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文均专利>正文

一种切割陶瓷纤维板的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1878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2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切割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切割陶瓷纤维板的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自动对陶瓷纤维板进行下料,且可以快速对陶瓷纤维板进行切割的切割陶瓷纤维板的设备。一种切割陶瓷纤维板的设备,包括有:底座,所述底座用于安装整个设备;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设置在所述底座上部一侧;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设置在所述底座上部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本发明专利技术达到了可以自动对陶瓷纤维板进行下料,且可以快速对陶瓷纤维板进行切割的效果;通过将陶瓷纤维板放置在下料筐上,然后通过推块进行左右移动,将陶瓷纤维板依次推动至切割机构进行切割,从而可以实现自动下料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切割陶瓷纤维板的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切割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切割陶瓷纤维板的设备。
技术介绍
陶瓷纤维板,是一种具有一定长、宽、厚的刚性陶瓷纤维材料。陶瓷纤维是一种纤维状轻质耐火材料,具有重量轻、耐高温、热稳定性好、导热率低、比热小及耐机械震动等优点,陶瓷纤维因其所具有的优良隔热性能,被广泛加工为毡、毯、板材或其它型材应用于和种窑炉、热工设备、热力管线。陶瓷纤维板生产出来后,为完整的一块,为了方便消费者的使用,产商一般会将陶瓷纤维板进行切割,工人先将需要进行切割的陶瓷纤维板放置在工作台上,然后对陶瓷纤维板量好尺寸进行切割,切割完成后,将切割后的陶瓷纤维板从工作台取下,然后继续对其余的陶瓷纤维板进行切割,上述切割陶瓷纤维板的方式中,需要人工手动的将需要切割的陶瓷纤维板放置在工作台,然后通过工人手动对陶瓷纤维板进行切割,延长了切割的过程。因此,设计一种可以自动对陶瓷纤维板进行下料,且可以快速对陶瓷纤维板进行切割的切割陶瓷纤维板的设备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需要人工手动的将需要切割的陶瓷纤维板放置在工作台,然后通过工人手动对陶瓷纤维板进行切割,延长了切割的过程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自动对陶瓷纤维板进行下料,且可以快速对陶瓷纤维板进行切割的切割陶瓷纤维板的设备。技术方案为:一种切割陶瓷纤维板的设备,包括有:底座,所述底座用于安装整个设备;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设置在所述底座上部一侧;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设置在所述底座上部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出料槽板,所述出料槽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上部;收料筐,所述收料筐滑动式设置在所述底座上部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部远离所述收料筐的一侧;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架上部;送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设置在所述底座上部;切割机构,所述切割机构设置在所述底座上部;第八支撑板,所述第八支撑板对称式设置在所述底座上部靠近第一支撑架的一侧;下料筐,所述下料筐设置在两侧的所述第八支撑板上。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送料机构包括有: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对称式设置在所述底座上部靠近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侧;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架内;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架内,所述支撑柱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分别滑动式设置在两侧的所述支撑柱上;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块与所述第二支撑架之间;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板对称式设置在所述底座上部靠近所述第八支撑板的一侧;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转动式设置在两侧的所述第三支撑板之间,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四支撑板,所述第四支撑板设置在所述底座上部靠近所述第三支撑板的一侧;第二转轴,所述二转轴转动式设置在两侧的所述第一连接块之间;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滚轮设置在所述二转轴上;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转动式设置在两侧的所述第二连接块之间;第二滚轮,所述第二滚轮设置在所述第三转轴上;第一皮带轮组件,所述第一皮带轮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二转轴上;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对称式设置在所述下料筐底部;推块,所述推块滑动式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轨内;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设置在所述底座上部靠近所述第八支撑板的一侧;套筒,所述套筒转动式设置在所述固定块上;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设置在所述固定块上;升降杆,所述升降杆滑动式设置在所述套筒内,所述第二弹簧与所述升降杆连接,所述升降杆一端与所述推块转动式连接;椭轮,所述椭轮设置在所述套筒上;第五支撑板,所述第五支撑板设置在所述底座上部中间;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五支撑板与所述推块之间;凸轮,所述凸轮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上。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切割机构包括有:第六支撑板,所述第六支撑板设置在所述底座上部一侧中间;第七支撑板,所述第七支撑板设置在所述底座上部靠近所述第四支撑板的一侧;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转动式设置在所述第六支撑板与所述第七支撑板之间;第二皮带轮组件,所述第二皮带轮组件设置在所述第四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之间;支撑块,所述第支撑块设置在所述第七支撑板上;轴承座,所述第轴承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部靠近所述第支撑块的一侧;第五转轴,所述第五转轴设置在所述第支撑块与所述第轴承座之间;缺齿轮,所述第缺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五转轴上;锥齿轮,所述第锥齿轮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五转轴与所述第四转轴上,两个所述锥齿轮相啮合;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部后侧;第三滑轨,所述第三滑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部靠近所述第二滑轨的一侧;齿条,所述第齿条滑动式设置在所述第二滑轨与所述第三滑轨之间,切刀安装在所述齿条底部;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弹簧设置在所述第齿条与所述第三滑轨之间。