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化学添加、安全的氧化石墨烯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91979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22:36
一种无化学添加、安全的氧化石墨烯制备方法,属于石墨烯制备领域。以石墨卷材、带材、块材等石墨加工品为原料,经液相电化学处理、机械处理两过程,氧化、剥离制成氧化石墨烯。电化学过程是在无任何酸、碱、盐等电解质添加的水体系中,以石墨材料为阳极,在浸泡条件下通直流电,在电场驱动下水参与对石墨的氧化、插层,形成氧化石墨中间体材料;机械处理是对氧化石墨给实施低强度机械剥离,例如超声,得到氧化石墨烯。该方法无需水洗等后处理过程,极大减少了能源消耗;所得产品不含金属离子等任何杂质,石墨烯氧化度可控,过程安全、无污染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化学添加、安全的氧化石墨烯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碳素材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氧化石墨烯的电化学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氧化石墨烯是石墨烯规模化制取和应用的重要前驱体。从十九世纪中期至今,国内外学者提出的氧化石墨烯核心制备方法主要有4种:Brodie(KClO3-HNO3)法、Staudenmaier(KClO3-HNO3-H2SO4)法、Hummers(KMnO4-H2SO4-NaNO3)法以及电化学法等。以前三种湿化学氧化法为根基,该领域先后衍生出了大量的适用于原材料具有不同尺寸、纹理结构的改进办法(见综述文章分析SunL.StructureandSynthesisofGrapheneOxide.《ChineseJournalofChemicalEngineering》,2019年,第2251-2260页)。这些方法存在共同的原理,即为克服石墨天然的化学结构惰性,使用了大量的具有强氧化性或强酸性的化学物质。最近的一篇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4310385A)公开了一种工艺改进的快速制备方法,利用“高铁酸-硫酸”插层-氧化体系处理石墨,在常温下快速实现制备氧化石墨烯。显然,该方法仍存在耗酸量大和产物中残留金属杂质等问题。改进氧化工艺,虽能够提高氧化效率,相对降低这一过程成本,但反应产物的纯化分离仍面临着高成本的后处理。透析技术存在额外的时间消耗的技术不足。而离心或沉降技术,时间上比透析短,但氧化石墨烯产物损失严重、纯化产率偏低。所以,这些方法或工艺,还是会造成巨大的环境污染,制造成本仍无法显著削减;同时,在安全风险高,能源消耗高,物料损失严重等诸多问题存在的同时,还无法较好地调控石墨的氧化程度。相比之下,电化学法制备优势稍更明显。中国专利(公开号:CN07215867A)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化学处理的连续化制备氧化石墨烯微片的方法,柔性石墨烯卷材等仅在一种纯强酸溶液中,经过电化学插层和电解氧化剥离,即可转变成氧化石墨烯微片。微片氧化程度与电解电压有正关联性,微片单层率重量比大于50%。但是,氧化石墨烯制取过程需要两个酸池,并且盛放浓度显著的强酸,迫使制取工艺复杂化。尽管残酸可循环使用,但不可避免地对人、工作条件和自然环境带来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这些问题,尤其是削弱氧化石墨烯制备工艺对强酸等化学物质的依赖,降低对环境的污染风险,实现高效地、可控的制备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基于电化学策略,提出一种无酸或碱或盐添加的、完全绿色的可规模化制备氧化石墨烯的方法,完全消除污染物的排放,并且实现了石墨烯的低成本高产率制备。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化学添加、无污染排放的电化学工艺制备氧化石墨烯方法,其特征在于,过程主要包括以下:(1)以含石墨的柔性/非柔性加工材料为原材料,在纯水中直接经电化学法处理,制得含有氧化石墨的悬浊液;(2)对上述电化学处理体系下的氧化石墨悬浊液施加物理或机械作用,使氧化石墨剥离(如从电极上剥离),无需后处理,即得到在水中均匀分散的含有微纳米尺寸氧化石墨烯的溶液制成品。步骤(1)所述的含石墨的柔性/非柔性加工材料,其外形可以是条带状、箔片状以及块状,具体包括石墨纸、石墨化碳纤维,高纯石墨片及其加工品、石墨带或者石墨棒。步骤(1)所述的纯水,由纯水机制取直接使用,为不添加任何有机酸、无机酸、碱、有机盐、无机盐等电解质的纯水,pH为中性,电导率小于25μs/cm。步骤(1)所述的纯水包括但不限于液态、半液半气态形态的纯水,不同的形态可通过调节温度和压力,满足水呈现出所述的形态。步骤(1)所述的电化学处理,是以所述的石墨材料为阳极,片状导电材料为阴极,将两电极平行相对并浸没于水中,外加直流电压进行电化学反应,直至阳极结构出现膨胀并解体、脱落,可根据需要进行电化学反应30s-几天,如1-7天。所述片状阴极电极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金属及其合金材料、碳基导电材料和半导体材料。其中,金属及其合金材料,包含但不限于铂、金、银、铁、铜、铝、钴、镍中的一种或几种。碳基导电材料,包含但不限于炭纸、石墨箔、PEDOT:PSS中的一种或几种。