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石墨粉制备碳陶制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1875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2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石墨粉制备碳陶制品装置,包括:入料机构,其包括储料组件、预压组件以及控制组件;成型机构,其包括上模具组件、下模具组件、驱动组件以及第一导向组件,下模具组件沿着圆周转动方向依次设置有上料工位、成型工位以及输出工位;以及输出机构,其包括设置在下模具组件下方的出料组件、设置在出料组件下方的传送组件以及用于驱动上模具组件将下模具组件内的陶碳自动输出至出料组件的第二导向组件,第一导向组件与第二导向组件圆滑过渡连接,输出机构位于输出工位;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在压制成型工作中,需要将粉末注入模具中,注入后的粉末均匀性差同时表面平整度低,进而影响碳陶制品致密性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石墨粉制备碳陶制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碳陶
,尤其涉及一种利用石墨粉制备碳陶制品装置。
技术介绍
在实际应用中高强度、高硬度、高耐腐蚀性的碳石墨材料不会同时出现,如要制成同时能应付这三高性能的碳石墨材料,工艺难度大,生产周期长,成本太高,不适合市场大量推广应用。由于碳粉,碳纤维还属纯碳石墨材料,本质上属软性,在磨擦运动中碰到超过它硬度的颗粒即难以承受,会造成加速磨损,寿命短的后果,所以依靠碳材料本身是难以应付这种工况。专利号为CN2009100264827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碳陶复合材料的生产方法,取硅烷偶连剂:K577溶剂、99%酒精、二甲苯、水搅拌制成硅烷偶连剂混合溶液;取超细碳化硅粉、二硫化钨混合为陶瓷粉料;取陶瓷粉料、硅烷偶连剂混合溶液放入球磨机中球磨混合均匀成添加剂糊料;在捏合釜中加入沥青焦粉、碳黑、石墨粉混捏,加热,加入添加剂糊料、熔溶煤沥青、蒽油混合物混合制成熟料;将混合熟料热轧成薄片、冷却、磨粉、压制成型、焙烧、煤沥青浸渍、荒车、树脂浸渍、车加工、二次浸树脂浸渍、固化为成品。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在压制成型工作中,需要将粉末注入模具中,注入后的粉末均匀性差同时表面平整度低,进而影响碳陶成品致密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通过设置入料机构配合成型机构,一方面实现了入料机构对石墨粉的预压工作,使石墨粉结合较为紧致,进而成块状进入成型机构内,使得成型机构在对其进行压制工作状态时,石墨粉不会流失进入输出机构内,进而提高碳陶成品的质量;同时,利用入料机构对石墨粉的预压工作,利于成型机构对碳陶快速进行压制成型工作,从而解决了在压制成型工作中,需要将粉末注入模具中,注入后的粉末均匀性差同时表面平整度低,进而影响碳陶成品致密性的技术问题。针对以上技术问题,采用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利用石墨粉制备碳陶制品装置,包括:入料机构,所述入料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储料组件、与所述储料组件配合对石墨粉进行预压工作的预压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储料组件上且与所述预压组件进行间断式接触的控制组件;成型机构,所述成型机构包括上模具组件、下模具组件、用于驱动所述上模具组件与下模具组件同步转动且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驱动组件以及安装在所述机架上且用于导向所述上模具组件沿着所述上模具组件圆周面上平行转动的第一导向组件,所述下模具组件沿着圆周转动方向依次设置有上料工位、成型工位以及输出工位,所述入料机构位于所述上料工位上;以及输出机构,所述输出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下模具组件下方的出料组件、设置在所述出料组件下方的传送组件以及用于驱动所述上模具组件将下模具组件内的陶碳自动输出至出料组件的第二导向组件,所述第一导向组件与所述第二导向组件圆滑过渡连接,所述输出机构位于所述输出工位。作为优选,所述储料组件包括安装板、两组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的第一侧板、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的伸缩气缸、与所述伸缩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且通过T字杆滑动设置在第一侧板上T字槽内的出料仓、与所述出料仓连接设置的第一连接杆以及与所述第一连接杆连接且匹配滑动设置在两组第一侧板内的滑动板,所述第一侧板的内壁为光滑面设置;所述T字槽内水平设置有伸缩单元a,所述伸缩单元a一端与所述T字槽的侧壁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T字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侧板上设置有挡料件,所述挡料件包括水平设置的伸缩单元f、设置伸缩单元f上的限位板、设置在所述限位板上方且为半圆状的第一拉杆、设置在所述出料仓一侧且竖直设置的伸缩单元g、与所述伸缩单元g的下端固定连接且与所述第一拉杆匹配传动的第二拉杆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且位于所述伸缩气缸一侧设置的挡座;所述第一连接杆上方设置有顶出件,所述顶出件包括第二连接杆、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杆下方且相对于所述滑动板设置在所述出料仓另一侧的伸缩单元b、设置在所述伸缩单元b下方的推板、开设在所述第一侧板上且沿着所述伸缩气缸伸长方向下降设置的导向槽、与所述伸缩单元b固定连接且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槽内的导向杆。