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达到了可以自动对陶瓷纤维板进行下料,且可以快速对陶瓷纤维板进行切割的效果;2、通过将陶瓷纤维板放置在下料筐上,然后通过推块进行左右移动,将陶瓷纤维板依次推动至切割机构进行切割,从而可以实现自动下料的效果;3、通过齿条向前移动可以对陶瓷纤维板进行快速切割,齿条向后移动时等待下料,从而在齿条前后移动的过程中,可以对陶瓷纤维板进行快速切割。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四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五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名称:1:底座,2:第一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4:出料槽板,5:收料筐,6:第一支撑架,7:伺服电机,8:送料机构,80:第二支撑架,81:第一连接块,82:支撑柱,83:第二连接块,84:第一弹簧,85:第三支撑板,86:第一转轴,87:第四支撑板,88:第二转轴,89:第一滚轮,810:第三转轴,811:第二滚轮,812:第一皮带轮组件,813:第一滑轨,814:推块,815:固定块,816:套筒,817:第二弹簧,818:升降杆,819:椭轮,820:第五支撑板,821:第三弹簧,822:凸轮,9:切割机构,90:第六支撑板,91:第七支撑板,92:第四转轴,93:第二皮带轮组件,94:支撑块,95:第五转轴,96:轴承座,97:缺齿轮,98:锥齿轮,99:第二滑轨,910:第三滑轨,911:齿条,912:第四弹簧,10:第八支撑板,11:下料筐。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仅此声明,本专利技术在文中出现或即将出现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方位用词,仅以本专利技术的附图为基准,其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限定。实施例1一种切割陶瓷纤维板的设备,如图1和图3所示,包括有底座1、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出料槽板4、收料筐5、第一支撑架6、伺服电机7、送料机构8、切割机构9、第八支撑板10和下料筐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切割陶瓷纤维板的设备,其特征是,包括有:/n底座,所述底座用于安装整个设备;/n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设置在所述底座上部一侧;/n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设置在所述底座上部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n出料槽板,所述出料槽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上部;/n收料筐,所述收料筐滑动式设置在所述底座上部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n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部远离所述收料筐的一侧;/n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架上部;/n送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设置在所述底座上部;/n切割机构,所述切割机构设置在所述底座上部;/n第八支撑板,所述第八支撑板对称式设置在所述底座上部靠近第一支撑架的一侧;/n下料筐,所述下料筐设置在两侧的所述第八支撑板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切割陶瓷纤维板的设备,其特征是,包括有:
底座,所述底座用于安装整个设备;
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设置在所述底座上部一侧;
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设置在所述底座上部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
出料槽板,所述出料槽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上部;
收料筐,所述收料筐滑动式设置在所述底座上部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
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部远离所述收料筐的一侧;
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架上部;
送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设置在所述底座上部;
切割机构,所述切割机构设置在所述底座上部;
第八支撑板,所述第八支撑板对称式设置在所述底座上部靠近第一支撑架的一侧;
下料筐,所述下料筐设置在两侧的所述第八支撑板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切割陶瓷纤维板的设备,其特征是,送料机构包括有:
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对称式设置在所述底座上部靠近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侧;
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架内;
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架内,所述支撑柱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块;
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分别滑动式设置在两侧的所述支撑柱上;
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块与所述第二支撑架之间;
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板对称式设置在所述底座上部靠近所述第八支撑板的一侧;
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转动式设置在两侧的所述第三支撑板之间,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第四支撑板,所述第四支撑板设置在所述底座上部靠近所述第三支撑板的一侧;
第二转轴,所述二转轴转动式设置在两侧的所述第一连接块之间;
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滚轮设置在所述二转轴上;
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转动式设置在两侧的所述第二连接块之间;
第二滚轮,所述第二滚轮设置在所述第三转轴上;
第一皮带轮组件,所述第一皮带轮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二转轴上;
第一滑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均
申请(专利权)人:陈文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