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限空间桥墩群空心高墩异步液压爬模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92121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2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限空间桥墩群空心高墩异步液压爬模施工方法,采用液压爬模系统筑造左幅前、后墩柱和右幅前、右幅后墩柱,左幅前、后墩柱及右幅前、后墩柱各自通过一根墩间系梁构成双肢薄壁空心墩;每座墩柱均分成24个节段和一个墩顶挡块进行施工;先在左幅前墩柱和右幅前墩柱的中间前方安装塔吊,接着施工左幅前墩柱,在施工完成左幅前墩柱的第1和第2节段后,开始施工右幅前墩柱,在施工完成右幅前墩柱的第1和第2节段后,开始施工右幅后墩柱,在施工完成右幅后墩柱的第1和第2节段后,开始施工左幅后墩柱;在四座墩柱施工完成并拆除爬模系统后,进行墩间系梁施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在有限的空间内,避免不同施工工序液压爬模系统顶升的干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限空间桥墩群空心高墩异步液压爬模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有限空间桥墩群空心高墩异步液压爬模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云贵高原的交通大发展,地形地势险峻,跨越山间沟谷成常态,在高等级公路的选线及建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桥梁跨径越来越大、墩柱越建越高的问题。如何提高和协调山区高速公路有限空间中成群墩柱的施工速度成为当下研究的重点。尤其当群墩位于山腰间,一侧临沟谷,另一侧临悬崖,并且塔吊的最大臂幅仅50m,墩间距最大为5.5m,最小间距为5米(双肢墩的净间距),液压爬模系统需要最小平面宽度为2.7米,墩间施工干扰较大,不满足群墩同步施工的条件。因此需要研究一种在有限的物料垂直运输设备和有限空间的群墩爬模施工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有限空间桥墩群空心高墩异步液压爬模施工方法,它通过对液压爬模系统、塔吊顶升和墩间系梁的协调施工,能在有限的空间内,避免不同施工工序液压爬模系统顶升的干扰,最大限度地提升了墩柱的施工速度。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有限空间桥墩群空心高墩异步液压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限空间桥墩群空心高墩异步液压爬模施工方法,采用液压爬模系统筑造左幅前墩柱、左幅后墩柱、右幅前墩柱和右幅后墩柱,该四座墩柱均为空心高墩并各自通过第一道横隔板至第三道横隔板分隔成第一段内箱至第四段内箱;左幅前墩柱与左幅后墩柱的间距以及右幅前墩柱和右幅后墩柱的间距均为5.00m;左幅前墩柱与右幅前墩柱的间距以及左幅后墩柱与右幅后墩柱的间距均为5.50m;左幅前墩柱与左幅后墩柱以及右幅前墩柱与右幅后墩柱各自通过一根墩间系梁构成双肢薄壁空心墩;每座墩柱均分成24个节段和一个墩顶挡块进行施工;第2节段至第4节段、第8节段至第10节段、第14节段至第16节段和第20节段至第22节段为高度和结构均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限空间桥墩群空心高墩异步液压爬模施工方法,采用液压爬模系统筑造左幅前墩柱、左幅后墩柱、右幅前墩柱和右幅后墩柱,该四座墩柱均为空心高墩并各自通过第一道横隔板至第三道横隔板分隔成第一段内箱至第四段内箱;左幅前墩柱与左幅后墩柱的间距以及右幅前墩柱和右幅后墩柱的间距均为5.00m;左幅前墩柱与右幅前墩柱的间距以及左幅后墩柱与右幅后墩柱的间距均为5.50m;左幅前墩柱与左幅后墩柱以及右幅前墩柱与右幅后墩柱各自通过一根墩间系梁构成双肢薄壁空心墩;每座墩柱均分成24个节段和一个墩顶挡块进行施工;第2节段至第4节段、第8节段至第10节段、第14节段至第16节段和第20节段至第22节段为高度和结构均相同的标准施工段,其余为非标准施工段,第6节段位于第一道横隔板,第12节段和第13节段位于第二道横隔板,第18节段位于第三道横隔板;第24节段为封顶段;所述墩间系梁位于第二道横隔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施工方法是:先在左幅前墩柱和右幅前墩柱的中间前方安装塔吊,接着施工左幅前墩柱,在施工完成左幅前墩柱的第1节段和第2节段后,开始施工右幅前墩柱,在施工完成右幅前墩柱的第1节段和第2节段后,开始施工右幅后墩柱,在施工完成右幅后墩柱的第1节段和第2节段后,开始施工左幅后墩柱;所述左幅前墩柱、左幅后墩柱、右幅前墩柱和右幅后墩柱的施工方法相同并按照以下流程施工:
流程一,第1节段施工:先绑扎第1节段钢筋,再利用爬模系统的第1节段模板进行施工,并埋设与爬模系统相关的爬模预埋件;所述爬模预埋件包括固定模板用的对拉螺杆和固定提升架的预埋螺栓、提升架附墙支撑埋件和塔吊附墙支撑埋件;固定模板用的对拉螺杆和固定提升架的预埋螺栓的预埋连接螺母和锥形套头能取出;在第1节段完成施工后,拆除第1节段模板,利用已埋设好的爬模预埋件安装爬模下架体;
流程二,第2节段施工:先绑扎第2节段钢筋,然后利用塔吊安装爬模上架体和第2节段模板;在第2节段的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先拆除第2节段内箱模板,并将第2节段外模板外移;
流程三,第3节段施工:先安装爬模轨道及液压油路,将第2节段模板爬升至第3节段,再进行第3节段施工和吊平台安装;
流程四,利用爬模系统的循环爬升进行第4节段施工;
流程五,利用爬模系统的循环爬升进行第5节段施工,将第5节段的混凝土浇筑至第一道横隔板的下倒角处;
流程六,第6节段施工,即第一道横隔板施工,先将第5节段内箱模板拆除,再搭设横隔板模板支架,然后进行第一道横隔板施工;
流程七,利用爬模系统的循环爬升进行第7节段施工,将墩柱混凝土浇筑至第一道横隔板的上倒角处;
流程八,按照第4节段的施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李前查志林林恩辉万龙徐奇振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三航厦门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