半导体材料包含但不限于硅片、锗片、氮化镓、砷化镓、磷化镓、硫化镉、硫化锌、锰氧化合物、铬氧化物、铁氧化物、铜氧化物、镓铝砷、镓砷磷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两电极的间距D为0.005~100mm,优选的间距为0.2~10mm;偏压电压范围+2~+1000伏,优选的范围为+5~+100V。电化学反应通过耦合调控上述电极间距和电压差,实现不同程度的石墨氧化。所述阳极中的石墨被水氧化和插层,肉眼可见其结构膨胀松散,且伴随块状物质解体脱落,得到氧化石墨。所述两电极间还设有多孔隔膜,旨在阻断液相短路;隔膜厚度0mm<T≤D,电绝缘,结构多孔,且为亲水型材料,来源包括但不限于高分子无纺布、发泡海绵;优选地,水性纤维素无纺布隔膜;隔膜单独设有,或与电极复合成为一体。步骤(2)所述的对悬浊液实施的物理或机械作用,包含但不限于超声、涡流、爆轰、微射流的一种或多种组合,作用时间在30-600秒。所述氧化石墨悬浊液和氧化石墨烯溶液均无需净化的后处理操作,经过滤、干燥过程即可直接制粉并应用,包含但不限于制备氧化石墨烯无机/有机分散液、氧化石墨基复合材料、氧化石墨烯基复合材料。其中,本专利技术无需净化的后处理操作,是不需要通过水洗过程去除水中杂离子,包括但不限于中和、酸洗、离子交换、透析、离心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等进行净化处理。本专利技术优点及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氧化石墨烯制备方法完全杜绝了任何酸、碱和盐的添加,且操作简单,能耗低,所以,该方法绿色、安全、节能,实施工艺易规模化。2.本专利技术材料部分仅涉及含石墨材料和纯水两种,所得氧化石墨烯产物纯度高。3.本专利技术中氧化石墨烯产率在97%以上,并且容易调控氧化石墨烯氧化程度,极有利于服务和推进下游应用产业发展。附图说明图1.电化学氧化过程中的膨胀的石墨阳极(a)和阳极氧化完成后的氧化石墨悬浊液(b)的实物图(采用烧杯容器制备)。图2.不同氧化程度的氧化石墨烯溶液;(a),高氧化;(b),低氧化。图3.超声剥离氧化石墨得到的氧化石墨烯的场发射二次电子成像图(a)、高分辨透射成像图(b)和原子力显微成像图(c)。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石墨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工业化生产的柔性或者非柔性石墨卷材、带材或块体材料等。其作为工作电极,在一定温度和压力参数条件下,在纯水中直接被施加有正偏向电压发生电化学氧化(图1a),经过一段时候后,阳极体积膨胀并逐渐粉碎、脱落,变成含有大颗粒氧化石墨的悬浊液(图1b);对悬浊液施加轻微的机械外力作用,氧化石墨结构进一步剥离,形成在水中均匀分散的含有微纳米尺寸氧化石墨烯的溶液(图2)。实施例1在常温常压条件下,电解槽中溶液为电导率为24.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化学添加、无污染排放的电化学工艺制备氧化石墨烯方法,其特征在于,过程主要包括以下:(1)以含石墨的柔性/非柔性加工材料为原材料,在纯水中直接经电化学法处理,制得含有氧化石墨的悬浊液;(2)对上述电化学处理体系下的氧化石墨悬浊液施加物理或机械作用,使氧化石墨剥离,无需后处理,即得到在水中均匀分散的含有微纳米尺寸氧化石墨烯的溶液制成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化学添加、无污染排放的电化学工艺制备氧化石墨烯方法,其特征在于,过程主要包括以下:(1)以含石墨的柔性/非柔性加工材料为原材料,在纯水中直接经电化学法处理,制得含有氧化石墨的悬浊液;(2)对上述电化学处理体系下的氧化石墨悬浊液施加物理或机械作用,使氧化石墨剥离,无需后处理,即得到在水中均匀分散的含有微纳米尺寸氧化石墨烯的溶液制成品。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化学添加、无污染排放的电化学工艺制备氧化石墨烯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含石墨的柔性/非柔性加工材料,其外形可以是条带状、箔片状以及块状,具体包括石墨纸、石墨化碳纤维,高纯石墨片及其加工品、石墨带或者石墨棒。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化学添加、无污染排放的电化学工艺制备氧化石墨烯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纯水,由纯水机制取直接使用,为不添加任何有机酸、无机酸、碱、有机盐、无机盐等电解质的纯水,pH为中性,电导率小于25μs/cm。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化学添加、无污染排放的电化学工艺制备氧化石墨烯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纯水包括但不限于液态、半液半气态形态的纯水,不同的形态可通过调节温度和压力,满足水呈现出所述的形态。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化学添加、无污染排放的电化学工艺制备氧化石墨烯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电化学处理,是以所述的石墨材料为阳极,片状导电材料为阴极,将两电极平行相对并浸没于水中,外加直流电压进行电化学反应,直至阳极结构出现膨胀并解体、脱落,可根据需要进行电化学反应30s-几天,所述几天为1-7天。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化学添加、无污染排放的电化学工艺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凌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