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电池系统电动汽车的充电控制电路及其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919069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22:34
一种双电池系统电动汽车的充电控制电路及控制方法,该电路在于在第一电池系统和第二电池系统之间设置桥接接触器,并使得充电口的充电正、负接触器分别位于电池系统主正接触器和主负接触器的两端,使得第一充电口给第二电池充电或者第二充电口给第一电池充电的时候,无须同时闭合电池系统主正接触器和主负接触器,避免出现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正极对正极,负极对负极连接的情况,从而避免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之间的电压差产生相互影响。通过BMS的控制,能够使得第一充电口或者第二充电口在完成自己所属的电池的充电以后,为第二电池或者第一电池进行充电。减小了用户对乱插充电枪隐患的担忧,增强了电动汽车充电技术的安全性和用户的体验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电池系统电动汽车的充电控制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纯电动汽车
,特别是涉及双电池系统电动汽车的充电控制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和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电动汽车的数量也越来越多,目前,电动汽车大多都只是采用一套独立的电池系统。配备双电池系统的电动汽车数量还是比较稀少的,所以,双电池系统电动汽车充电控制技术的发展仍在起步阶段。相比于一套独立的单电池系统而言,双电池系统就拥有许多优越性。但同时,相应的充电控制方法就会复杂很多。目前,许多大型电动商用车所需实现的功能模块较多,双电池系统只配备一个控制器往往没法实现所有功能,所以,一些双电池系统的电动商用车需要每个电池系统都配备一个独立的控制器。目前,配备双控制器的双电池系统电动汽车的充电控制方法比较单一,都是充电枪通过某一电池系统的控制器来给该电池系统内的电池充电。要想给另一电池系统充电就必须在这一电池系统的控制器重新插上充电枪,而不能实现充电枪插上任一电池系统的控制器就能给双电池系统都充上电。因此,如何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以及使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电池系统电动汽车的充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n包括第一电池系统(4)和第二电池系统(19),第一电池系统(4)包括第一电池(1)和第一电池系统控制器(5),第二电池系统(19)包括第二电池(12)和第二电池系统控制器(18);/n所述第一电池系统控制器(5)包括:第一电池系统主正接触器(7)、第一电池系统主负接触器(8)、第一电池系统充电正接触器(2)、第一电池系统充电负接触器(3)、桥接正接触器(10)、桥接负接触器(11)和第一充电口(20),其中第一电池系统充电正接触器(2)、第一电池系统充电负接触器(3)分别与第一充电口的正极、负极连接,第一电池系统主正接触器(7)、第一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电池系统电动汽车的充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包括第一电池系统(4)和第二电池系统(19),第一电池系统(4)包括第一电池(1)和第一电池系统控制器(5),第二电池系统(19)包括第二电池(12)和第二电池系统控制器(18);
所述第一电池系统控制器(5)包括:第一电池系统主正接触器(7)、第一电池系统主负接触器(8)、第一电池系统充电正接触器(2)、第一电池系统充电负接触器(3)、桥接正接触器(10)、桥接负接触器(11)和第一充电口(20),其中第一电池系统充电正接触器(2)、第一电池系统充电负接触器(3)分别与第一充电口的正极、负极连接,第一电池系统主正接触器(7)、第一电池系统主负接触器(8)的一端分别与第一电池的正极、负极相连,第一电池系统主正接触器(7)、第一电池系统主负接触器(8)的另外一端分别与桥接正接触器(10)、桥接负接触器(11)连接,第一充电口正极输出端即第一电池系统充电正接触器(2)的另外一端连接在第一电池系统主正接触器(7)和桥接正接触器(10)之间,第一充电口负极输出端即第一电池系统充电负接触器(3)连接在第一电池系统主负接触器(8)和第一电池(1)负极之间;
所述第二电池系统控制器(18)包括:第二电池系统主正接触器(14)、第二电池系统主负接触器(15)、第二电池系统充电正接触器(16)、第二电池系统充电负接触器(17)和第二充电口(21),第二电池系统充电正接触器(16)、其中第二电池系统充电负接触器(17)分别与第二充电口的正极、负极连接,第二电池系统主正接触器(14)、第二电池系统主负接触器(15)的一端分别与第二电池的正极、负极相连,第二电池系统主正接触器(14)、第二电池系统主负接触器(15)的另外一端分别与桥接正接触器(10)、桥接负接触器(11)连接,第二充电口正极输出端即第二电池系统充电正接触器(16)的另外一端连接在第二电池系统主正接触器(14)和第二电池(12)正极之间,第二充电口(21)负极输出端即第二电池系统充电负接触器(17)连接在第二电池系统主负接触器(15)和桥接负接触器(11)之间;
桥接正接触器(10)、桥接负接触器(11)使得第一电池系统(4)和第二电池系统(19)相互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池系统电动汽车的充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控制电路还包括在第一电池系统主正接触器(7)的两端并联有由第一电池系统主正预充接触器(6)和预充电阻组成的预充电回路,在第二电池系统主正接触器(14)的两端并联有由第二电池系统主正预充接触器(13)和预充电阻组成的预充电回路,在桥接正接触器(10)的两端并联有由桥接预充接触器(9)和预充电阻组成的预充电回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电池系统电动汽车的充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在接触器两端周围设置一些黏连检测点来判断接触器是否黏连,通过对比接触器两端电压来判断是否黏连。


4.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双电池系统电动汽车的充电控制电路进行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利用所述充电控制电路能够利用第一充电口为第一电池充电,利用第二充电口为第二电池充电,当第一电池充满电后,第一充电口能够为第二电池充电,当第二电池充满电后,第二充电口能够为第一电池充电,即先充满自己电池系统的电池,才能够为其它电池系统的电池充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控制电路的所有接触器的开闭控制都由BMS控制的,开始充电前形成充电回路上的接触器必须一一闭合,充电接触器最后闭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电过程中需要对高压电路进行防电流瞬态冲击的预充电,预充结束后需要立即下电断开预充接触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控制电路能够通过第一充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林芮鹏程石琴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工业大学北京华田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