启缸体出气口的开启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气路换向阀配合充气泵使用通过切换充气气路和放气气路,既可以对气囊充气又能对气囊放气,不但可以控制成本,还具有操作方便、使用灵活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放气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充气设备
,具体是涉及一种既可实现充气又可实现放气的充放气装置。
技术介绍
便携充气式水上平台具有重量轻、多功能、易于拆装、易于收纳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水上休闲娱乐、水上体育活动、码头工程、水上商业演出等项目。上述便携充气式水上平台包括承载平台和与承载平台连接的用于提供浮力的气囊,在使用所述便携充气式水上平台时需要对气囊进行充气,在携带、收纳所述便携充气式水上平台时需要将气囊里的气体放出。目前,为了对上述气囊进行充气和放气,往往需要配备不同的设备,比如说在承载平台上设置一个充气泵和一个真空抽气泵,通过充气泵来对气囊充气,通过真空抽气泵来对气囊放气,这样一来不仅存在操作不便的缺陷,还在无形中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放气装置,既能够实现对气囊充气又可以实现对气囊放气。为此,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充放气装置,包括充气泵和与所述充气泵连通的气路换向阀,所述气路换向阀内具有用于气囊充气的充气气路和用于气囊放气的放气气路,所述充气泵通过所述气路换向阀内充气气路和放气气路的气路切换实现充气或放气,所述充气泵包括:活塞缸,包括缸体、活塞、以及活塞杆,其中,所述活塞将缸体的内腔分隔成进气腔和出气腔两个腔室,所述活塞上具有连通所述进气腔和出气腔的气道;驱动组件,与所述活塞杆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活塞作往复式移动;第一弹性密封部件,可张合的设置在所述活塞上,具有在所述活塞缸吸气时开启所述气道的外张状态和在所述活塞缸排气时封闭所述气道的闭合状态;以及第二弹性密封部件,设置在所述缸体的出气口处,具有在所述活塞缸吸气时封闭所述缸体出气口的封闭状态和在所述活塞缸排气时开启所述缸体出气口的开启状态。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电机轴上的平衡传动轮,其中,所述活塞杆的两端分别与活塞和平衡传动轮铰接相连,所述平衡传动轮为凸轮,所述活塞杆连接于该凸轮的背离其质心的一端。进一步地,所述充气泵为双缸活塞泵,包括两个所述活塞缸,两个所述活塞缸中的活塞均由所述驱动组件驱动,其中,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为双出轴电机,所述平衡传动轮设有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双出轴电机的两个电机轴上。进一步地,所述气道由沿所述活塞周向分布的多个气孔组成,所述第一弹性密封部件为贴设在所述活塞前端面上的橡胶挡片,所述橡胶挡片的中心部固定于活塞上。进一步地,所述缸体的出气口处设置有出气口接头,所述第二弹性密封部件设于所述出气口接头内,所述第二弹性密封部件包括密封塞头和用于所述密封塞头复位的弹簧。进一步地,所述活塞的周侧设有槽沟,所述槽沟中嵌装有活塞环。进一步地,所述气路换向阀包括:阀体;阀芯,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阀体内,具有连通所述充气气路、阻断所述放气气路的充气位置和连通所述放气气路、阻断所述充气气路的放气位置;以及驱动单元,设置在所述阀体内,用于驱动所述阀芯移动,包括与所述阀芯连接的推杆组件和与所述推杆组件连接的第二驱动电机,其中,所述阀芯通过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转向切换作往复式移动,以实现在充气位置和放气位置之间的位置切换。进一步地,所述阀体上设有用来连通气囊通气嘴的第一接口、用来连通所述充气泵出气口的第二接口、与外界连通的进气口和排气口、以及用来与所述充气泵吸气口连通的通气口,其中,在气囊充气时气体依次经过所述进气口、通气口、充气泵泵腔、第二接口、第一接口,在气囊放气时气体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接口、通气口、充气泵泵腔、第二接口、排气口。进一步地,所述阀体内还设置有用于检测阀芯位置的光电感应装置。进一步地,上述充放气装置还包括罩壳,所述气路换向阀和充气泵均安装于所述罩壳中。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气路换向阀中具有充气气路和放气气路两条气路,所述气路换向阀配合充气泵使用通过切换这两条气路,既可以实现对气囊进行充气又能够实现对气囊进行放气,故而在便携充气式水上平台上只需配备这一套装置即可,无需再配备专门的放气设备,不仅能够降低成本,还具有操作方便、使用灵活的特点。(2)本专利技术中的充气泵采用双缸活塞泵,具有高压力、大流量的优点,能够提高充放气效率,同时,在具备这样优势的前提下采用双缸结构能够最大程度的限制本装置的体积,具有结构紧凑的特点,从而不会影响到便携充气式水上平台的便携性能。(3)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平衡传动轮对活塞杆传递驱动力,所述平衡传动轮为凸轮构造,所述活塞杆连接于该凸轮的背离其质心的一端,这样一来在运动过程中所述平衡传动轮具有配重效果,能够在旋转时得到动态平衡,这降低了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从而能够减少因离心力而产生的振动。