作为优选,所述预压组件包括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固定连接的第二侧板、水平设置且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板固定连接的伸缩单元c、与所述伸缩单元c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的压板。作为优选,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压板两侧且位于所述出料仓的输出端上方的缓冲块a、水平开设在所述第一侧板上的滑行槽、位于所述滑行槽内且沿着所述滑行槽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若干组的缓冲件,所述缓冲件包括水平设置且安装在与所述滑行槽垂直设置的安装槽内的伸缩单元d以及与所述伸缩单元d的端部固定连接的缓冲块b;所述缓冲块a与缓冲块b均为弧形状结构且所述缓冲块a与缓冲块b匹配设置。作为优选,所述上模具组件包括倾斜设置且为圆盘结构的传动盘以及设置在所述传动盘下表面且沿着所述传动盘圆周方向等间距设置若干组的压制件;所述压制件包括底座、竖直设置且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的伸缩单元e、设置在所述伸缩单元e上且滑动端为球形结构设置的控制杆以及设置在所述伸缩单元e下方的压块,所述控制杆匹配传动于所述第一导向组件以及第二导向组件内;所述第一导向组件为第一导向轨道,该第一导向轨道与所述传动盘同轴且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导向组件包括第二导向轨道,所述第二导向轨道在竖直方向沿着所述驱动组件转动方向先下降后抬升。作为优选,所述下模具组件包括水平设置且为圆盘结构的圆周盘以及设置在所述圆周盘上表面且与所述压制件一一对应设置的承载模具,所述承载模具对应设置在所述圆周盘上开设的若干组安置槽上;相邻两个承载模具之间设置有限位环,且该限位环与所述承载模具的上表面沿着同一水平面设置。作为优选,所述上料工位位于所述传动盘与圆周盘之间的最大垂直距离处;所述成型工位位于所述传动盘与圆周盘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处。作为优选,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其输出端竖直向上设置的驱动电机以及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同轴且固定连接的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与所述圆周盘同轴且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轴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锥齿,所述传动盘上同轴且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一端转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其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锥齿,所述第一锥齿与第二锥齿啮合设置。作为优选,所述出料组件包括安装在机架上且与所述圆周盘同轴设置的错位盘以及设置在所述错位盘下方且其上方为广口结构的暂存盒,所述错位盘的上表面与所述圆周盘的下表面贴合设置且位于所述输出工位上开设有弧形槽;所述驱动轴贯穿与所述错位盘的避让孔内;所述暂存盒的下表面与传送组件的上表面间距与所述碳陶厚度相等。作为又优选,所述传送组件为皮带皮带轮传输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入料机构配合成型机构,一方面实现了入料机构对石墨粉的预压工作,使石墨粉结合较为紧致,进而成块状进入成型机构内,使得成型机构在对其进行压制工作状态时,石墨粉不会流失进入输出机构内,进而提高碳陶成品的质量;另一方面,利用入料机构对石墨粉的预压工作,利于成型机构对碳陶快速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石墨粉制备碳陶制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入料机构(1),所述入料机构(1)包括设置在机架(11)上的储料组件(12)、与所述储料组件(12)配合对石墨粉进行预压工作的预压组件(13)以及设置在所述储料组件(12)上且与所述预压组件(13)进行间断式接触的控制组件(14);/n成型机构(2),所述成型机构(2)包括上模具组件(21)、下模具组件(22)、用于驱动所述上模具组件(21)与下模具组件(22)同步转动且安装在所述机架(11)上的驱动组件(23)以及安装在所述机架(11)上且用于导向所述上模具组件(21)沿着所述上模具组件(21)圆周面上平行转动的第一导向组件(24),所述下模具组件(22)沿着圆周转动方向依次设置有上料工位(Ⅰ)、成型工位(Ⅱ)以及输出工位(Ⅲ),所述入料机构(1)位于所述上料工位(Ⅰ)上;以及/n输出机构(3),所述输出机构(3)包括设置在所述下模具组件(22)下方的出料组件(31)、设置在所述出料组件(31)下方的传送组件(32)以及用于驱动所述上模具组件(21)将下模具组件(22)内的陶碳自动输出至出料组件(31)的第二导向组件(33),所述第一导向组件(24)与所述第二导向组件(33)圆滑过渡连接,所述输出机构(3)位于所述输出工位(Ⅲ)。