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组件及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1754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2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过滤组件及过滤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过滤组件包括多个过滤件,所述过滤件顺序分布且相邻的所述过滤件首尾密封连接并呈迂回结构的过滤体,所述过滤体具有分布在其径向方向的迂回的第一过滤表面以及迂回的第二过滤表面,所述第一过滤表面用于接触待过滤空气,所述第二过滤表面用于释放滤后气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过滤装置包括所述的过滤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过滤组件结构简单,过滤效果达到99.99%,过滤效率高,加工制作简单,成本低,可以一次性使用,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过滤组件及过滤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防护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过滤组件及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高效过滤元件作为各种过滤系统的末端过滤器件,是正压生物防护服防止内部污染、保护穿戴者的核心部件。其主要用于隔离颗粒灰尘及各种悬浮物,最早的高效过滤元件的使用来源于美国军方,为MIT相关标准,其后欧洲持续优化自身规范和标准。目前国际上通行的是IEST-RP/EN1882/ISO14644三大标准。中国国内大部分项目紧跟的是EN1822标准。IEST-RP规定对于MMD=0.3um的颗粒的整体效率不低于99.97%为高效;EN1882规定只要在MPPS的气溶胶下通过率大于99.95%的即可定义为高效,也就是H13以上。当前的高效过滤器由于采用传统的制作工艺技术,导致制作和采购成本高,导致终端用户只能通过重复使用来减轻经济负担,但重复使用后会导致过滤元件效果不好,同时也存在导致工作人员产生感染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过滤效果好的过滤组件及过滤装置。一种过滤组件,包括多个过滤件,所述过滤件顺序分布且相邻的所述过滤件首尾密封连接并呈迂回结构的过滤体,所述过滤体具有分布在其径向方向的迂回的第一过滤表面以及迂回的第二过滤表面,所述第一过滤表面用于接触待过滤空气,所述第二过滤表面用于释放滤后气体。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的所述过滤件首尾连接处形成连接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滤体每一侧的所述连接部分别处于同一个平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滤体每一侧的相邻的所述连接部之间的间距为2-5mm。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滤表面与所述第二过滤表面之间的最大厚度为10-50mm。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滤件为过滤效率不少于99.99%的过滤纸。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滤件连接呈一体式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滤件呈片状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的所述过滤件之间的夹角为20°-40°;相邻的所述过滤件之间的夹角均相等。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滤体的径向形状为圆形。本专利技术的过滤装置通过设置过滤组件,实现了过滤效率高、加工制作简单、成本低、可以一次性使用的目的,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专利技术的过滤组件,旨在提升过滤元件的性能,对结构进行优化,结构简单,过滤效果达到99.99%,过滤效率高,加工制作简单,成本低,可以一次性使用,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专利技术的过滤组件采用通气阻力小、过滤效率高的过滤材料,如过滤效率不少于99.99%的过滤纸。本专利技术的过滤组件在加工制作时,可以通过多层迂回折叠形成高效过滤元件,通过研究和优化折叠状态和过滤材料,将大幅度增大过滤面积及透过量,本专利技术中过滤件的多层复合搭配是一个关键技术,合理的叠层复合能有效滤除杂质,其纳污能力也会大大增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过滤组件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过滤组件的侧面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过滤组件的俯视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过滤装置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的过滤装置部分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4所示的过滤装置部分侧面剖视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防护装置示意图;图8为图7所示的防护装置背面示意图;图9为图7所示的防护装置的送风装置示意图;图10为图9所示的送风装置背面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过滤装置;110、过滤组件;111、过滤件;112、连接部;120、过滤器;121、过滤腔、122、进口端;123、出口端;124、分隔件;125、连接件;127、进风子通道;128、安装件;20、防护装置;210、防护服;211、防护服主体;212、头罩;213、防护鞋;214、密封件;215、宽幅松紧带;2161、第一弹性松紧带;2162、第二弹性松紧带;2163、第三弹性松紧带;217、连接孔;220、送风装置;221、送风基座;2211、基座出口;2212、扣环;222、显示机构;223、供电机构;2241、风速增量调节按钮;2242、风速减量调节按钮;225、开关按钮;225、送风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中采用术语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中采用术语“中心”、“上”、“下”、“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应当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也即,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过滤组件110。请参阅图1-图3所示,一种过滤组件110,包括多个过滤件111。过滤件111顺序分布且相邻的过滤件111首尾密封连接并呈迂回结构的过滤体。过滤体具有分布在其径向方向的迂回的第一过滤表面以及迂回的第二过滤表面。第一过滤表面用于接触待过滤空气,第二过滤表面用于释放滤后气体。在其中一个具体示例中,相邻的过滤件111首尾连接处形成连接部112。在其中一个具体示例中,过滤体每一侧的连接部112分别处于同一个平面。在其中一个具体示例中,过滤体每一侧的相邻的连接部112之间的间距为2-5mm。在其中一个具体示例中,过滤体两侧之间的厚度为10-50mm,也即第一过滤表面与第二过滤表面之间的最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过滤件,所述过滤件顺序分布且相邻的所述过滤件首尾密封连接并呈迂回结构的过滤体,所述过滤体具有分布在其径向方向的迂回的第一过滤表面以及迂回的第二过滤表面,所述第一过滤表面用于接触待过滤空气,所述第二过滤表面用于释放滤后气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过滤件,所述过滤件顺序分布且相邻的所述过滤件首尾密封连接并呈迂回结构的过滤体,所述过滤体具有分布在其径向方向的迂回的第一过滤表面以及迂回的第二过滤表面,所述第一过滤表面用于接触待过滤空气,所述第二过滤表面用于释放滤后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过滤件首尾连接处形成连接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体每一侧的所述连接部分别处于同一个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体每一侧的相邻的所述连接部之间的间距为2-5mm。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表面与所述第二过滤表面之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晔李慧伦袁建华王文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拜费尔空气净化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