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截面塔段的安装方法
本申请涉及桥梁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变截面塔段的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斜拉桥又称斜张桥,是将主梁用许多拉索直接拉在桥塔上的一种桥梁,是由承压的塔、受拉的索和承弯的梁体组合起来的一种结构体系。其可看作是拉索代替支墩的多跨弹性支承连续梁。其可使梁体内弯矩减小,降低建筑高度,减轻了结构重量,节省了材料。斜拉桥主要由索塔、主梁、斜拉索组成。其中,所述索塔包括上塔柱和下塔柱,下塔柱自下而上的塔径由大变小,则索塔在上塔柱和下塔柱的接缝处的塔表面由倾斜状态转变为竖直状态,存在较大的曲率变化,使得采用依附在索塔表面的爬升支架难以通过该曲率变化点,若强行通过,极易造成爬升支架爬升过程的不稳定性,甚至造成爬升支架从索塔上滑落的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便于通过塔柱曲率变化点的变截面塔段的安装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变截面塔段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满足高度要求的已安装钢塔节段顶部安装自升式提升模架;利用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截面塔段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在满足高度要求的已安装钢塔节段顶部安装自升式提升模架;/n利用所述自升式提升模架从钢塔一侧吊装续接钢塔节段到已安装的钢塔节段顶部进行安装,该续接钢塔节段作为自升式提升模架的当前轮次的爬升基础,并根据变截面塔段预设的曲率/角度变化值,调整附着在该续接钢塔节段上的自升式提升模架的偏转角度;/n所述续接钢塔节段安装到位后,再次调整后续爬升轮次自升式提升模架的轨道的偏转角度;/n所述自升式提升模架爬升到下一个工位对下一个续接钢塔节段进行安装,直至完成该变截面塔段的安装工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截面塔段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满足高度要求的已安装钢塔节段顶部安装自升式提升模架;
利用所述自升式提升模架从钢塔一侧吊装续接钢塔节段到已安装的钢塔节段顶部进行安装,该续接钢塔节段作为自升式提升模架的当前轮次的爬升基础,并根据变截面塔段预设的曲率/角度变化值,调整附着在该续接钢塔节段上的自升式提升模架的偏转角度;
所述续接钢塔节段安装到位后,再次调整后续爬升轮次自升式提升模架的轨道的偏转角度;
所述自升式提升模架爬升到下一个工位对下一个续接钢塔节段进行安装,直至完成该变截面塔段的安装工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截面塔段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次所述自升式提升模架的轨道的偏转角度范围为0.2°~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截面塔段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升式提升模架为液压自升式一体化斜拉桥提升模架,包括自爬升系统、起重系统及液压提升系统;其中,所述自爬升系统包括预埋在钢塔节段上的锚固座、附着在所述锚固座上的轨道,以及反钩在所述轨道上的爬升组件,所述起重系统与所述爬升组件连接并在所述爬升组件的作用下沿所述轨道爬移,所述液压提升系统设于所述起重系统上并可沿所述起重系统的纵向或横向移动,以将续接钢塔节段吊装至已安装钢塔节段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截面塔段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座以预设的竖直间距预埋在钢塔节段的表面,所述轨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锚固座附着,且相邻两个所述轨道首尾相接地附着在同一个所述锚固座上,通过调节所述锚固座与钢塔节段表面的高度来调节所述轨道的偏转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截面塔段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爬升组件与所述轨道间隙配合,且所述爬升组件与所述轨道之间间隙不大于5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截面塔段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与锚固座连接的一面定义为背面,所述轨道的两个侧面沿其纵长方向设有反钩槽,所述爬升组件设有与所述反钩槽间隙配合的反钩部,所述反钩部的横截面形状与所述反钩槽的横截面形状相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截面塔段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系统包括爬架、起重桁架及起重天车,所述爬架与所述爬升组件连接,且所述爬架位于同一个钢塔节段的相对两侧面设有两个,所述起重桁架设于两个所述爬架的顶部,并在所述爬架与所述起重桁架之间设有摆动支座及滑移摆动支座,所述起重天车设于所述起重桁架的顶部并可沿所述起重桁架的纵长方向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截面塔段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冠楠,赖引明,李华彬,黄开开,赵明杰,喻丽,罗森,王春芳,周罡,操建丽,曹中权,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路桥华南工程有限公司,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武汉武桥交通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