/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石墨粉制备碳陶制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入料机构(1),所述入料机构(1)包括设置在机架(11)上的储料组件(12)、与所述储料组件(12)配合对石墨粉进行预压工作的预压组件(13)以及设置在所述储料组件(12)上且与所述预压组件(13)进行间断式接触的控制组件(14);
成型机构(2),所述成型机构(2)包括上模具组件(21)、下模具组件(22)、用于驱动所述上模具组件(21)与下模具组件(22)同步转动且安装在所述机架(11)上的驱动组件(23)以及安装在所述机架(11)上且用于导向所述上模具组件(21)沿着所述上模具组件(21)圆周面上平行转动的第一导向组件(24),所述下模具组件(22)沿着圆周转动方向依次设置有上料工位(Ⅰ)、成型工位(Ⅱ)以及输出工位(Ⅲ),所述入料机构(1)位于所述上料工位(Ⅰ)上;以及
输出机构(3),所述输出机构(3)包括设置在所述下模具组件(22)下方的出料组件(31)、设置在所述出料组件(31)下方的传送组件(32)以及用于驱动所述上模具组件(21)将下模具组件(22)内的陶碳自动输出至出料组件(31)的第二导向组件(33),所述第一导向组件(24)与所述第二导向组件(33)圆滑过渡连接,所述输出机构(3)位于所述输出工位(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石墨粉制备碳陶制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组件(12)包括安装板(121)、两组安装在所述安装板(121)上的第一侧板(122)、安装在所述安装板(121)上的伸缩气缸(123)、与所述伸缩气缸(12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且通过T字杆(1231)滑动设置在第一侧板(122)上的T字槽(1232)内的出料仓(124)、与所述出料仓(124)连接设置的第一连接杆(125)以及与所述第一连接杆(125)连接且匹配滑动设置在两组第一侧板(122)内的滑动板(126),所述第一侧板(122)的内壁为光滑面设置;
所述T字槽(1232)内水平设置有伸缩单元a(128),所述伸缩单元a(128)一端与所述T字槽(1232)的侧壁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T字杆(1231)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侧板(122)上设置有挡料件(120),所述挡料件(120)包括水平设置的伸缩单元f(1201)、设置伸缩单元f(1201)上的限位板(1202)、设置在所述限位板(1202)上方且为半圆状的第一拉杆(1203)、设置在所述出料仓(124)一侧且竖直设置的伸缩单元g(1204)、与所述伸缩单元g(1204)的下端固定连接且与所述第一拉杆(1203)匹配传动的第二拉杆(1205)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板(121)上且位于所述伸缩气缸(123)一侧设置的挡座(1206);
所述第一连接杆(125)上方设置有顶出件(129),所述顶出件(129)包括第二连接杆(1291)、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杆(1291)下方且相对于所述滑动板(126)设置在所述出料仓(124)另一侧的伸缩单元b(1292)、设置在所述伸缩单元b(1292)下方的推板(1293)、开设在所述第一侧板(122)上且沿着所述伸缩气缸(123)伸长方向下降设置的导向槽(1294)、与所述伸缩单元b(1292)固定连接且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槽(1294)内的导向杆(129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石墨粉制备碳陶制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压组件(13)包括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122)固定连接的第二侧板(131)、水平设置且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板(131)固定连接的伸缩单元c(132)、与所述伸缩单元c(13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的压板(13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石墨粉制备碳陶制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14)包括设置在所述压板(133)两侧且位于所述出料仓(1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海马伟袁向科
申请(专利权)人:中钢集团新型材料浙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