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海洋温差能的低品位热源驱动水电冷多联产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低品位热源高效转换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海洋温差能的低品位热源驱动水电冷多联产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能源需求量激增。然而,化石能源储量濒临枯竭以及在其利用过程中所引发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威胁着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发展低品位热能转换与利用技术,对海洋温差能、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及工业余热进行高效回收利用,对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我国能源结构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国家能源战略规划的重要内容。海洋温差能资源储量巨大且相对稳定,因此有望为低纬度地区(如我国南海海域)提供清洁可持续的电力供给。海洋温差能发电循环主要分为开式、闭式和混合式。其中,闭式循环系统易于小型化,因此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闭式循环主要包括单工质有机朗肯循环、非共沸混合工质Kalina循环、国海循环等。由于海洋温差能发电循环的温差较小(一般仅为20℃左右),所以闭式循环的效率较低,最高仅为5%左右。为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海洋温差能的低品位热源驱动水电冷多联产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基于海洋温差能的低品位热源驱动水电冷多联产系统包括加热器(1)、蒸汽发生器(2)、分离器(3)、膨胀机(4)、二级喷射器、回热器(7)、冷凝器(8)、蒸发器(10)、多级喷雾闪蒸海水淡化系统、表层温海水输入通道(22)、深层冷海水输入通道(23)、低品位热源输入通道(24)、供冷管路(25);/n低品位热源输入通道(24)与加热器(1)连接,用于将低品位热源的热量传递给表层温海水,表层温海水输入通道(22)经加热器(1)与蒸汽发生器(2)连接,用于将温海水的热量传递给循环工质;蒸汽发生器(2)的一端经分离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海洋温差能的低品位热源驱动水电冷多联产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基于海洋温差能的低品位热源驱动水电冷多联产系统包括加热器(1)、蒸汽发生器(2)、分离器(3)、膨胀机(4)、二级喷射器、回热器(7)、冷凝器(8)、蒸发器(10)、多级喷雾闪蒸海水淡化系统、表层温海水输入通道(22)、深层冷海水输入通道(23)、低品位热源输入通道(24)、供冷管路(25);
低品位热源输入通道(24)与加热器(1)连接,用于将低品位热源的热量传递给表层温海水,表层温海水输入通道(22)经加热器(1)与蒸汽发生器(2)连接,用于将温海水的热量传递给循环工质;蒸汽发生器(2)的一端经分离器(3)分为两路,一路依次经过膨胀机(4)、回热器(7)与冷凝器(8)的一端连接,膨胀机(4)同轴连接有发电机(5),用于将工质饱和蒸汽经膨胀机(4)所做的功转化为电能,另一路依次经回热器(7)与冷凝器(8)的一端连接;冷凝器(8)的另一端分为两路,一路经蒸发器(10)与回热器(7)连接,另一路依次增压泵(9)、回热器(7)与蒸汽发生器(2)的另一端连接形成工质循环回路;
所述分离器(3)与回热器(7)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一喷射器(11)和第二喷射器(6);
所述膨胀机(4)与回热器(7)之间设置有第二喷射器(6);
所述蒸发器(10)与冷凝器(8)之间设置有膨胀阀,蒸发器(10)与供冷管路(25)连接,用于为用户提供冷量;
所述多级喷雾闪蒸海水淡化系统(13)包括多级喷雾闪蒸装置;每级喷雾闪蒸装置包括蒸发室和冷凝室,蒸发室内安装有喷嘴(19)和除沫器20,冷凝室内安装有传热管束21;各级喷雾闪蒸装置之间采用串联方式连接,即前一级闪蒸蒸发室的浓盐水输出管路经后一级的浓盐水输入管路与喷嘴连接,末级闪蒸蒸发室的浓盐水输出管路与第一排水泵(14)连接;后一级冷凝室的冷却水输出管路与前一级的冷却水输入管路连接,用于将喷雾闪蒸所产生的蒸汽冷凝为淡水,首级冷却水输出管路与第二排水泵(17)连接;前一级冷凝室的冷凝水输出管路与后一级冷凝室的冷凝水输出管路连接,末级冷凝室的冷凝水输出管路经第三排水泵(15)与储水箱(16)连接,用于为用户提供淡水;各级喷雾闪蒸冷凝室与真空泵(18)连接,保证喷雾闪蒸所需的真空度;
所述的表层温海水输入通道(22)依次经加热器(1)、蒸汽发生器(2)与多级喷雾闪蒸海水淡化系统(13)的首级闪蒸蒸发室进口喷嘴连接;
所述深层冷海水输入通道(23)经冷凝器(8)与多级喷雾闪蒸海水淡化系统(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士鹤,刘新宇,沈胜强,冯寅,卞永宁,张克冲,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