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专利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充放气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充放气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充放气装置的结构爆炸图;图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中活塞缸的内部结构;图5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中活塞的主体结构;图6a为活塞缸开始吸气时的状态示意图;图6b为活塞缸处于吸气过程中的状态示意图;图6c为活塞缸吸气结束时的状态示意图;图7a为活塞缸开始排气时的状态示意图;图7b为活塞缸排气过程中的状态示意图;图7c为活塞缸排气结束时的状态示意图;图8为充气泵的出气口与气路换向阀的第二接口的连接装配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中气路换向阀的结构爆炸图;图10示出了气路换向阀中阀体的主体结构;图11为气路换向阀在用作气囊充气时的气路图;图12为气路换向阀在用作气囊放气时的气路图;图13为本充放气装置在对气囊充气时的气路图;以及图14为本充放气装置在对气囊放气时的气路图。附图标记说明1、气路换向阀;10、阀体;11、第一接口;12、第二接口;13、进气口;14、排气口;15、通气口;16、配件放置腔;2、阀芯;31、推杆组件;311、推杆;312、移动块;313、导向部件;32、第二驱动电机;33、安装架;4、中心轴;5、光电感应装置;6、充气泵;61、活塞缸;611、缸体;612、活塞;6121、气道;6122、活塞环;613、活塞杆;62、驱动组件;621、第一驱动电机;622、平衡传动轮;63、第一弹性密封部件;64、第二弹性密封部件;641、密封塞头;642、弹簧;7、出气口接头;8、罩壳;9、三通接头。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充气泵(6)和与所述充气泵(6)连通的气路换向阀(1),所述气路换向阀(1)内具有用于气囊充气的充气气路和用于气囊放气的放气气路,所述充气泵(6)通过所述气路换向阀(1)内充气气路和放气气路的气路切换实现充气或放气,所述充气泵(6)包括:/n活塞缸(61),包括缸体(611)、活塞(612)、以及活塞杆(613),其中,所述活塞(612)将缸体(611)的内腔分隔成进气腔和出气腔两个腔室,所述活塞(612)上具有连通所述进气腔和出气腔的气道(6121);/n驱动组件(62),与所述活塞杆(613)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活塞(612)作往复式移动;/n第一弹性密封部件(63),可张合的设置在所述活塞(612)上,具有在所述活塞缸(61)吸气时开启所述气道(6121)的外张状态和在所述活塞缸(61)排气时封闭所述气道(6121)的闭合状态;以及/n第二弹性密封部件(64),设置在所述缸体(611)的出气口处,具有在所述活塞缸(61)吸气时封闭所述缸体(611)出气口的封闭状态和在所述活塞缸(61)排气时开启所述缸体(611)出气口的开启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充气泵(6)和与所述充气泵(6)连通的气路换向阀(1),所述气路换向阀(1)内具有用于气囊充气的充气气路和用于气囊放气的放气气路,所述充气泵(6)通过所述气路换向阀(1)内充气气路和放气气路的气路切换实现充气或放气,所述充气泵(6)包括:
活塞缸(61),包括缸体(611)、活塞(612)、以及活塞杆(613),其中,所述活塞(612)将缸体(611)的内腔分隔成进气腔和出气腔两个腔室,所述活塞(612)上具有连通所述进气腔和出气腔的气道(6121);
驱动组件(62),与所述活塞杆(613)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活塞(612)作往复式移动;
第一弹性密封部件(63),可张合的设置在所述活塞(612)上,具有在所述活塞缸(61)吸气时开启所述气道(6121)的外张状态和在所述活塞缸(61)排气时封闭所述气道(6121)的闭合状态;以及
第二弹性密封部件(64),设置在所述缸体(611)的出气口处,具有在所述活塞缸(61)吸气时封闭所述缸体(611)出气口的封闭状态和在所述活塞缸(61)排气时开启所述缸体(611)出气口的开启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62)包括第一驱动电机(621)和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621)电机轴上的平衡传动轮(622),其中,所述活塞杆(613)的两端分别与活塞(612)和平衡传动轮(622)铰接相连,所述平衡传动轮(622)为凸轮,所述活塞杆(613)连接于该凸轮的背离其质心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泵(6)为双缸活塞泵,包括两个所述活塞缸(61),两个所述活塞缸(61)中的活塞(612)均由所述驱动组件(62)驱动,其中,所述第一驱动电机(621)为双出轴电机,所述平衡传动轮(622)设有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双出轴电机的两个电机轴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道(6121)由沿所述活塞(612)周向分布的多个气孔组成,所述第一弹性密封部件(63)为贴设在所述活塞(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琛玮吴旭陈贵海刘际李骜阎雪波杨真林军王瑜孙红娟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兰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